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殷博义 ,1950年出生在上海。69年下乡到黑龙江襄河农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先后在伊春,哈尔滨,石狮,燕郊,上海,成都等地工作。任大型企业总工程师,副厂长。1985年荣获“祖国优秀边陲儿女”奖,在百度里可以查到作者介绍。著有专业著作。文艺类作品有小说《穿越雪谷》《我的芳华》《山西行》《飘落的枫叶》;散文与诗集《竹风》《江南吟》《远方》《松花江之恋》以及杂文《我找到北了》等近百部个人原创作品。
作者于2020年一月创作三十集《武汉记忆》叙事散文,在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作品征文和交流平台《文笔精华》微刊上连载。并在该微信平台上发表《文笔精华》个人专辑每100篇一部共两部

天下黄河(外三首)
作者|义博云天(中国)
图|一念之间(兰州)
黄河,天上之河
你来之于青海高原
玛多石峡海拔在4200多米
气势雄浑的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天下之河
世界之河华夏第二长河
全长约5464公里
流域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你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
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
陕西河南山东9省
浩浩荡荡日行千里直入渤海
黄河,你孕育了中华文明
石器时代形成中国蓝田文化
半坡文明在你支流渭河
六千多年前黄河流域
就有华夏农业生产雏型
四千多年前炎帝黄帝
两大部族形成“华夏族”
把黄河流域视为民族摇篮
而把你称为“母亲河”
是为“四渎之宗”
视黄河土地为中华之“根”
历史穿越时空回到夏朝
四千多年的华夏历史
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
历史长河延绵三千多年
史上中国的“七大古都”
就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都
都建在了母亲河流域
殷都遗存的大量甲骨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
自西周、秦、汉至隋、唐
有13个朝代建都西安
被誉为“九朝古都”
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
都长期根植于母亲河流域。
今天的母亲河——黄河
蒸蒸日上一片繁荣
到处都在蓬勃发展
从青海吴忠到甘肃兰州
从宁夏银川到河南郑州
从包头三门峡到洛阳开封
从滨州济南东营到渤海入口
都在黄河母亲的怀抱里
突飞猛进地拔地崛起
母亲河浇灌的广袤土地
油菜黄花麦浪飘香
始终是华夏之中原粮仓
雪原雷动下天龙,
一路狂澜几纵横。
锯壁吞沙剖大地,
兴云致雨啸苍穹。
这是当代对母亲河
最生动形象的诗句
抒发黄河从青藏高原
雷动风行犹如飞龙天降
磅礴的气势一路狂涛
浊浪排空纵横万里宏伟气魄
奔腾到海的钟情刻画
描述黄河兴云致雨滋润大地
哺育亿万中华儿女丰功伟绩
以示中华民族气吞山河
团结奋进一往无前
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
和不畏艰险奋斗精神
励志中华跨时代奋进
前仆后继的大无畏气概
黄河,你是我心中永恒之河
黄河,你无愧为世界之河
黄河,你无愧为天下之河
黄河,你无愧为中华母亲河
(2022年端午节 上海 浦东)

2.我只想通过你的爱看世界
图|诗境雪梨(澳大利亚)
文|义博云天(中国)
这是诗与自然的融合
像从心底流淌出来甘泉
像从天籁中发出的梵音
忘记了是在天堂还是人间
空灵的环宇,静谧的雪山
此刻都静默无语
平静的青海湖泛起微澜
高崇的塔尔寺高居山腰
此刻你们都闭上双眼
在等待着那那一刻
梦境的再次出现
万亩油菜黄花
你把痛苦和不幸
都包融化解无边无沿
只留出一条斜径
通向那温馨的桃花源
可是那条斜径上居然
看不见情侣牵着手
连留下的脚印都没有
松林密隐着甜美家园
苍山覆盖着终年积雪
从那里传来玛吉阿米
殷殷的锅庄鼓声
五彩经幡在疾风中颤抖
玛尼堆在夕阳下挺立
夜幕迟迟不肯落下
想为徒步叩首祈祷者
留下通向大智路的光亮
在这片静谧圣洁的土地上
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没有忧愁没有戏谑
没有争斗傾扎淫腐
只有善良清纯质朴
只有真诚善良爱恋
而我只想通过你的眼神
用我们的心心相印
通过你的心灵你的爱
看这世界的美丽与清纯
(1/6--2022 上海浦东)

3.眺 望
图|月华(澳大利亚)
文|云天(中国)
前言:
月华:今天端午节,悉尼著名歌手(原籍中国哈尔滨)喻静老师深情演唱首发歌曲《眺望》讲述一个海外游子内心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的倾诉。浓浓的乡愁是深沉的,也是永恒的……在此祝福90岁妈妈!亲朋好友!端午安康!月华想念你们……🙏
在大洋洲有位姑娘
哈尔滨是她的故乡
在华夏农历端阳
她在南洋深情地歌唱
这首歌的名字叫眺望
她在遥远的太平洋
把祖国把家乡
久久地隔海凝望
一别几十年泪眼茫茫
从此阔别他乡
孤零零地为生活奔忙
日夜思念年迈的爹娘
浩瀚无垠的雪乡
多少记忆留在心上
中央大街欧罗巴楼房
索菲亚教堂怎能让我遗忘
这是故乡传统端阳
让我把这首眺望歌唱
让华夏游子的心静静安放
在歌声与眺望中把家乡思想
(2022年端午节)

4.告别
告别
这个字眼
有一种扎心的疼
我不愿意提及
每一次告别
添一份痛苦
增加一份留恋
所以我不愿告别
可是光阴似箭
不容你留恋
你必须告别昨天
尽管昨天辉煌精彩
这般年岁不怕告别
社稷世事早已看穿
明天今天和昨天
没有太大区别
但我要与世俗告别
要与传统观念作别
要与封建腐朽思想断绝
要与陈腐营私行为诀别
告别了岁月
再见了青春芳华
迎来的是诗的桃源
获得的是灵魂的安闲
(10/06-2022 上海 浦东)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