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一声江姐
一一每当母亲节来临,我就想起一位伟大的女性,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作者 陈昌华 诵读 李晓军
音乐设计 李晓军 制作 一方文化
请原谅,以我的年龄和辈份
我只能叫她
奶奶或者母亲
请允许,在母亲节到来的时候
我叫她一声江姐
尽管她早在1949年
就倒在了那个黑暗就要过去的黎明
很小,我从那部从未过时的小说
记住了她的名字
后来,我从那台世代传唱的歌剧
听到了她的歌声
我们,从那枝红岩上的红梅
看到了她在烈火中的永生

8岁时她跟着只身一人的母亲
来到走投无路的江城
10岁就当了一名童工
因为人还没机器高
老板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
19岁她考入重庆中国公学
加入了地下党投身革命
为了伪装她学拨算盘珠子
以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军警特务的眼皮底下
她承担着《挺进报》发行的重任

地下党出于斗争需要
让她和彭咏悟假扮夫妻
组成一个临时家庭
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
同志们都亲切地叫她江姐
这个名称从此伴随了她一生
朝夕相处的并肩战斗
天长日久产生了爱情
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江城
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牺牲
组织批准了他们结婚
彭云成为两人爱情的结晶

老彭肩负重任组织暴动
失败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
悬挂在城门上进行示众
江姐强忍悲痛擦干了眼泪
在滴血的刀尖上继续行进
遭叛徒出卖江姐被捕
被关进暗无天日的渣滓洞
老虎凳辣椒水吊索
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
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
残暴的敌人用尽各种酷刑

妄想破获地下党的线索
试图打开江姐的嘴唇
遍体鳞伤的江姐坚贞不屈
斩钉截铁地回答石破天惊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的
共产党员的意志比钢铁还硬”
狱中的难友们十指连心
称她是“丹娘的化身苏菲娅的精灵
不!江姐就是江姐
她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这首渣滓洞黑牢传诵的诗篇
像一颗照亮夜空的晨星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
她和姐妹们绣下了红旗
她们明白已等不到曙光的来临
她还用竹筷削笔烧棉作墨
给她的表弟谭竹安
写下了最后一封信
作为一个临刑前的母亲
她几次提到了儿子彭云
“孩子们决不要娇养
粗茶淡饭足矣
假若不幸,云儿就送你了
盼教以踏着父母的足迹奋斗到底”

一株红梅,盛开在歌乐山的红岩
一片丹心,映照着新中国的黎明
叫一声冮姐,道不尽千言万语
叫一声江姐,惊天地来泣鬼神
叫一声江姐,迎来了山河春常在
叫一声江姐,激励着无数后来人
2020年5月8日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
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
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
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
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
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
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
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
床》制片主任。)

(朗诵: 李晓军,一级播音员,洛阳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原主任,资深播音员主持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朗诵艺术团洛阳团艺术总监,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多次担任洛阳市牡丹文化节和洛阳市重大活动的主持播音工作,2004年担任前中央军委主席阅兵现场解说。一位致力于朗诵、表演艺术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