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华原创作品
在耍朋友谈恋爱的日子里(连载之十四)
曾宪华
(之十四)
晚上,文君刚推开堂屋门,文伯父就板起面孔,拉开嗓门,“你是到哪里去了来嘛?”随后抬起手腕,“你看现在八点钟都过了。《投师约》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太阳落山前必须赶回家……”
未等文伯父吵下去,解小便耽搁,随后赶到的成明,就站到文君和文伯父中间,“爸爸,今天的事不怪文君,在师傅家吃饭是我的主意……
写《投师约》不久,成明在龙滩街上遇到文君的师姐,小学同桌小莲。小莲开门见山地,“成明,听说文君到周师傅那里学裁缝手艺……”
成明点了头,“是的,听小君说你也在周师傅那里学过,你觉得周师傅咋样?”
小莲打了手式,压低了嗓门,“文君和我是最好的同学。我不是说师傅的坏话,但绝对是实话,我给师傅做了两个月的田土,还是小山(未婚夫)买了烟酒到师傅家后,师傅才让我锁扣眼,缝扣子……说实话,我在师傅那里一年多,没学到啥本领,至今穿的衣服都是到街找裁缝做,连小娃儿的衣服自己都不敢做……”
成明沾沾自喜地,“小莲,看来小君幸运得多。因我们找师傅时就说明白了,学成手艺后到江城摆摊或转乡做,不在龙滩与师傅抢饭碗。写《投师约》的当天,师傅就教文君绞边,锁扣眼……”
成明下车后,先到食品站买了四块钱的扫案的猪肝和肚囊皮,随后到供销社买了一瓶“川粬”和两合“小南海”。
成明提着肉和酒走到周师傅家。文君就疑视着成明,“今天怎会这么早呢?我刚师傅说锁完几件衣服的扣眼,就去岔路口接你呢!”
成明将烟递给周师傅,“为啥这么早,今天到西山村校监考,原本规定的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语文,我们中途休息半小时后,便接着考语文。在西山村校吃午饭后,我让另一位监考老师送试卷到中心校,自己下山赶车来这里……”
周师傅放剪刀,“文君,既然成明已来了,今天就早点走吧!”
成明摆了手,“我还不想走呢!酒都买了,还是陪师喝两杯晒。”随后打望了地坝和几间屋,“师傅,师母呢?”
周师傅拿起熨斗,“你师母到坡上淋麦子去了,至少要天黑才回家。”
成明拍了文君的肩膀,“小君,走,你去烧火,我去切猪肝和肉,等会尝尝我做的泡椒猪肝和土豆红烧肉味道……”
第一杯酒下肚后,周师傅便打开了话匣子似的,“成明,原本徒弟是不能与师傅一道赶场摆摊的,因徒弟与师傅一道赶场摆摊会影响生意。但文君就不同了,她很有悟性,虽然才十多天,不但学会踩车子(缝纫机),且绞的边,锁的扣眼,比你师母做的都还好。我决定明天带她一道赶龙滩,学量尺寸,随后教她裁剪……”
成明给周师傅倒了酒,“师傅,谢谢您!不论文君今后是否做手艺,您的恩情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随后端起酒杯,“我们再干一次。”
周师傅端起酒杯,“成明,自写《投师约》起,我就看出你不但知识丰富,且为人耿直义气。你这样的朋友,我愿交。文君找到你为伴,是她一辈的福……”随后“当”地与成明踫了杯。
文伯父火气顿消,舒展开眉头,“明,我刚才火气大了一点,一个姑娘家这么晚回来,确实不放心。也不知道你在后面,不好意思。听了你的叙述,我觉得你破费值得,《投师约》写明三个月后学裁剪。你今晚陪师傅喝酒,师傅爽快答应明天带文君赶场学量尺寸……”
文伯母跺了脚,“老头子,我说你老癫动了,你还不相信。明摆着今天是期六,妹没按时回家,要不是去江城,要么去成明了,你不依不饶,还估到与我讲嘴巴劲,这会如何嘛……”
文伯父瞪了文伯母一眼,“这次算了犟赢了。”随后转为笑脸,“你妈就这样,捡到点“把把”(理由)就要争过输赢。其实我着急冒火,还是为小君的安全着想……”
(未完待续,谢谢阅读)
作者简介,曾宪华,60儿童,重庆市垫江县人。曾有小小说,散文,诗词,论文等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偶尔获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