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现代医学发展至今,仍有不少疾病无法彻底治愈,但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无论是对疾病的认知,还是治疗方法,人类都取得卓越的进步。
医学史上诞生了很多新奇的治疗方法,不知你最近有没有听说过“粪便疗法”?粪便能治病,还能治癌症!?
粪便,在常人眼里属于污秽之物,脏兮兮的,一不小心踩上觉得特别恶心,它遭到所有人的鄙视和嫌弃,人们把它当成恶臭的垃圾,看都懒得看一眼,就匆匆冲掉,用粪便治病,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不可思议。
粪便疗法不是开玩笑,这确实是真的。粪便疗法是一种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消化道医生看来,粪便疗法是重建肠道内循环的一个利器,医学研究表明,粪便疗法确有疗效。
2020年8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患溃疡性结肠炎,决定辞去首相一职,据说,安倍被这个病折磨了50年。
以此同时,日本多家媒体爆料,安倍为了治病,早在2016年,就接受过“吃屎疗法”。对,你没有看错,也就是“吃粑粑”,根据临床原则和要求,捐赠“粑粑”的人,和他越亲密,效果越好,至于这位神秘的“粑粑”捐赠者,到底是谁?始终高度保密。

“粪便疗法”,听起来有些“重口味”,这个令人惊悚的医疗手段,却是正儿八经的严肃医学疗法,“吃屎疗法”是民间通俗的说法,它的正名叫“粪便移植疗法”。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对粪便用于临床治疗的热潮,粪便移植法备受瞩目,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家名为OpenBiome的银行,不存钱也不存金银财宝,它只存大便,它是全美唯一一家非营利性质的“人类粪便银行”,在这里,OpenBiome会以每份40美元向志愿者“收购”粪便。
让人敬而远之的“粑粑”,开始成为医学上的“明星”,听起来难以接受,但你千万可不要小瞧这种“时尚的”疗法,它的治愈率甚至高达90%。
粪便移植确实能够通过重建肠道菌群,帮助患者重获健康,相比于临床抗生素治疗手段,粪便移植的成本比较高,在美国,粪便移植收费每例收费1-2万美金。
粪便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一种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即把经过处理的健康人的粪便液,灌到患者肠道内。操作过程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和实验方案来实施。
1958年美国医生用粪水挽救感染垂死的患者,这是英文文献记载最早的案例。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成为西方现代医学中“粪便移植疗法”的起源。

曾经有一个古老的笑话:一位患者腹泻不止,久治不愈,他向医生抱怨说:“你的药根本不管用,现在是吃什么拉什么,我什么时候可以拉屎?!”,医生冷笑一声道:“这个很简单,你直接吃屎就可以。”……
真是无法想象,笑话里那个医生的回答竟一语成谶——“吃屎疗法”真的来了!这几年,“粪便移植”在美国越来越流行,你不知道就“OUT”了。
其实,最早使用粪便疗法的不是美国人,而是咱老祖宗。
人类利用人新鲜粪便,或发酵粪水中的物质治病,至少有近2000年的历史,最早将粪便用于治疗的是中国,粪便入药从1700多年前,古医术书记载的“黄龙汤”开始。
我国医学先贤,东晋时期(公元300-400年)的医学家葛洪,就创造了“引粪汁即活”的古方,他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人的排泄物可以治疗食物中毒以及剧烈腹泻,“绞粪汁,饮数和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
16世纪,中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口服粪水治疗严重腹泻、发热、呕吐和便秘等疾病,以人屎为药的方子,在《本草纲目》中就有20多种记载。
“粪便入药”是上千年的中医古方,在古中医,用动物粪便做药的记载更多,如望月砂(野兔屎)、五灵脂(鼯鼠屎)、白丁香(麻雀屎)、左盘龙(白鸽屎)等皆是中药材。
中医里的很多疗法或药方,包括用粪便治病,看似离谱,甚至被人们认为是"伪科学",这是因为现代科学,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真正揭示它们的阶段。不可否认,人类的认知也经历蒙昧和迷茫,在对付疾病方面,也产生过诸多异想天开甚至是疯狂的想法。

时间一晃,1700多年后的“吃屎治病”,有了新的医学概念叫做“粪便移植”。
2013年,美国医学指南将“粪菌移植用于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纳入其规范之中,给予这一治疗方式官方认可。
2013年,粪便移植该技术,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已被写入美国医学指南,成为世界众多专家共识。
粪便移植疗法,是近年来世界医学最热门研究领域,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临床医生认可,截止2020年底,全球约有四十万粪便移植疗法的成功案例。
2021年8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印发了《上海市菌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21年版)》,首次对粪菌治病的技术做出详细规范,粪菌移植的治疗范围正在逐渐扩增。
2019年,国家《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肠菌移植列为中低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
在我国,目前至少有50家医院、研究机构,尝试用粪菌移植治疗多种疾病,已经注册粪菌移植临床试验超过20项,累计治疗病例约5000例。

