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161
161:风风火火回铜川
热热冷冷两重天
那晚,由《人民军队》报社通联科按排。褚益民,陈康,张士狭,柳军军一行四人,从兰州乘卧铺返回西安。
在西安车站,四人话别。褚益民,陈康,张士狭三人乘接站的面包车返回临潼。柳军军坚持在火车站倒车回铜川。
一
这一次是柳军军一个人单独行动。……他夹在长长的购票队伍中,一寸一寸,慢慢往前移动。当柳军军一个人排队购票时,他才感到那样的无能和无助……前面的队伍中,不时有人加队。他们或是熟人,或是朋友。在这支排队的长龙中,只要有认识的朋友,加队的现象也是时空见惯,不足为奇。军军想起这次参加学习班的行程,一程一站,都由组织全程迎送,可以说威风凜凜,到哪儿都高人一等。尤其是以西北行采访组出行,迎送的规模,没有低于团级……现在到了车站,车站还是那个车站,军人还是那个军人,……军军在铁一样的事实面前,终于明白了——集体的作用和威力。同样穿着军装,当你以个人的身份单独行动时,你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人,一个穿着军装的老百姓……接近两个小时,在焦虑,等待中度过。军军最终移到了出售车票的窗口,他补办了一张转乘铜川的车票……乘车的队伍和购票的队伍不相上下。好在只是提前半小时排队,不管咋样,也就是等待半小时后开始上车……就这样,柳军军在西安火车站,前前后后被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蹬上了开往铜川的列车……
二
车箱内人满为患。两车箱连接处,车箱过道中,都挤满了乘客。柳军军购票时,本来是有坐号的。柳军军想,西安发往铜川,是始发站,不会无座。可遍遍事与愿违……他排在队伍后边。赶到他的车箱坐位时,坐位上座着一位带着孩子的妇女。军军没有啃声,默默地站在那位妇女身旁。
刚刚经过两个小站,没有想到,那位妇女抱着小孩下车了。这时,军军才知道,乘短途火车的乘客是没有座位的。只有直达终点站的乘客,才有座号。柳军军按自己的票号,座到了自已的座位上……
三
常言道,福不双降,祸不单行。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柳军军这次搭乘的是一趟慢车,车上秩序很乱,逢站必停。乘客上上下下十分普遍。因车箱内闷热,柳军军把军帽脱下,挂在车窗边的挂钩上。熟不知,他的这一行为,却绐自己惹来了祸端。在一个小站前,三四个小青年站在军军左右,一小青年凑中时机,一把夺去了军军的军帽,一溜烟下了车。军军起身去追……来不急了,那几个小个小青年把军军档来挡去。也根本追不上。柳军军这一追,他的座位也被另外的乘客入坐了……一位独自出行的军人,在一列慢行的列车上,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按内务条例规定,军人的着装,必须齐装满员,军军现在,有领章无帽徽,成何体统?无奈,军军只好脱下军装,将军装装在挎包里,站在人挤人的车箱里,赶回军营。
四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柳军军终于赶到铜川火车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