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涂雪夫者,涂国模也。四川省中江县人。曾供职于中央警卫团,中江县委组织部,德阳市纪委、文联。川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四川省作协会员。
作品自上世纪90年代散见于《高中生》、《南方航空》、《作家村》、《公仆与信访》、《大理文化》、《德阳文艺家》、《九寨沟》、《人民文学》副刊、《华西都市报》、《西部开放报》《东方作家报》、《德阳日报》、《德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杂志。2001年开始在《榕树下》、《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汉语文学网》、《晋江文学网》、《中国作家网》等网站发表网络作品,其亲情、游记散文深受网友的推崇和厚爱。2011年,《涂雪夫游记散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16年,小说集《梦回京城》、《爱在深秋》,散文集《情系山水间》、《难忘的亲情》与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签约,制作成电子书,如今已经在京东、亚马逊、咪咕、微信阅读等多家网站销售。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涂雪夫,请你百度一下涂国模,《百度百科》收录了他详细资料。

精品游记十四
山城印象
作者|涂雪夫(中国四川)
(一)
好耍不过重庆城,山高路不平。这是许多年前,在家乡流行的一句常言话。对重庆的认识,源自于儿时。那时,我还在本地读小学。省歌舞团的叔叔阿姨们在我们生产大队一边劳动锻炼,一边排练表演歌舞节目。有一位来自重庆北碚区名叫陈蓓蓓的阿姨,是歌舞团最年轻最漂亮的美女之一。重庆出美人儿,已经在我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这也是我对重庆的最初认识,也是我对重庆的原始向往。
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时隔两年,记得第一次去重庆,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和同学们一起,戴着红袖章,抬着毛主席画像,杠着“轻骑战斗队”的旗帜,徒步来到遂宁。在此期间,“轻骑战斗队”出现了分裂,加之自己不慎,打烂了毛主席画像的玻璃镜框,深感大难临头。三十六计走为上,自己只好背着同学,用身上仅有的几元钱,买了一张去重庆的车票,只身一人,来到了重庆。记得坐的是带帆布蓬的货车,车上多数是串联的学生,也有个别普通老百姓。汽车路过潼南铜梁璧山,翻过歌乐山,来到重庆市中区,已经是掌灯时分了。
接待中心好像设在人民广场,同学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登记分配到各个接待站。坐了一天的汽车,加之寒冷,我觉得浑身很不舒服。等啊等啊,终于轮到了自己,我被分到了沙坪坝煤矿设计院。我背着被盖卷,拿着行李,迈着沉重的步伐,随着去煤矿设计院的同学们,好不容易走到了目的地。放下行李,到食堂吃了晚饭,我就一头栽倒在了地铺上,浑身发冷,迷迷糊糊的。
接待站的叔叔阿姨们发现我病倒了,发着高烧,叫来车子,把我送进了重庆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急诊室,医生为我做了检查,给我打了一针,好像觉得轻松多了。这时,急诊室进来一位头上缠着纱布满脸血污的老头子。医生问他头上是怎么回事。他说是儿子打的。医生说,他为啥要打人。他说,为一点口角,儿子争不过,就打了老子讪。重庆人就是这样,三句话不对就会打起来,事后屁事都没有。这就是重庆人的个性。他们的性格,就像这里的火锅夏季的气候一样火辣辣的。重庆人厚道,值得交往。这次自己生病,可以说,与他们素昧平生,如果不是这里的叔叔阿姨,也许自己早就倒下去永远爬不起来了。

到了重庆可以说,自己身无分文,在煤矿设计院整整呆了半个多月。每天吃过饭,就一人步行到两路口一带去玩耍。重庆的冬天,除了寒冷,就是雾茫茫的,很难清楚地看到长江的对岸。这里的公路,一律建在山腰上,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公路上,除了汽车摩托和行人,基本上见不到骑自行车的。两路口到长江南岸,没有桥梁,是由一条缆车道连接着两岸。缆车车厢跟客车车厢样式差不多,只不过要大一些。自己很好奇,本想去坐坐缆车感受感受,可是囊中羞涩,也只好作罢。
从两路口下山,到了长江边上,就是重庆火车站。作为农村的孩子,没有看见过火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记得第一次看见火车,那是一个多月前串联去成都的路上。那时的火车,一律的蒸汽机车。车头上喷着白色的烟雾,进站出站时,总要鸣着震耳欲聋的汽笛。虽然没有亲自坐坐火车,但看着也很过瘾的。

