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涂雪夫者,涂国模也。四川省中江县人。曾供职于中央警卫团,中江县委组织部,德阳市纪委、文联。川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四川省作协会员。
作品自上世纪90年代散见于《高中生》、《南方航空》、《作家村》、《公仆与信访》、《大理文化》、《德阳文艺家》、《九寨沟》、《人民文学》副刊、《华西都市报》、《西部开放报》《东方作家报》、《德阳日报》、《德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杂志。2001年开始在《榕树下》、《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汉语文学网》、《晋江文学网》、《中国作家网》等网站发表网络作品,其亲情、游记散文深受网友的推崇和厚爱。2011年,《涂雪夫游记散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16年,小说集《梦回京城》、《爱在深秋》,散文集《情系山水间》、《难忘的亲情》与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签约,制作成电子书,如今已经在京东、亚马逊、咪咕、微信阅读等多家网站销售。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涂雪夫,请你百度一下涂国模,《百度百科》收录了他详细资料。

精品游记十三
走进武陵源
作者|涂雪夫(中国四川)
从重庆出发,经万县、利州、桑植来到张家界。本来打算走全高速,当车子来到万县,GPS就把我们导向了318国道。美其名曰国道,还不如说是烂道,比家乡的机耕路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里的公路,不管是国道,还是省道,一律的盘山公路。山高路窄,九湾十八坡,没有斗胆,是不敢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车的。不过这一路的风景,还是蛮不错的。这里的山,跟张家界的山没有多大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和张家界的山媲美呢!

晚上住在湖北咸丰县。这个县名也许跟清朝的咸丰帝有关。县城不大,但还算整洁、清静,有一种山高皇帝远的感觉。
半天的车程,中午到了张家界。张家界也属大湘西,土家人居多。原名大庸县(市),因张家界而蜚声海内外,而改名张家界市。从张家界到武陵源风景区,还有一段距离。路面虽然不算宽敞,但也还比较平整。朋友驾着车,忘情地朝景区开去。突然,一辆警车冲了上来。一位穿着警察服装的中年人把头从车窗里伸了出来说:同志,你的车速太快了,注意稍慢一点啊!我想,这下完了,被警察抓住总没有什么好事。新来乍到,在人家的地盘上,我们只好连忙道歉说,行!行!行!!!不敢有半点不恭。警察说,能不能帮我带一位侄女到风景区上班。行啊!行啊!!!这是我们巴不得的事情。反正我们的车也只坐了三个人,举手之劳。不管怎么说,他的侄女在我们车上,总不会再找我们的麻烦了!

姑娘苗苗条条,文文静静,二十出头的样子。在车上我们唠起了嗑。得知姑娘是一位土家妹崽,大学毕业不久,在武陵源一家宾馆兼旅游公司上班。我们向姑娘打听起了风景区门票吃住行情。姑娘说,门票248元,吃住没有深浅。他们公司在推销一种套票,她可以给老板说说,给我们一定的优惠。当然这是我们巴楞不得的事情。出门在外,能节约一个算一个啊!
很快到了景区,一座九层塔楼映入人们的眼帘。塔楼正中,“武陵源”几个大字金光闪闪,多少有那么一点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感觉。

不知道是天气炎热的原因,还是旅游淡季,这里的人气比起华山、九寨沟等旅游景区,总觉得少了许多。
坐上景区所谓的环保大巴,其实也是烧油的车子,美其名曰什么环保车?大巴师傅一律的盆型遮阳布帽,轻车路熟地沿着弯弯的山路向上攀爬。路面很窄,往往与相对过来的大巴擦肩而过。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车,我是没有这个胆量的。一路上,满眼的奇峰异石形成的大峰林,满眼的苍松翠柏和碧绿的灌木丛林。这里的大峰林,可以和云南石林媲美,又比云南石林多了一些气势。她是由石英砂岩构成的峰林地貌,到处峰林高耸,峡谷深幽,奇形怪状,千姿百态。

坐上天子山索道,我的心始终悬在半空。一路上,我闭上双眼,只听得微风在耳旁轻轻吹过。良辰美景,就在这样的恐高症中悄然错过。天子山,因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农民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这里山高路险,易守难攻,是占山为王的好地方。
张家界的美,美在山。她既有峨眉的秀,青城的幽,黄山的奇,还有华山的险。可谓鬼斧神工,自然天成,是祖国锦绣山河的集大成者!你说她是山,而不似山;奇峰异石,峥嵘嶙峋,纯粹是一个个放大的天然盆景啊!不管你说她是自然形成的也好,还是人工雕琢的也罢,怎么说都不为过。什么天女散花孔雀开屏御笔峰南天一柱定山神针等等称谓,都不能详尽地展示她美丽的内涵,只不过是一些游人骚客们吃了饭没事干凭空想象瞎琢磨出来的罢了。

天色向晚,在天子阁邂逅,无意中见到一位温州摄影师。对于一个从文的人来说,相逢何必曾相识,好像找到了知音。闲聊中,得知他已经在张家界来了好多年了,这里的美景,差不多都把她定格下来,制作成一本本精美的画册在这里销售。他爱上了这里的山,爱上了这里的水,更爱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他放弃了物美天华的温州,在张家界找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土家女为妻,成了这里屈指可数的土家上门女婿。他拍摄的张家界风景照,可谓精美绝伦,有许多景致,游人是不可能见到的。因此,他所拍摄出的画册,成了这里的抢手货。要说他的收入,不比在温州做生意当老板差到哪里去。这位摄影师,除了拍摄销售画册外,还为来这里的游客介绍食宿。当得知我们打算在天子山住下来,他拿起手机要通了神堂湾房东也是他的好友。不一会儿,这位房东来到这里。

