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神韵,诗酒文章。黄河与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同样,酒的地理也与黄河、长江密不可分,白酒的地域属性明显,形成了川酒、黔酒、苏酒、晋酒、豫酒、鲁酒等“流派”。白酒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古人云“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诗”“无酒不成席”,饮酒是一种礼仪、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的基因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炎黄子孙的白酒基因未曾改变,白酒的生命力愈加旺盛。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酒生产和消费大省,更是酒文化大省。在中国酿酒发展史上,河南白酒产业有过辉煌的一页,仰韶、宋河、张弓、赊店、宝丰等著名白酒品牌均发端于河南。
说起豫酒,不得不将豫酒的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当中去审视,不得不将豫酒放在中国白酒工业史当中去观察。
关于中国酿酒史,有不同版本,一是“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距今四千多年;另有贾湖遗址科考出中原人造酒,距今九千多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酒是新石器时代的醴酪,这是中国有文字记录的最古老的酒。殷商时期,先民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由于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增收,便有了余粮,先民懂得储存粮食和对粮食进行加工,即制酒。殷商部族酿酒、饮酒成风,上自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论男女。《史记》记录了殷纣王帝辛“好酒淫乐”,安阳殷墟出土了盛酒器,商王朝先进的酿酒业、制造业、手工业、农耕技术等对各方国产生巨大影响。元代蒸馏法出现之前,酿酒技术只能制作出度数较低的酒,元代之后出现了度数高的白酒。
与酒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也多发生在河南,酒池肉林、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都是影响深远的酒的历史故事。酒文化背后孕育了深厚的酒礼、酒德、酒道,这一切都深深烙下了儒家文化、中原文化的印迹。
从改革开放算起,豫酒也经历着行业发展的峥嵘岁月。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行业自身的阵痛与变革,分化与发展,名酒战争,在冰与火的淬炼中,豫酒从80、90年代的大发展,走向了全国,“张宝林”风靡一时,酿酒也成为省里支柱性产业之一,当时河南县县有酒厂,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虞城县的鱼头酒特别火,酒瓶设计感很不错,“鱼头酒,贵宾的享受”真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记忆了。80年代,酒业在央视广告狂飙下展开了狂想。“标王”迭起,广而告之的力量让敢于吃螃蟹的酒企销售额直线上升,至1992年年底,孔府家酒的销售收入达1.3亿元。那些年,似乎在央视掷重金砸广告是让国人领略不同酒品牌的最好的路径。“赊店老酒,天长地久”“看山川锦绣,喝四五老酒”“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宝丰酒,不过是好酒”“林河酒,中国人的XO”豫酒的广告也不甘于落后,这些广告语俨然成为豫酒辉煌的时代见证。
1998年之后,豫酒整体陷入低谷,市场大环境影响、粗放式发展、陷入广告营销迷途、忽略了酒品等等因素,促使豫酒集体大滑坡。
2002年以后,豫酒从低谷中上行,与其他省份酒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得中原者得天下,酒行业亦是如此,河南因庞大的消费基数,成为众多一线品牌青睐之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茅五泸”“汾洋河”等品牌瓜分着豫酒的近500亿元的市场份额(豫酒占比不足三成),而且,随着白酒消费的品牌粘性,豫酒与此等品牌的差距似乎在拉大。
豫酒振兴,任重道远。近年来,仰韶酒一路走来,尽揽“天时、地利、人和”,其复兴路上也肩负着豫酒振兴的重担。2017年,仰韶实现连续6年增长超过30%,跑出了豫酒第一速度,是升级龙头的榜样,仰韶品牌价值入选“中国白酒20强”仰韶战略级大单品,仰韶彩陶坊的成功打造让仰韶在豫酒中异军突起。仰韶路径成为豫酒振兴方法论的实践样本,为豫酒振兴提供了借鉴。
四十多年来,品牌、品质一直是引领白酒行业发展的旗帜,当下依然是头部品牌主导着白酒消费的江山,我们从豫酒的起伏中,也能窥见高光与低吟,自2017年河南提出豫酒振兴战略以来,豫酒在时代的浪潮中奋起直追,以仰韶为代表的豫酒品牌正在唤醒豫人喝豫酒意识,豫酒江湖,不说再见,伴随着中原文化的复兴以及河南文化出圈现象级文创的风靡,豫酒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
二、印象张弓
张弓,是每个商丘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结。既有悠远的自豪,也有浅淡的忧愁。
走进张弓酒老南厂档案馆,仿佛进入了张弓酒的荣誉殿堂。张弓酒的辉煌史和张弓酒的灵魂人物---中国低度白酒创始人郭宗武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郭宗武,就没有当今的38度低度“张弓”。
20世纪70年代,中国白酒度数大都在六十度以上,而世界蒸馏酒度数在四十左右。为了把“中国白酒推向世界”,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开发低度酒,改变中国白酒“烧刀子”“闷倒驴”“暴烈辛辣”“刺激性大”印象。1973年,原任解放军某部参谋、现任张弓酒厂副厂长的郭宗武,接受了试制出口低度酒的任务。受命后,郭宗武吃住在酒厂,住室是办公室也是实验室,简陋的试验设备有几只条筐和一些绳子、瓶子、温度计。凭着一股子拼劲和坚定的信念,经过两年多时间,数百次试验,郭宗武摸索出最适宜的冷冻温度和最佳酒度,创出了低度酒酿制新工艺。三十八度张弓酒的酿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白酒生产的一个空白,指出了我国白酒生产的发展方向。
1984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曾撰文,“河南省宁陵县张弓酒厂研制成功的低度曲酒“张弓酒”,很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张弓酒厂研制成功的低度“张弓酒”,不是简单地加水稀释降度,而是针对降度时酒内出现的絮状沉淀物和降度后酒味寡淡两个关键问题,摸索出了降低酒度的一种新工艺,把六十多度的曲酒降到三十八度,不浑浊,不变色,后味醇和甜绵,不暴不烈,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大降低。现在,这个厂每年外销百吨左右,可换外汇近二十万美元。”
因此,三十八度张弓酒的出炉,奠定了张弓酒在中国低度白酒鼻祖的行业地位。1994年,张弓酒业首创形象代言人上央视做广告的先例,广告中著名相声大师马季先生大拇指一翘说出“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的广告语,让张弓酒响彻祖国大江南北。另外,张弓酒还首创了中国一次性防伪包装的使用。1997年,张弓酒销售收入近10亿元,排进全国前五名,税收超过1.8亿元,占当地财政收入的80%以上。可以说张弓酒业历史上创造了诸多辉煌。2003年,改制成为张弓酒业。
张弓酒,始于商,兴于汉,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张弓系列酒具有‘窖香浓郁、优雅细腻、绵甜爽净、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的风格特点,其有多项荣誉加持,曾蝉联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白酒评比银质奖,荣获阿姆斯特丹第三十届世界金奖及国家、省、部级质量金、银奖30多项。1993年,张弓酒荣获“中国驰名白酒精品”,2007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2018年张弓酒获“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指定用酒”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南北张弓”两者共存竞争的格局,可以说是历史遗留问题。老南厂拥有酿酒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北厂拥有品牌和商标,两者如何发挥1+1>2的效应是豫酒振兴背景下重点思考的问题。
面对名酒战争以及区域酒战争,张弓有待破茧成蝶,在豫酒振兴背景下,张弓如何重塑品牌的价值?
