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无止境的考试,有人严阵以待,有人不以为然。终场铃声响起,有人精彩纷呈,有人悔不当初,当然更多是的正常发挥泰然交卷。为了这场人生大考,得经历多少场形形色色的考试啊。而这一场场考试,又会成为铭刻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一 考场之忆
在那个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不仅“黑色七月”是许多人心中永远的梦魇,就连中考也是许多人过不去的关。
平生不惧其他考试,就怕考数学。尤其是数字计算,纷繁复杂的数据扰乱的不仅是头脑,心理上的恐慌尤甚。一拿到有数学题的试卷,我的心里便开始翻江倒海,本来清晰的思路全盘错位,大脑仿佛一片空白,心跳加速,一切思维都失常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参加了中考。数学考试那天十分炎热,教室里虽有几把吊扇,老师也不敢开启,因为风会把同学们的卷子吹跑、吹乱。同学们手肘上的汗水常常浸湿了卷子,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大家都习惯了。刚一开考,一位男生(大概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位同学的姓名,此处就隐去吧)就举手请求上卫生间,说肚子痛,要方便一下。我清楚地记得,根据当时的考场规则和纪律,开考半小时后考生方可离开,必须交卷走人,且不能再回到考场继续做题。监考老师一看时间才过几分钟,遂断然拒绝了男同学的请求。男同学一再请求,监考老师仍不同意,并要求他安心考试。男同学坐卧不安地哼哼唧唧了好久,终于熬到了半小时,急于上卫生间解决内急。然而当监考老师把情况告知考场负责人后,研究的结果还是不让他走!要知道这可事关考生升学大计,出去就意味着失去数学考试的时间,失去升学良机,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命运。男同学一直在“哎哟、哎哟”地呻吟,最后几乎变成了哭腔,他甚至不要考试,不要升学,不要一切,只要立即去一趟厕所!他哪里还有心思做题,并且他的呻吟不安也让在场的每位考生感染了极度的不安。我一边做题一边在心里祈求:老师,您就让他去吧,至少明年他还可参加考试啊。终于,时间差不多了,临近终场,监考老师允许男同学交卷离开,男同学脸色惨白,汗如雨下,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支着额头逃命似的离开了考场。全体考生目送他出去,仿佛松了口大气。下午,男同学的位子空着,我再也没有看见他参加后面几科的考试。男同学的数学究竟考得如何,可想而知。时光流走不觉已快四十年,不知这位同学是否升学,是否从此惧怕考试。虽然我顺利升入重高,但那场数学考试考得并不太理想。进入高中后,我越是拚命花时间学习数学,学习的效果越是不佳。老师在家长会上说:“有的同学语文考试全年级顺数第一,但数学却是倒数第一,偏科也太严重了吧,能不能把学语文的劲头用在数学上呢?”真的太憋屈了!我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学习数学上了,看见那些跳跃的数字,真想把它们扔进太平洋!夜深人静时,独自站在小城的大桥上,痴痴地想,如果今生不再接触数学考试,那该多幸福啊。我唯一耽忧的是,高考之后在大学里还有没有数学课?考前填报志愿时,父亲十分渴望我报考财会专业,因为他就是财经学院毕业的。一想到终生与数字打交道,我完全无法接受,几乎为此放弃高考。那时,都是在高考前填报志愿,与父亲赌气的结果是我偷偷改了志愿。终于,高考结束,全班数学成绩平均分是101分(当时满分120分),我仅有89分。尽管如此,除了数学之外的每一科都还考得比较理想。一想到今后不用再参加数学考试,一颗沉重的心变得轻松自如了。