粪便移植疗法(FMT),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粪便本身,而是其中的菌群,粪便移植与传统观念里的“吃屎”相去甚远。
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立的肠道菌群,让健康菌群重新“掌控局势”,并在患者体内“安营扎寨”,让被破坏的内平衡逐渐恢复,实现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
菌群移植(FMT)的适用范围包括消化道疾病,肠道外疾病,还包括肝病,肥胖,代谢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焦虑,自闭症,肿瘤等。
从生物信息科学的的视角看待粪便移植,我们可以找到更科学解释和更准确的答案。
在我们体内,居住着数以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寄生在我们的皮肤、口腔、肠道、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部位,以及人体脏器内部和血液神经系统中。
“居住”在人体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约有200多种,总重量约1.4公斤,相当于大脑的重量,这些复杂的菌群称之为人体共生微生物群,它们大多分布在肠道。
肠道构成微小生态环境,称之为肠道微生态,它相当于一个“微缩版”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各类细菌“扮演”着各种角色,如同工人,农民,警察,坏人。
我们通常将人体细菌,划分为三类——有益菌,有害菌,条件致病菌。

有益菌是指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
条件致病菌又称机会致病菌,它是指在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互相制约等因素,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会有可能成为致病菌。
凡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统称为病原菌,也称“病原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菌就是指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
肠道内的各种微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微生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竞争,形成一种平衡。所有微生物之间存在竞争,优势菌群会吸收更多的营养,占据更多的环境资源,从而抑制其他菌群的生长和繁殖。
肠道内的微生物大多对人体有益,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清除肠道垃圾,提高免疫力,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延缓衰老,抵抗肿瘤。
病原体侵入后,在体内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打乱了机体生理平衡,干扰和破坏了细胞的生理功能,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病原体就是身体中的“坏人”,为了消灭它们,人类最常采用的办法就是使用抗生素。然而,大多抗生素都是广谱的,导致好坏细菌一起杀,还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生素逐渐失去效果。

抗生素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组,以艰难梭状芽胞杆菌为例,它是一种厌氧生长的革兰阳性梭状产毒芽孢杆菌,是人类肠道正常菌群,抗生素的应用将导致该菌在肠道过度生长,大量繁殖,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伪膜性肠炎等疾病。
最近几年,艰难梭菌感染在美国发病率的迅猛上升,是造成粪便移植在临床上这么火的重要原因。在针对严重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数据统计中,人们发现,粪便移植的成功率高达90%,而抗生素疗法成功率仅占26%。粪便以“绝对优势”战胜了抗生素治疗。
这些案例某种程度表明,粪便移植疗法往往比抗生素更加有效!
从生物信息科技的视角来看,80%的慢性疾病都和肠道菌群有关。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亦具有生理性,动态性,系统性的特点,肠道健康决定一个人的整体健康。
粪便移植(FMI)的意义,在于重建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在一些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肠道感染类疾病和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中,FMT适合运用。
从生物信息科技的视角来看,粪便只是微生物的“载体”,粪便移植的本质是肠道微生物的移植。
让人“吐槽”的是,他人的粪便,同样潜伏着各种各样的病菌和病毒,粪便移植同样出现了死亡案例,也可能引发各种意外病症与副作用。
随着抗菌素使用的越来越多,人们菌群失调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由于对菌群的研究还无法细致到一一鉴定分析,所以整体菌群移植,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粪便移植不仅听起来不堪,看起来也显得“简单、粗暴”,但它提供了一种捕获多种候选微生物的方法,只要科学运用,还是能够起到独特的疗效。

近年来,生命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的发展为医疗带来很大改变,人类治疗疾病的手段更加丰富,生物信息科技为未来医学的发展带来曙光!
科技进步总是给人类带来惊喜,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物理、生物信息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知跃升到新的高度,如何对付人体微生物致病菌,科学家们已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俄罗斯科学家历经三十多年,成功开发出人体病原微生物诊疗检测设备——“PMD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它以分析、检测、抑制和灭杀人体病原微生物为目的,已成功运用到临床。
“PMD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拥有人体医学“三大数据库”,它们分别是:包含人体所携带球菌、杆、寄生虫、病毒、过敏原等致病微生物数据库;人体八大组织系统各种炎性变化数据库;以自然疗法为基础,包含调理所需各种干预波段数据库。
该检测系统它拥有强大、超快的运算能力,在对人体致病菌的检测过程中,通过和已有的、各组织器官炎症数据库比对,能精确地检测出人体所携带的致病微生物,筛查出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炎症变化。
该系统通过导入匹配的频率,靶向削弱超标菌群的活性,同时刺激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细胞清除这些已经失去活性的菌群,PMD人体生物信息检测系统对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以非药物的方式,控制和灭杀人体致病微生物,生物信息科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并已成功实现这种可能!
若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去吃“便便胶囊”?
生物信息科技的未来,在于改变我们治愈疾病的方式,生物信息疗法,是新崛起的一种现代疗法,伴随着生物信息医学的崛起,人类将走向医学发展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