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石潭,本名谭维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流派》诗刊栏目主编。诗歌曾刊登在《绿洲》《诗刊》《中国文艺家》《诗选刊》《星星》《诗潮》《诗歌月刊》《北京文学》《延河》等70多家国内外报刊。曾入选40多部年度诗选。出版个人诗集《依依星光》《石潭短诗选》(中英对照)《已作丰熟》(合集)《与亲书》(合集)。
◆ 作者已授权 ◆
《》祈 祷
双手的掌心,融化小雪
上弦月下的梅花依然粉红,枝干
遮挡了暮鼓的余音
离地有三尺,可以不看脚印
神灵在西边自由着。此刻流下的泪
还没落地,里面有很咸的光
一直等。一天
能拥抱入怀,或许能躺在月夜中
这是不是上帝行走的地方
我双手合十。如同
双脚走过的那条石板路
洈水河上
冬天才会有薄雾飘过,芦花相随
只是水底的鱼,已不知去向
《》独钓雪
从进门的那一刻起
全身的肌肉跳个不停,端起热水杯
手左右晃动,平静已是多余
牙齿落空,如杯酒后吟诗
打开空调盖上棉被
好像又回到了西街的四合院
早上起床,我把那幅画丟在
后门外,地上和画里的雪
都是一样的。唯独不见
雪地上钓鱼的人
《》涟 漪
在栀子湖,一只一只野鸭
从眼里飞起又落下,这样的日子
四季如圆,以至于忘了
流泪的正午。远岸有白云覆盖涟漪
身边,水很浅
正好能看见荷叶,荷花,荷梗
还有指着风向的芦苇,西街上的街坊
走四方,但都不会走失记忆
老旧的四合院里,谈论最多的是生计
织芦席,打帘子,编草辫
靠水,活出一套叮当响的手艺
为了一粒粮食
分不清左手,还是右手,指纹
轻易不会磨破,否则
流下来的血,和闪电一样刺眼
《》另 类
藤蔓渐渐枯萎。发芽以后
长大的引力已成就一片森林
这对于同类,我们和两只蝴蝶
都是幸运的事,一百年
结缘新诗,蓝色的眼泪和七彩的蝴蝶泉
一起从滴穿的石孔中流出。只是
弦已断,雨也停。会飞的山伯和英台
是不是已把我们看成另类
包括那些埋在地里的规矩。很像一根根井绳
可以取水解渴,洗涤,浇灌,灭火
挂在树上演一出悬梁自尽
如果,还能打结记事
《》参 差
从一座座广场走过,向东,向西
雨水容不下风尘的残留
高楼和平地,一起成为常态
参差的乔木,俯首的青草
按照设计出场。只是在森林里见识
倒下的大树已被自然腐朽
山蛙和长蛇爬过
相比打捞沉船,那些上岸的船板
剔除木纹,年轮,钢钉,血渍,孔洞
而后工艺打磨,手工制成茶台座椅
不用摆设老虎皮青花瓷
抚摸重量和硬度的快感,正如麦芒一样刺眼
此刻,再读一首宋词
小令,中调,长调
有水声,有月光
还有,孤帆和落日
《》焐
风在吹,野草在奔跑
那速度跑不过牛羊滚雷一样的横扫
我已放下镰刀,松开的手
拉不动时光的満弓,正像
鸟尽弓藏。城市夜空不再神秘
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万物抵达新春
绿通畅无阻,所有的路都要走下去
悬崖,曲径,第十七层地狱。穿过天门山洞
开始下坡,低头行走已是自然物语
能听到,体内的鸟虫成群结队的哀嚎
怪兽转头点燃下一个目标,而我
手心的余热,只能接住最后一朵雪花
《》知 了
难以发现妳的影子,在林间,岸边
在盛夏的深处,或泥土里
或股掌之间,却是无处不在
颤抖每一山石头,每一滴不透风的水
水面有浪,叫回响
从佛语到福音,到信仰,到春华秋实
到生到死,到空寂
到一无是处,到一了百了
了,一种声音,也许一个心魔
也许万物,能记住,不灭度
自然的灵性,相同雷鸣穿过整个白云和天空
其实,知了是虫子,我也是一只虫子
在人间,牵着手一起去小隐
《》水的等待
手掌上已没有墨汁,污泥,或原罪
时光如水,擦亮陈旧的灯火
从城里出来,而后折返
想你,天空只剩下一只鹰
“仿佛起了风,也许没有风”
同舟的雨拍打着没有身影的两岸
岸边有浪涛声,来自遥远的国度
一个人的原野,在吼叫
如果黎明前还没赶到,这一波洪峰
便会消失,连同月光
举着杯子。其实
我看见了你,西街的黄昏
你在等我,我也在
等你
(引号内为诗人黑丰诗句)
──转载《新诗简》2022.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