房东大约30来岁,高高的个子,长得蛮精神的。房东递过名片,自我介绍说,他是地地道道的天子山土家人,世世代代居住在神堂湾。他说,游客不但可以在他那里食宿,他还可以为游客当义务向导。
他领着我们沿着旅游公路来到神堂湾路口,便踏上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在灌木丛中。这里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只有一条小道通往湾底。没有胆量,是不敢在这里行走的。我还以为他家就住在这里,走到半路,我再也没有勇气往下走了,见到悬崖,就脑壳发昏,双腿发颤,只好靠着山岩望崖兴叹了。我想,朋友没有见到我跟去,早晚都会回来的。

一袋烟工夫,朋友和房东回来了。朋友说,那里的风景太美了。我并不觉得惋惜,因为那里的山路确实太险了。虽然悬崖一边有护栏,吓出毛病来可不是小事的。
我们一行又走上了旅游公路,往前不远,公路的右侧有几户农家小院。房东说,上面那个院子就是他的家。房子还算整洁,一律的砖瓦结构,房子外边有一个不大的坝子。坝子外面是他家的自留地,里面种满了南瓜辣椒和梨树。树上挂的果子都很袖珍,一看就知道是土生土长的梨子。房东说,喜欢吃的可以自己摘来尝尝。朋友去摘了几个,一尝味道还蛮不错的,可谓真正的绿色食品啊!
房间还是按宾馆的式样,进门是卫生间,里面是床,书桌上是一台21吋的彩电。住一晚也不过5、60元,作为景区,也算是比较便宜的了。

房东可谓勤快到家了,刚领我们住下,就忙着到自留地拔菜洗菜煮饭清洗碗筷什么的。能给他帮上忙的,只有他的一个舅子。房东的老婆看起来很年轻,人也还算长得漂亮,纯粹就像花瓶一样,很少做事,简直成了这里的一个摆设罢了。
住宿虽然便宜,饭菜可就贵多了。炒一份素菜喊价25,一份花生米20,竹笋炒肉30多元,杀一只土鸡180元,简直吃得钱响。
我们也只好狠了一回心,坐在坝子的月光下,一边欣赏着这里的夜色美景,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逍遥自在得神仙似的。

第二天一早,我们坐上旅游观光车去了杨家界。听说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就在这里的乌龙寨拍摄的。这里的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起初,山路还比较舒缓,越往上走,山路越陡峭。进了寨门,地势稍微开阔一些。这里放了几个小凳,供游人歇息。有三个身着土家族服装的人,一看就便知她们是母女仨。绝壁上挂着她们演唱的歌单,供游人点唱。点唱一支歌也不过区区10元钱。
再往前走,绝壁上搭着木板,只能供一人通过;木板下,是万丈深渊。像我这样有恐高症和高血压的人,是绝对不敢从这里经过的。我跟朋友说,你们去吧,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回来。
我回到母女仨唱歌的地方,点了一支《下四川》。是母亲和她最小的女儿对唱的:“一溜溜山,两溜溜山,三溜溜山,脚户哥下了个四川,诶,脚户哥下了个四川;一阵阵风,两阵阵风,三阵阵风,古道上传来了笑声,古道上传来了笑声。。。。。。”身在异乡,听着歌唱下四川的歌曲,倍感亲切。

到了张家界,天下第一桥是不能不看的。所谓的桥,似桥而不是桥。是两座山峰在半山腰处很亲密地拥抱在一起,形成的奇异景观。从桥上经过,桥面不过两米。只觉得是两座山峰相连而已,没有什么惊险的感觉。过桥一望,只见桥下沟壑万丈,白云缭绕。这才感到一丝丝后怕。环着山峰,是一条观光石板小路。徜徉在山峰小道,这里的自然美景,能尽收眼底。
这里不但山美,土家族妹子也足够靓丽的。在一个美食店,这里主要为游人供应葛根冰粉。店里座无虚席,生意特别兴隆。几位身着民族服装的土家妹崽,大约十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就像花儿一样。颀长的身材,端庄的五官,桃花一样的颜面,可谓秀色可餐。我想,这些游客,就像我们一样,不是冲着葛根冰粉去的,而是被这些土家妹子的美丽所吸引。其实,并不是游人们有什么邪念。在这样的大庭广众面前,你能把人家怎么样呢?也不过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罢了!

从后花园下山,不知道走了多少级石梯,才来到金鞭溪。溪流不大,听不到淙淙的流水声。溪水还算清澈,给在溪边行走观光的游人带来一丝丝凉意。溪流中,有不少游客在捕鱼捉虾戏水,玩得十分的开心。但更开心还是这里漫山遍野的猴子,从这棵树上跳到那棵树上,从悬崖峭壁来到游人面前,伸着毛茸茸的手臂,向过往游人要着吃食。在这里,人们感受到人类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置身于斯,人们仿佛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了一体,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返璞归真的感觉。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