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节能宣传周专题》
(续) (2022.06.21)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年版)发布的数据,我国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2.6倍、美国的2倍,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万元GDP能耗也高于世界其他城市群中心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还需持续优化。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曾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虽然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节能和低碳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其中尽管我国党政机关的能源消耗比例并不大,但它对全社会开展节能低碳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国家开始重视并提倡宣传节能减排是从2006年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早在2003年,由当时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2013年更名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就向全国的党政机关明确提出了“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党政机关节能降耗活动。
笔者所在的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我们机关节能降耗工作,这倒不是因为我们的觉悟有多高,而是机关办公经费不足,没有钱支付过高的水电费用支出。此前历史上,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同志任吉林省代省长上班的第一天,省政府机关就被电业局强行停电了,当天时任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和副局长刘辉共同找到了长春电业局局长刘雅钦,做出了还款计划后电业局才给省政府恢复供电。成为了机关事务工作者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自从2000年我们省委办公厅房产处划转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并更名为办公用房维修处、调整职能后,我们就接管了吉林省四大领导机关(含几十个厅局)办公楼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经过大约2年多实施的十几项高强度管理和技术改造,到2003年年底时,我们的机关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降量低了30%以上,并实现了水电费的收支平衡。
对此,按照时任局长的指示,《吉林机关后勤》(总编:冯勇智)杂志全文刊发了笔者的关于节能降耗长篇文章。此前此后,笔者在全国或全省的几次大型会议上介绍过我们的“吉林经验”。此后《中国机关后勤》、《中国行政》(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主办)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机关事务杂志陆续转载了笔者的文章。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安排,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结束,由国家住建部法规司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房地产司全国党政机关节能办公室(后升格为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组织,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暖通空调研究所牵头,组建了全国的专家学者[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设标准]编制组。
参加这次国家标准课题组的二十多人中,除了笔者外基本上都是清华大学暖通学或建筑学博士毕业生。笔者本人也是课题组中唯一的京外人士。这倒不是本课题组的技术含量有多高,能够吸引这些高科技人才千方百计进入课题组,主要是经济因素。一个国家标准的编制人员的名字,就会给这些人在日后开展技术咨询和项目承揽带来无法估量的巨额利益。
我们课题组中就有一位原籍辽宁营口的李姓女士,当年高考,她是辽宁省的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暖通专业博士毕业后,在清华同方公司任职总工。由此可见,清华同方公司从那时开始,就组织开发了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相关软件。
一晃,笔者本人离开这个行业已有十年了,相信现在的全国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的节能低碳发展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附:一根灯芯的故事
[编辑房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