解放碑位于重庆市中心。虽然不是那么宏伟,但她在重庆非常著名。到了重庆,人们都忘不了去那里看看,瞻仰瞻仰为重庆解放而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就像到了北京,要去天安门广场看看一样。
一次,自己无意爬到了一座山顶,这里就是重庆鹅岭公园。处于长江嘉陵江南北挟持而过的陡峻、狭长的山岭上,形似鹅颈项,故而得名。那时的鹅岭公园游人很少,但非常幽静。登高远眺,长江嘉陵江风光尽收眼底。一到夜幕降临,薄雾初起,朦朦胧胧地只见到处星火点点。两江江水倒映下的山城夜景,显得分外美丽。
本打算去参观参观歌乐山渣滓洞的,一是口袋没钱,二是初次一个人出远门道路不熟,也只好作罢。 
(二)
若干年后的国庆节,我和交警的几个朋友,自驾车前往重庆。这时的重庆已经跟昔日的重庆不可同日而语了。
从德阳出发,全高速到了广安。本打算上华蓥山去玩玩,瞻仰瞻仰当年双枪老太婆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可天公不作美。那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路面很窄,而且有的地段还在维修,道路很是难走。到了半山腰,大雾弥漫。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行人都打了退堂鼓。
第二天,我们沿达渝高速,在GPS的导航下,经重庆内环高速,到了歌乐山。一路上,只见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这里的街道很是狭窄,上坡下坡,很不好行车。重庆崽儿的车子开得非常了得,不知道这些重庆崽儿是不是欺负我们外地车牌照的人,经常把你挤得无路可走。
好不容易到了歌乐山,找好车位,停好车。在售票处买好门票,坐当地的面包车,爬上半山腰。
在丛林中,我们沿着石阶,踩着地上的落叶行进着。忽然,耳畔响起潺潺的流水声,只见一弯溪水飞泻而下。放眼望去,万树丛中一栋小洋楼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白公馆。这里曾经是四川军阀白驹在重庆沙坪坝郊区的别墅。1938年,军统局用30两黄金将其买下。1939年军统局将其改为本部直属看守所,主要关押国民党政府认为级别较高的政治犯。在这里曾经关押过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廖承志、中共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关押的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多人。
从白公馆出来,乘车没走多久,就到了渣滓洞。渣滓洞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 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集中营。该集中营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狱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一排男牢十六间,女牢两间,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许建业、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

这里的牢房,都是上下铺的单人木床,一间屋子要住上几十人。行刑室里,皮鞭、竹签、烙铁、老虎凳各式各样的刑具,令人望而生畏。人们仿佛听到刽子手的训斥声皮鞭声,以及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撕心裂肺的声音。见到此情此景,人们怎能忘记为开创新中国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没有他们的英勇献身,哪有我们今天的新中国啊!

从渣滓洞出来,外面都是卖旅游商品的店铺。从店铺了传来一阵阵红歌的旋律,美妙的音乐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对我们这些在红歌声中成长起来的人,不能不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买了两版精品毛泽东像章珍藏集。这些像章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从青年到晚年各个时期的生活画面,再现了毛泽东音容笑貌。对这位跨世纪伟人,重庆人民没有忘记,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受剥削受压迫的人民没有忘记,他老人家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在红岩魂陈列馆留了影,驱车前往华子良经常买菜的瓷器口古镇。古镇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临童家桥,北靠石井坡。始建于宋代,历经千年变迁而保存至今的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清朝初年,因生产和转运青花瓷,得名磁器口。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

我们一行在瓷器口古镇吃了午饭,每人来了两大碗面条。这里的面条,麻辣鲜香,味道一流的可口。本来只打算吃一碗的,但吃了一碗以后,觉得还不过瘾,一人又来了一碗。这里的服务小姐,一味的水嫩。面如桃花,白里透红,真可谓秀色可餐。她们一个个落落大方,做事说话火辣辣的,从她们身上找不到一点点川妹子娇滴滴的感觉。她说,她们山城妹子就跟这里的天气一样,说话做事都很厚道鲠直,干巴利索脆,不会搔首弄姿,不会撒娇发嗲,这就是我们的本色。
山城妹子确实这样,记得许多年前,我在市体改办工作的时候,在我们市召开了一次全省金融体制改革会议,一位重庆市体改办的妹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在会后的交谈中,她说她们重庆妹子非常大方,从来不会忸怩作态。一到夏天,她们那里气候炎热,到了晚上热得没法入睡。吃过晚饭,不分男女老少,一人抱床凉席,往空旷凉爽的地面一放。穿着背心短裤,一个个赤条条地一躺就是大半霄。在这里人们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男女之别,但也没有发生什么花边新闻。 
(三)
今年8月底,应朋友之邀驱车去张家界游玩来回路过重庆。经成绵、成南、遂渝高速,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重庆朝天门码头。虽然来过两次重庆,到朝天门还是第一次。朝天门码头,是长江嘉陵江的汇合处,是著名的水运码头。这里也是重庆比较繁华的地段,到处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好一副国际大都市的气派。朋友说,这里的夜景非常美丽,不妨看看重庆的夜景,再说去张家界的事。
趁着天色还早,我们在朝天门码头游览了一圈。这里的天气确实炎热,比四川的气温高出10多度来。初次来这里,还是觉得很新鲜的。我们沿着江畔前行,只见浑黄的江面,航船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爬上石阶,见到一座免费展览馆,我们走了进去。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展览馆里既可以纳凉,又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这个展览馆实际上是重庆的一张贴在朝天门的名片,她介绍了重庆的概貌和各个时期的风云人物。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深化了人们对重庆的认识。
从展览馆出来,本打算就近找家旅馆住下来,朋友说,看夜景最佳位置是朝天门码头对岸的南岸区。他上次公差到重庆市委组织部,就是在对岸观夜景的。到对岸的什么地方,朋友心中无数。导航仪上无法设定,只好凭着感觉找地方上桥,以便到达对岸。

