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围寿山位于长寿城东北约30公里,是指双龙镇罗围场附近的长寿山和大罗山、小罗山,合称“罗围寿山”, 是重庆长寿新“八景”之一。因地处罗圈,古时被称为大罗城、罗围城、罗山或罗山寨。大小罗山相距两公里左右。此地“人多寿考”,是长寿县得名的主要原因,也是长寿区人健康长寿的代表象征。
“罗围寿山”地理位置特殊,山势如有阴阳,动静相生,风光秀丽,是我区人文荟萃之地。这里,山势雄奇,山寨巍峨,植被完好,寺庙、题刻、古迹众多。也是长寿名人胡超、廖井丹、王秉楠和革命烈士程让泉、程冰仙、程谦谋、韩子重等人的故乡或革命活动地。以王秉楠为首的中共长寿地下县委,在这里领导了长寿人民的解放斗争,留有“润之堂”(罗围中心校)等重要革命文物或遗址。
“罗围寿山”满目青松挺拔,藤萝缠绕,植被茂密,空气清新。“万佛来朝罗山景; 中和逍遥圣慈云。”大罗山善堂联语,道出了大罗山在佛教道场中之地位和地势之幽绝。大罗山在双龙镇罗围村境内,海拔645米。山顶有鸡冠岭,两山一沟,八堡九塆,两庙一堂(庆云寺、XX庙和善堂)。
据史载,善堂建于1925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善堂采取渝东特有的四水归池的构建布局,有石朝门一座,善堂牌坊式朝门顶端刻“大罗仙山”,保存较好。善堂后坡,明清“尼姑奄”庙(庆云寺)残迹。原有观音青石雕造像一尊(坐姿)高约1.2米,雕工精湛。林中曾有两座佛塔,系该寺尼姑圆寂之灵塔。山下平坝原为清代雍正年间赐给山下和尚圆寂后的墓地。如今,尼姑,庙宇和那些美轮美奂的雕刻,形神具毁,空余遗迹。
罗围寿山,几山相距不远,静心可闻其声。大罗山清幽,小罗山雄奇,为历代防匪患的要塞。现存清末民初所建“天雄寨”遗址,该山寨门至今可见。寨门高约2.5米,宽约1.2米。沿寨门入山约20米拐角以青石彻成约1米宽单行道,茅草齐腰,尽显古战场的肃穆和苍凉。
小罗山下崖壁题刻,系曾任陕甘提督、镇威将军胡超所题“墨庄”、诗文等。另一侧伫立一阳具状石笋,高约30米,径为5米,原笋尖有一株奇特樵木,常绿不衰。
罗围寿山多处石刻,虽然字迹模糊,不易辨认,但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罗围寿山古风旧韵老街民宅,不但充满朴拙之气,更是风雅有识之士隐居理想地。罗围寿山是长寿北部的世外仙山,人杰地灵,山石有情,值得一游。

作者简介:张文龙,男,生于六十年代末。巴渝文化网站长、总编辑;国际华语诗歌艺术节重庆秘书处秘书长;百度认证诗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责编:真 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