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采风小记】
《一切都是淡淡的回忆》
作者~葛良群【安徽】
音频~王天子【河北】
监制~火凤凰【日本】
编辑~丰 车【日本】
顾问~婉 揉【美国】
备注:文中部分数据和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清明节前夕,受一朋友的委托,驱车前往潜山市黄泥镇进行文化采风交流。原本回来写上一篇文稿,后因琐事缠身,工作杂乱无章,未能如愿。今日抽空写出点什么!还请诸位老师进行指导斧正 。
当天晌午,天公作美,阳光温暖,微微细风拂过,偶尔还夹杂着一丝凉意。我们一行三人在城里聚合,前往黄泥古镇。

黄泥镇文昌村,我们一路颠簸,来到雷音禅寺。一下车,接待我们的是禅寺主持:释惟华大师,淡笑间,我们一起目睹了黄泥镇上的一位书法老师:郝校海老师【注:此郝老师已于上半年仙逝,享年九十有余】,书法作品大气、美观 ,有活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中午时分,专程拜访了黄泥镇乡贤:吴泽南老先生。一进先生堂屋,墙壁上挂的都是满满的书法作品!吴老先生是潜山【县】市的文化老前辈,看到我们来访,立马出门迎接,倒茶问候!

席间,吴老先生拿出曾经获奖的作品,说当时创作的经历,背景。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感觉自己也仿佛在其中。不经意见,已经到了午餐的钟点。吴老先生,邀请了黄泥镇原中学校长胡炳贵校长配同。用餐时,胡校长专门点了一道黄泥米粉蒸肉。这道米粉蒸肉菜肴,在当地县城,乃至安庆市周边,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属于正宗的一道农家风味菜肴!


到了黄泥镇上,胡校长带领我们前往黄泥镇老街上走一走,胡炳贵校长一路讲解。讲它的历史沧桑渊源,讲国家近几年对地方的古镇古街进行修缮保护!从黄泥镇古街上街口,再到下街,沿街都是石板路面,旁边的房屋建筑,土胚土墙,还是原来的模样,只是有些已经破旧不堪,仿佛有倒塌的危险!在下街一转口土胚墙壁上,赫然悬挂着由国家文物部颁发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 !这下,可以说,从心里上有些许的安慰吧!



说真心话,从走过安徽各地,乃至全国各地,却痛心的发现,在安徽老家门口这块土地上,还藏着破旧即将消失的老街,这样的老街都是曾经十分辉煌的地方,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却变得破旧不堪,却依旧保持着原来的老建筑,老布局模式,这条老街,是一个珍藏当地人文故事的博物馆,比起如今那些没有灵魂、新建的古镇,更值得去游玩打卡。潜山市黄泥镇老街就是这么一条老街,而且是一条再不改造修缮,就将消失的安徽老街。

在历史上,这里是一个繁华的码头,拥有一千年历史,也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催生了繁华的黄泥镇老街。

胡炳贵校长向我们讲述了这里曾经的繁华,这里曾经开设了很多的茶馆酒楼,当时有着南京秦淮河之雅趣与繁华,更是被誉为潜山的小上海,随后胡校长落寞的叹气道:可惜如今这里十分破旧了,再不修下,估计就要没了。

如今的黄泥镇老街,虽然破旧了,但是却依旧拥有一批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这里的店铺一字排开,紧密相连,有些地方依旧保留着青条石铺就的街道,只是这些青条石已经被鞋子磨得十分光滑,而且也有很多地方出现破损了。

这里的老店铺以及民居,门面上已经斑驳,木门上的油漆掉了一块又一块,仿佛是岁月沧桑,历史的沉淀,却还是充满了一种的历史美。

黄泥塘的古民居、店铺虽然没有那么的豪华,但是无论是屋檐还是窗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兼具了徽派建筑的古朴大气,又拥有江南水乡的柔和之美,迈步其中,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大型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像黄泥镇老街,这样的地方虽然没有很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却值得保护下来,至少规划修缮一下,让后人依旧能够在这里寻找到古代的建筑艺术、手艺之美!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到了夕阳西下了。我们互相寒暄一会,就返程。车窗外的田园景色向后移动,留下了心里无限的惆怅,古镇古街古色,依旧牵动着我的心。…………

最后,以一篇现代诗歌结束我们今天的采风活动!

《一切都是淡淡的回忆》
内心安静了
夏天的雨借用春天来读
那蒙蒙小雨中特有的韵味
不过,我想告诉你
没有春天浪漫的季节
哪来的那么好的馨雅气息
内心简单了
夏天汹涌澎湃的大海
在我的眼里只是小小闹腾
再说,我想提醒你
春潮滚滚才算是壮观
不要再为季节而纠结不已
内心淡泊了
在岸边忘却了一切的烦恼
淡淡的清香迎面飘来
初醉,我想分享你
一切都是淡淡的回忆
庆幸那些你追我逐已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