时间不早了,已经是下午4点来钟,找到住宿是首要问题。我们沿着江畔公路,转了老半天,才转上了重庆长江大桥。过了桥,不知道咋的,又从菜园坝大桥转了回去。我在心里说,遇到他妈的倒路鬼了。我们的车子又在解放碑一带转来转去,怎么也找不着过桥的道路。有的地段,好像从那里走过多次。我对朋友说,在导航仪上找个南岸区的固定地点。要不然,这样转下去,今晚就别打算住下来了。朋友确定了南坪镇政府,这样我们走起来就有目标了。
重庆这个地方,虽然重要交通路口都有交警指挥交通。可偏僻一点的地段,大小车混杂,特别是一些施工的重车,横冲直闯,简直把开小车的魂都要吓掉。在一条比较狭窄的街道,我正在靠右行驶。一辆施工重车从我的左边呼啸擦肩而过,看着这个庞然大物,我急忙尽量向右边靠。坐在车后座朋友的妻子,吓得惨叫起来。回过神来,我再看右边,那可是悬崖峭壁。还好,上帝保佑,有惊无险,终于躲过这一劫。

车子在路上转了几个小时,终于在南平镇一家旅馆安顿下来。草草吃过晚饭,考虑到行车的艰难,我们租了一辆火三轮,来到江畔的重庆游乐园。火三轮师傅说,这里是观重庆夜景的最佳位置。这个江畔游乐园的规模宏大,游乐设施齐全。在这里游玩的人很多。有漫步的,有喝茶的,有唱歌跳舞的,处处洋溢着歌舞升平的景象。
在江岸的一家茶楼,我们一人要了一杯绿茶。收费还算合理,每杯15元。我们坐在江边,一边喝着香茗,一边欣赏着对岸的夜景。只见满天繁星,万家灯火,霓虹闪烁,与江中的倒影相互辉映,不愧为一座美丽的不夜城!
我们和茶楼的服务小姐聊起她来。她说她是重庆某大学的学生,老家在重庆农村,暑假期间在这个茶楼打工挣点读书的饭钱。我为姑娘的行为所感到,小小年纪,就知道为父母分忧。我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姑娘,漂亮大方,一点也没有乡下妹子扭捏腼腆的样子。我们聊起了重庆的火锅,重庆的红歌运动,重庆的扫黑除恶。聊得最多的是重庆的出租车事件。
重庆的变化确实太大了。除了高楼林立,不亚于香港和其他国际大都市。道路交通也是她的一大特色。除了拓宽了以前的街道路面,还有四通八达的高速交通网。在建设这些道路的过程中,遇山钻洞,逢沟架桥。工程量之大,那是不用说的了。公路建设发展再快,也赶不上日益增长的汽车的需要。从张家界回来路过重庆内环高速,也许是下班高峰,内环高速出现严重堵车。长长的车龙,就像蜗牛一样爬行,可谓乘车没有走路快啊!为了改变道路交通环境,重庆市在现有内环高速的基础上,如今又在建设外环高速。“山高路不平”的重庆,已经成为了过去。在这次旅游途中经过的四个省市,重庆的交通道路应排在首位,四川次之。
真想不到,重庆从四川的版图上分割出来,变化会这么大。论自然条件,重庆肯定不如四川。四川有盆地,有平原。重庆除了山地,还是山地。才十多年的时间,重庆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川人,对重庆崽儿,只能刮目相看了!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