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周子楠 湖北武穴报道
“武穴好风景,看我杨二岭。”6月26日,武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均亮,市国保大队大队长薛少华轻车简从,冒着高温“走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工作重点,以汇聚统战力量,助推乡村振兴为落脚点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下面,请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美丽乡村武穴市花桥镇杨二岭现场看风景----

就如何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昐”事情?李均亮表示,搭台引智聚力,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交流会、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加强沟通交流,汇聚乡贤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部里采取不同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结合新时代赋予统一战线的新任务、新举措、新使命参与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实地参观杨二岭村同声唱春晚活动基地时,薛少华对李均亮说:“今天,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市委统战部找准关键环节,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协调机制,确保乡村示范点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以前,并不知道武穴市还有这样美丽的红色村庄。今天,眼见为实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除此之外,在杨二岭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该村厚植文化氛围吸引大家的眼球。“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李均亮表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要牢牢把握大统战、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凝聚人心,服务人民,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统战作为,贡献统战力量。

另外,说心里话,党建引领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均亮接着说,同心圆画得再大也只有一个圆心,这个圆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实现有效对接,精准契合,做好“真心”服务,聚焦“聚贤、惠贤、用贤”最大化,发挥乡贤志士的主体作用,促进“乡贤+”各方成员汇集在党的周围,形成合力,才能打造样扳,整合资源,大笔书写统战系统助力乡村振兴系列好文章。

据了解,近年来,为携手共绘“同心圆”武穴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人士人才荟萃和智力密集型优势,紧紧牵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以提升产业兴旺、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电商直播等特色渠道,做到统战工作有阵地,党外人才有平台,乡贤能人有产业,把关心关怀送到乡贤能人心坎上。据李均亮介绍:“杨二岭村“仙人湖”观光采摘园负责人兰晓明(右1),生于1954年8月,小时候因家庭条件十分艰难,但他从小就展露出过人的聪慧与坚韧,在艰苦条件下艰苦创业并获得成功,本可以过上安逸的退休生活,但他不负年老,为了共绘“同心圆”今年68岁的兰晓明为回报家乡,毅然创办“仙人湖”观光采摘园,开启了人生的第三次创业生涯。

眼下正在建设中的聚贤亭,展现出美丽乡村的新画卷。今年以来,武穴市统战部通过党建带统战,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融入乡贤人士积极助力村庄发展。据了解,仙人湖观光采摘园于2022年3月制定出武穴仙人湖生态园规划书。该园总体规划占地500亩,预计投资1000万元,计划打造武穴乡村农旅结合示范基地、智慧大棚示范基地、是搭建乡贤人士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整合社会统战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模式的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该项目已投入500多万元,建成80亩设施大棚,带动了20余户农户就业,仙人湖观光采摘园建设已初步成型并形成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教研基地协同发展新格局。李均亮感叹,今天再次来到老兰采摘观光园,就是想了解建设过程中,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按照统战牵线搭桥,乡贤“唱戏”要求,和老兰一起擘画民宿、采摘、花卉观赏、乡村体验观光,餐饮融合发展模式聊表心意,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农民共同富裕蓄势赋能”。

不仅如此,以字言喻、寄情于景,目睹乡村气息,嵌入乡土情怀,薛少华触景生情,他说:“杨二岭这块真是人才荟萃,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吴星火和一大批乡贤专家、教授在全外奋斗打拼的风采。薛少华骄傲地说,这些精英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更是家乡的骄傲与荣耀,作为家乡能人,他们像兰总一样始终牵挂着、思念着、热爱着自己的家乡”。采访中,兰晓明告诉记者,回顾重返家乡,那是2021年春节期间,得知村里公开对外发包建设仙人湖观光采摘园,我很快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回乡发展、回馈家乡父老的绝佳机会,于是果断向村委会承包了这个项目。面对记者,兰晓明激动地说,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我回乡再次创业,就是想把家乡建设更加美丽漂亮,就是想带动村民更好地脱贫致富,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这就是我的心愿。

采访进入尾声,提起兰晓明创办仙人湖观光采摘园,身为统战人和公安人的李均亮、薛少华不禁百感交集,他俩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68岁的兰老作为农民的儿子,看到他累得满头大汗和民工们就地取材,依势造景、见缝插绿、忙得不亦乐乎的情景,实在令人敬佩。随后面对观光采摘园雏形初成时,就如何打造采摘园,如何打造乡贤联谊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兰晓明直言不讳地说,下次你们来,再不是土路了,对于种植水果、蔬菜、花卉这一块我不是内行,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我已经和华中农业大学勤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并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实地指导,对这里的砂质土壤进行了科学分析,通过投放化肥改良土壤,使土壤有机质从0.95增加到2.24,从而使土壤多项指标达到可种植标准,为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增光添彩。

记者观察: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通过“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切实强化国家安全和全民防范意识,为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贡献力量,李均亮、薛少华一致表示,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久久为功的定力和日日做功的毅力,着力做好“汇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系列大文章,打造平安武穴和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样板----画出最大最美同心圆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