毕业后,仿佛也没有什么需要接触到复杂的数据工作的,只是当我做了法庭内勤,突然就与数字有了恩怨。当年没有电脑,全是手工操作,第一次做报表就晕头转向了。花了两天功夫,自以为做清楚了就上交了材料,结果当即就被发回重新校正。不是看花了眼写错了,也不是不懂该怎么核算,而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计算都错得离谱。一份报表的数据做错了4次,我从院机关到法庭也往返了4次,心里越急越出错。院里的统计人员都无语了,心想这人的大脑真的无可救药。别说加减数字出错,连数据里几个零都数了好半天,思维停滞一般数不清楚。但奇怪的是,如果要我口头表达便十分顺畅,一看到纸质材料就有参加数学考试的紧张状态,心理上万般拒绝与数字交锋,就会出现选择性失忆现象,本来会做的事情也会失误。有哭不出来的沮丧,自己对数字竟然惧怕到如此地步。
恋爱时不经意遇到了理科男,婚后遇有与数字打交道的事自然交给他处理,对数字的恐惧似有减轻。儿子出生后,我又担心,如果将来儿子的抽象思维如我,形象思维如其父,岂不糟糕?好在我的担心实在多余了,儿子的学习一点没让我操心,文、理科学习成绩也还均衡,看来遗传也偏爱优选啊。只是我时不时在梦里经历着一场场数学考试,心里痛苦万分,为什么别人挥毫直下我却心乱如麻?在考场上每一分钟都是煎熬,眼睛可以看见数字,脑海心中却没有数字,一直在拒绝数字思维。
因为工作需要参加了一场质效指标考试,不过是一场极普通的业务小考,只因含有数学计算考试内容,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又有重回高考数学考场的意味。不巧母亲生病住院,我一边照料母亲一边复习,把计算公式背得溜熟,不解之处都问烦了庭里的年轻人,心里还觉得不踏实。考前一天母亲才出院,晚上母亲打来电话,她知道我向来惧怕数字计算,安慰我考过这么多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母亲说:“好好复习,考出好成绩。”事实证明,我一进考场就懵了,因为计算题在那儿嘲笑般瞅着我。白纸黑字的汉字每一个都认识,但思维好象停滞一般竟无法下笔。出得考场,就如噩梦方醒,一切又正常如初。夜里又梦到参加数学高考,似乎题目并不难,心中安稳。却未料监考老师发现我的考桌上没有身份证、准考证!当年的规则是无证就不能参加考试,我大急痛哭,醒来才发现居然早已泪湿枕巾。严重缺乏自信啊!得了,总算创造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补考的机遇,否则还不知道补考是什么滋味呢。
越是对某类事物具有恐惧心理,越难承受由此产生的压力。人生总有不如意,因为挫折过,所以害怕挫折,才会潜意识里对数字产生更深的抵触。我不由得想起年少时曾经长期做噩梦,而现在已经极少出现这种情形了,难道不是长期自我调节和刻意反向强化的结果?!就如独自一人看惊悚电影,阅读恐怖悬疑小说,不知不觉对恐怖的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噩梦也渐渐消失了。直面压力,接受压力,也就化解压力于无形。其实人生的风浪坎坷远不止一场考试的苦恼,生活还会继续,回避只是一时,总得翻过这道坎才行。
二 生死考劫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赞叹的是生命的美好,即使生命逝去也是一种安宁与祥和,叶落归根,水流入海。徘徊在生死之间,挣扎在希望与绝望的边缘,就象篱笆遮住了目光,难以望见遥远的地平线,只有内心的信念才能撑起一片天来承受生命之重。
我最要好的女伴——一个美丽聪慧、多愁善感的少女,参加高考失利,她暗恋的男生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而且与一个貌不惊人的女生牵手了。她痛不欲生,几番走上家乡那座高高的大桥。茫茫人海中热爱的人擦肩而过,滔滔江水里岁月的痕瞬间即逝。在生死之间,她作不了决断。十八岁的花季还没有经历过风刀霜剑,也没有体味过生离死别,她的脚步是彷徨的,颤抖的。想要埋葬的其实是她躁动不安的情结,并不是灿烂的青春生命。洪水肆虐的夏季,又是暴风雨之夜,大桥已封渡,四野无人。她茫然上了桥,却不知父母亲人寻她心碎!