三、张弓未来
从历史中洞见未来。
中国酒业是万亿级别的巨量市场,而且酒类消费具有高频、高粘性特性,非常适合新零售转型。随着酿酒工艺和科研的进步,白酒制造业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一线“茅五泸”品牌影响下下,各省域白酒如何实现守城拓疆?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日益成熟,消费碎片化趋势明显,消费者选择权越来越大,“80”“90”等新消费阶层和群体崛起,他们的价值观和消费主张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色彩,在此背景下,中国白酒逐步进入以消费主权为中心,多元化、互动化、内容化的营销时代。
2022年商丘两会上提到做强传统产业,推动皇沟、张弓等酒业振兴。在竞争加剧、分化加速的白酒行业里,白酒行业的集聚效应将不断凸显,张弓何以迭代发展成为豫酒区域品牌中坚力量?
总体来说,我们需要总结近年来张弓的经营经验和教训,重点发挥张弓著名商标的价值和潜力,以期张弓更好地在豫酒振兴中能有一席之地,我们有如下思考:(一)壮大产业规模。实际上,在《商丘市酒业振兴实施方案》中提到商丘酒业振兴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张弓酒业、张弓老酒酒业等主营收入超5亿元,所以,综合近年来南北厂经营情况来看,张弓品牌的酒产业规模需要继续做强,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粗略估算一下,假如张弓能够锁定商丘50万消费人群(仅占商丘总人口的0.05%),以年消费额1000-2000元计算,营收是5-10亿元,所以,豫酒振兴过程中,张弓品牌需要提升酒品,提高市占率,壮大产业规模十分重要。(二)专注做品类特色。白酒品牌定位非常重要。茅台---飞天,泸州老窖---1573,洋河---蓝色经典,汾酒---青花瓷等,名酒在经典品类打造上值得学习。张弓应该唤醒时代记忆,结合新时代消费机遇,创造出有市场潜力的单品,让品类深植商丘市场,然后扩展壮大。《商丘市酒业振兴实施方案》也提到“优化产品结构,打造高端引领工程”发展战略,方案指出,持续打造高中端大单品。力争到2025年打造1个5亿级超级大单品、3个左右2亿级大单品。大单品的出圈很重要,这对于张弓系列酒品牌在豫酒中脱颖而出至关重要。(三)酒+文旅跨界融合。人生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酒与其他七大雅事元素的组合是为品牌跨界。张弓老酒酒业已经在跨界方面做出了文化酒单品---“花天酒地”,中国酿酒大师孙西玉融合了宁陵的文化、历史、产业、地理等元素,精心设计出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端系列酒,宁陵梨花、葛天文化、皇封张弓老酒、长寿福地,酒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文化创意,未来,张弓老酒可以围绕商丘本土文化,联名设计开发更多文化创意酒,比如,殷商之源文化、黄河文化、圣贤文化等,在区域特色品牌的打造上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四)构建科学用人体系。既要从内部培养优秀储备人才,也要吸引外部硬核人才,健全现代科学的用人体系,摸索出一套适合张弓酒复兴的公开透明的人才激励制度,能者上,庸者下,让核心人才有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五)整齐划一避免内耗。历史的问题,终究要面对,尘归尘,土归土。在豫酒振兴,张弓复兴之路上,南北之争,是时候了结‘恩怨’了,内部的纷争和消耗对于品牌复兴是致命伤,南北厂应该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股权治理方案化解纷争,整齐划一,做大做强“张弓”的品牌价值,发挥“1+1>2”的效用。(六)创新营销体制机制。做懂酒、酿酒、卖酒的企业。在卖酒环节也应紧跟市场需求,结合碎片化、场景化、新媒体传播、内容营销新范式等特点,电商、小程序、话题、社群私域流量等成为新零售营销切入点。酒香不怕巷子深,面对新时代,顺应新趋势,把好物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沉淀出了“张弓”的品牌价值,它的再次腾飞值得期待,这份期待需要政府对品牌的呵护,需要南北分治局面的终结,需要企业家的大格局,需要懂酒、酿酒、卖酒的专业团队把张弓品牌彻底激活。
(作者系网商社科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