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清江咏(外一首)
文/陈淦诚
题记:赣州清江寺因辛弃疾吟咏“郁孤台下清江水”而得名。赣州城内以地理命名为寺名的还有东胜山寺、马祖岩寺、笔锋山寺和嵯峨寺等。古代赣州,这座在西津门外的寺庙,因为这词句,又背枕章江,取名“清江寺”就不足为奇了。
清江寺位于古代赣州城外西北部一里。巷子东南与西郊路相接,西北至章江岸边与汶码头、金家码头相连。东南高西北低,卵石路面,两边皆为民宅,小巷西侧是清江寺,建于何时却难定夺,赣州的史书上不能定夺。清同治《赣州府志》记载:“清江寺,在西津门外,俯临章水,宦游者多寓焉。”除此,也没更多的记载。在现代,一九九九年前清江寺是西郊路的一条小巷,六、七十年代我常去找同学玩,就没见过寺庙的遗址。什么汶码头、金家码头也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后来,这条小巷也随着章江北大道的修建而消失了,确实遗憾之至。
说到清江寺不能不说她的悲壮的历史。明末兵部尚书万元吉守赣州,被清兵攻陷赣州城,万元吉在清江寺对部将们说:“为我谢赣人,使阖城涂炭者我也,我何可独存!”跳入章江殉节,年仅44岁。与之同名献身的还有杨廷麟(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廷麟自沉城内清水塘;郭维经(时任吏、兵二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城破在嵯峨寺内自焚而死。后来清江寺门外立有万尚书殉节处碑,现未见踪迹。
清江寺与嵯峨寺,因为万元吉、郭纬经两抗清义士可歌可泣的史迹,而博得后世景仰。清江寺曾经发生的壮烈故事,为赣州优秀的历史人文抹上浓郁悲壮一笔。我们是不是应当给两位抗清烈士树碑立传,弘扬中华不屈精神教育后人呢?
和赣州城众多古寺湮灭在历史长河一样,赣州清江寺早已不复存在。今日,再度游历此处,民居消失在上世纪末,江还是以往的清江,众多的古榕在静谧的江风中安然如昨,城西历史人文遗迹哪去寻?故吟七绝一首记之:
七绝·清江咏
津门古堡岁华荣,舟渡烟蓑竹自横;
有忆苏辛高韵胜,清江无寺老榕生。
注:苏辛,苏辛是北宋的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
七绝·西津门
文/陈淦诚
题记:西津门,是赣州古城的五大城门之一,尚存城门、瓮城,滨临章江,城门外是古码头,西津门位于城西有两重城门。1932年红军攻打赣州城时,西津门是攻城的主战场,两重城门均被红军炸毁现保存的西津门,是位于瓮城的外重城门。
1933年重建时,改建为带有欧式建筑风格的三门洞碉堡式的城楼,西津门旁还建有炮城,炮城平面为不规则的半圆形,始建于咸丰四年(1854),是为了防止太平军攻打赣州城而建的。
城廓流风遗古迹,码头水路贯横街;
津门巍奕无华屹,故里情钟不胜怀。
注:横街,赣州城宋代六街之一。
作者介绍:陈淦诚,笔名振文,爱好文学摄影。退休后行行走走,拍摄和写点家乡诗文、旧时故事,自娱自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