黑暗中,一道手电光照亮她的眼前,一声怒喝惊破她的心:“迷路哪?找死啊?没见涨大水封桥了吗?这条路行不通了,换条道走!”一个陌生人,是大桥巡夜人?还是如她一般迷路人?不知道,她也根本不想知道。陌生人拖拽着她走下大桥,她靠在他的肩头放声痛哭。当他发现她的泪水已经和雨水分不清的时候,他知道这是个真正的“迷路人”。第二年,她顺利走进大学。再后来,她有了热爱的职业,和美的家庭。青涩的青春成了遥远而温馨的回忆,黑色雨夜反而成了心底的一抹亮色,她遗憾再也回忆不出陌生人的面孔。“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当初选择的心仪的人,未必能共度一生;选择结束,未尝不是新的开始;选择生,就同时选择了苦痛与欢乐。岁月可以让青丝如银,却可以留下飞扬的激情,放弃信念只会让心灵积满尘埃。
生不如死的纠结,死比生难的煎熬,都无声无息地游走在人生的路上。也许某段路一帆风顺,也许某段路坎坷曲折,生命有限,苦乐无边,让生命精彩是永恒的希望。婚姻破裂、身患绝症、事业受挫,一个红颜正在逝去的中年妇女最恐惧的遭遇,她都遇到了。我读大学时的学姐,曾经是学生会的文体部长,男生心目中骄傲的公主,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优裕的工作,嫁了人人羡慕的白马王子,在学友中率先有房有车。谁知命运多舛,把她从幸运的云端抛向苦难的深渊。虽然看上去她还风韵犹存,浅笑依然,但曾经海誓山盟的爱人弃她而去,自己又患上想也未曾想过的绝症,本来干得顺风顺水的工作忽遇瓶颈。她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可是真正直面死亡,她更加没有勇气。她生来怕水,跳河不可想象;她一贯爱美,割腕血流成河污了身体;她喜欢运动,跳楼非死即残更是苦不堪言。其他诸般手段皆残酷无情难以实施,她只知生之艰辛,却未料死也这般难!她踯躅在午夜的街头,仿佛流落天边的孤雁。冬夜的街头,静寂如梦,没有人烟,没有车马,连倦鸟也归巢无语,一切寂寥如突然凝固的世界。她终于遇到了同样孤独的夜行者---她眼中的劫匪、生命的终结者。她笑着狂喊:“来吧,杀了我!劫财也好,劫色也好,把我的生命拿去!我谢谢你!”夜行者吓得落荒而逃,他一定在想:这个女人不是妓女就是疯子。她恨自己狂乱荒唐的行径,她本来是一个多么优雅知性的淑女啊,却因为失意在生死之间苦苦挣扎。失去生命的人解脱了俗世的烦恼,痛苦的却是活着的人。逝去的灵魂安息了,尘世的灵魂却被永恒的悲哀缠绕。只有生命是不可逆转的,希望还在,明天会好,历经波澜也别说经过了。她释然了,上苍让你失去的,一定会加倍报偿你;生命的长度不够,厚度一定更丰富。如果真的一切从头再来,还会承受生之痛。学姐从此过好生命的每一天,当死神真的越来越近,她也淡然相对。学妹们抱头痛哭时,学姐微笑了:“看吧,死的是我,痛苦的是你们哪!”学姐不愿躺在病床上受死神的折磨,照常坚持上班。当她在工作岗位上倒下时,人生才仅仅度过了不到四十个春秋。相册上的她依然恬静美丽,我的心却挥不走一丝丝的痛。
某天走进一家图书馆,看见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下方写着: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正如塞缪尔·乌尔曼所说,我们因充满信心而变得年轻,因心存疑虑而变得年老;因充满希望而年轻,因满怀沮丧而年老。平凡的一生中有无数精彩的亮点纷呈,也有或轻或重的烦恼纷至沓来,更有始料未及的挫折甚至灾难突然降临。信念是希望的支点,是凤凰涅磐的浴火重生。过好每一天,其实就是给予生命充实。保存信念,在生死抉择面前果断自信,也就会让生之花绚丽多彩。人生本是赶赴一场大考,平常心,尽力行,所谓考试,也就是一次勇敢担当的美丽行程。
作家简介:刘运川,女,重庆散文学会、重庆法官作协会员。喜欢文学、舞蹈等。创作有长篇小说《天平》、中篇小说《泉水恩仇记》、微电影剧本《天平风云》、微电影编导及剧本《方青》以及散文等数十篇。
责编:真 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