那年,我们车间排演了 《长征组歌》
陈定方
看到标题,你一定以为我是在痴人说梦。巜长征组歌》是中央歌舞团和省级歌舞团排演的剧目,一个车间何以有实力排演?我就是这次排演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我们车间是襄阳机务段检修车间,主要任务是检修火车头,有职工三百余人,下设4个分车间。车间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我当时任党总支政治干事兼任团总支书记。机务段是铁路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单位,主要是驾驶火车头和检修火车头。70年代初,铁路上运行的火车头基本都是蒸汽机车,大约是1974年国产内燃机车开始上线运行,我们单位也是这一年配备了少量东风4型内燃机车。内燃机车驾驶和检修都比蒸汽机车复杂,司机和检修工人都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配备内燃机车的同时,上级分配一百多名内燃专业的技校毕业生到我们单位工作。
这批技校生绝大多数是铁道部机关的子女,他们原来下放在同一所铁路干校,后全部转入武汉一所铁路技校学习内燃机车专业,毕业后全部分到了我们单位。这些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学生大多数岀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部机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少量局、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总之这批学生综合素质比较高。除一小部分男生从事乘务(司机)工作外,全部女生和大部分男生留在了检修车间,
他们当中人才济济,为我们车间增添了新鲜血液。有会乐器的(小提琴、笛子、二胡、手风琴),有会唱歌的,会说快板的,会朗颂的。有了这么多人材,排演巜长征组歌》就有了基础。1975年国庆节前夕,我们车间团总支向党总支和段团委提岀了排演《长征组歌》的想法,得到了党组织的大力支持,段团委也十分重视。于是我和几个爱好音乐的骨干分子开始行动,首先是把巜长征组歌》的歌单刻版油印。接着开始挑选演员,先是组建伴奏乐队,确定了由4把二胡,4把小提琴,两支笛子和一台手风琴作为伴奏乐队,根据会乐器的人而定的,我也是乐队成员之一,拉二胡。同时确定戴眼镜的刘同学为指挥。根据歌曲要求和个人特长挑选了30多名男女演员,被选上的男女同学都深感荣信。
一群风华正茂们的年青人开始了排练,当时我们单位大里堂有舞台,是召开职工大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我们车间的特点是上午比较忙,下午相对空闲,我们利用下午的时间到礼堂舞台上排练,先是教唱歌曲,歌唱熟后开始与乐队磨合,再加入朗颂。经过近两个星期的排练,基本达到了演出要求。
9月30日晚上正式为全段职工演出。那时职工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听说要演出巜长征组歌》,晚饭后,职工家属早早来到大礼堂,因为去晚了可能没有座位了。整个礼堂座无虚席,两边还站满了人。
大幕拉开时,一群经过化装的少男少女,身着有领章帽徽灰色军装,站在舞台中央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主持人话音刚刚落下,音乐响起。第一首歌是《告别》“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程,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男女声声情并茂的朗颂把人们带回到当年目送红军远去的场景,进入意境的演员演绎的惟妙惟肖,相互握着手不忍放开,台下有人开始用手娟擦眼泪,整个礼堂鸦雀无声,我们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了段党委和段团委的高度好评。 遗憾的是当年没留下影像资料。
前不久,有一天下雨,我们一群歌友不能到江边公园唱歌,相约去kTⅤ唱歌,我唱了《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歌友们惊奇我怎么会唱这些歌?他们不知道47年前我曾组织参加过巜长征组歌》的演岀伴奏。《长征组歌》中大部分歌曲都会唱,只是这两首我更熟悉。
我们当年唱《四渡赤水岀奇兵》的男演员叫梁穗,他快板打得好,说唱很到位,歌也唱得好。因他常在排练时信口加词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比如说到“敌人弃甲丟烟枪”时,他加一句“这小子跑了”。梁穗是著名画家黄胄的儿子,黄胄原名叫梁树年,黄胄是他的艺名。梁穗告诉我他伯父是著名作家梁斌,著有长篇小说《红旗谱》。尽管他是名人后代,但确为人低调,和同事关系很好。
这批分到襄阳机务段工作的北京同学,后来陆续调回了北京,恢复高考后很多人考上了大学,岀国留学的也有几个,很多人成绩斐然。当年我手下的一个团支部书记,后来成为铁道部团委书记。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均已年近古稀,到了含饴弄孙,怡养天年的年龄。我当年襄阳机务段的北京同事们如果看到我的文章,你是否记得当年的我,是否还记得我们曾一起排练、演岀过巜长征组歌》。祝同事们晚年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作者简介:陈定方 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铁路退休员工。早年在襄阳机务段检修车间任政治干事、团总支书、党支部书记。退休后定居宜昌,爱好文学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