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性合一,志虑忠纯的著述
文/任传功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我曾答应李秀贤先生借今年9月参加“2021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之机相见,后因行程所限未经儋州那大,不能如愿,彼此有些遗憾。兹有机会为他即将出版的新书《适意清飙》写序,确是“缘属天定,份乃人造”。

捧读李秀贤先生之《适意清飙》书稿,实为幸事。该书文稿意舒而清雅,畅阔而激扬,读之仿若只身徜徉于祖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长廊,游历于祖国壮丽无比的大好河山。唐诗宋词,如涓涓细流,清波荡漾,在梦中流淌;诗词歌赋,如甘甜乳汁,汩汩泉涌,滋润着心窝……
《适意清飙》著述之3篇:品读篇、行吟篇及闲谈篇。每篇都洋溢着与标题相辅相成之气韵或紧扣标题之写意文风。如节奏明快之音响,如蓬勃盎然之春意春气,如潺潺流淌之清波溪流——为孤独者于寂寥中逸趣横生,令焦躁者于心事重重中顿觉释然,使茫然者于踯躅徘徊中霎时豁然开朗……
笔者深感《适意清飙》一书体现了作者对唐诗宋词的深究细研,非一般的研究功底及国学底蕴所能成就。书中所描述中国彪炳史册的文学大家及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跨越历史年代极为宏阔,从屈原、李白、苏东坡、李清照直至王国维、胡适、陈寅恪等。
《适意清飙》“善”之彰显。
作者始终以肯定赞许的笔墨评述书中所涉及的每一位名人大家,足见其心胸及品格。鄙人知晓甚至亲身接触过诸多文学理论、历史人物评述专家——他们中的许多倾向于始终以批评的格调行文。诚然,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但一味的批评,难免吹毛求疵,尤其会误导年轻年幼者并影响其心态、带来负能量。
李秀贤先生对书中所写历史人物的褒扬是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并附有其恰到好处的理证论据,其中的引用可谓精心细腻。看似信手拈来,自然流畅,然非一般的研究所达至。文句的清新飘逸,评述的肯定客观,足见作者本身心态的阳光与乐观。我认为,静心豁然的方式去评述历史上的文人名士,可能会高于一味的挑剔与尖刻。
文中写王国维,突显其桀骜及固守乃至最后自戕。此时作者并未发表任何评述或解读,然窃以为或应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书中对女词人李清照的描述,引用与论辩都很贴切,集中阐释其尊贵与高雅。书中对苏东坡着墨相比最多,概与其曾被贬谪于儋州有关,然东坡先生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映照千秋,书中的阐释可谓细腻,包括苏轼与王安石关系表述,进行了较为深度的分析。
《适意清飙》“适”之体现——紧扣主题之一。
舒适、释怀、生动、写意。现代人生活压力较之以往与日俱增。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文人文豪的描写,人们读起来不会感到任何紧张压抑,其中的意趣、格调取向,如慰藉似轻抚,不乏生动具体客观之情愫。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举。
《适意清飙》“清”之展示——紧扣主题之二。
清新、飘逸、雅致、温婉。书中自始至终所用笔风温雅而清秀,可谓清流涤荡而未溢,荷莲秀魅而不妖——诚然清风徐徐来,水波未出阁。
《适意清飙》实为唐风宋韵文化之旅。古往今来春秋雅颂——此书中,对民族精神风骨非一般之点睛颂扬,与新时代民族文化坚守自信、承继弘扬、国际传播,紧紧相扣,一致吻合。
《适意清飙》督促我们温故而知新,努力学习民族文化之精髓,与文旅创新、绿色发展有机链接。它吐露时代的气息芬芳,意义非凡!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适意清飙》,透现李秀贤先生心性合一,志虑忠纯的性格与品格。读毕文稿,反复咀嚼,思绪油然。
是为序。
2021年11月21日于常柏雅居
【任传功,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ACTV》董事长,澳大利亚《新市场报》总编辑。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人文社会学院哲学博士(PhD,原国际研究学院),澳大利亚麦克里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国际传媒(传播)学(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硕士,江苏师范大学英国语言文学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