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艾音社“为本土诗人发声一一 陈昌华诗歌朗诵专场”成功举办
李菲谈科技

为弘扬深圳的本土文化,展现艾音社不忘初心积极奋进的风采,由深圳市艾音社主办的“为本土诗人发声---陈昌华诗歌朗诵专场”于2022年5月28日下午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福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多功能演播厅成功举办。
伴随着柔美的音乐,“为本土诗人发声---陈昌华诗歌朗诵专场”缓缓地拉开了帷幕。来自艾音社各个社团的17个朗诵队伍正装上台,以合诵的形式,或激昂,或柔情、或深情、或铿锵,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结合深圳著名诗人陈昌华的诗歌,吟诵祖国奋进的故事,抒发对党和国家的情感。陈昌华老师的《为了新中国,冲啊一董存瑞(1929一1948)》《民族魂一一魯迅(1881-1936)》《闻一多(1899-1946)》《2000万人的深圳万众一心》《长津湖的冰雕》《老兵的找寻》《你好!深圳的快递小哥》等原创诗歌,真挚朴实,富有深意,有的激情澎湃讴歌着对祖国的蓬勃之爱、有的满怀真情述说着英雄的崇敬,有的深情款款诠释了对深圳的热爱。尤其是艾音社的阳光棕榈园和桃源街道的两支老年朗诵队,十几人的朗诵队伍,通过短短几天的刻苦训练,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恢弘的气势,出色地完成了演出任务。

朗诵会结束后,本场主题诗人陈昌华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同时向艾音社及朗诵者赠送了近年出版的三本诗集。他说:“本场朗诵会是我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场个人专场朗诵会。这场朗诵会很成功,让人感受到艾音社的群众基础和朗诵实力。在70年代,我曾经写过一首《探亲假》,不知怎么到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我的诗歌第一次变成有声朗诵在电台播出,听众无数,反响热烈,那时我就深切体会到声音的魅力和影响力,诗歌朗诵运用语言技巧,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直击人心。今后我会介绍更多的诗人和艾音社合作,诗歌必须插上朗诵的翅膀,才能传播得更高更远,”
陈昌华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本场朗诵会也是深圳有关机构为他举办的第六场个人专场朗诵会。朗诵会结束后,他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同时向艾音社及朗诵者赠送了近年出版的三本诗集。
艾音社是朗诵爱好者的家园,从2018年组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百多人,成立以来已经组织并参与各类演出数十场并不定期举办朗诵沙龙。艾音社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走进社区,把社区里热爱朗诵的老人们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免费学习与辅导,提供展示机会,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现已组建了“艾音阳光棕榈朗诵队”、“艾音桃源街道老年朗诵队”、“艾音盐田东海社区老年朗诵队”三支老年朗诵队伍。希望今后面向深圳走进社区,发展更多的朗诵队伍。
(文/钟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