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初五,吃粽子浓情端午
作者:牟洪营 朗诵:阿红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五月节吃粽子的由来起源于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在战国末年的时候,秦国攻陷了楚国国都,屈原跳进汨罗江殉国,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躯体,便往江里投放“筒粽”,这也就是粽子最早的由来,此后5月5吃粽子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季节了,这几天上街到处可以看见卖粽子的。那时,在农村只听说过粽子,没有看见过,更谈不上吃了,在1983年初来乍到刚上班来市内,才看见和吃到粽子,才知道粽子是用啥包的。
每年端午节一到,父亲就开始大忙特忙起来。头几天父亲就把糯米用水淘干净泡上,一天三遍的换水,生怕米被水泡坏了。活着父亲年年都是5月初三开始包粽子。凌晨三点多就起来了,把粽叶,绑绳,大枣,葡萄干都泡上然后用水洗净待用 。等到母亲起来时已经包出不少了。

刚上班头几年里,都是父亲自己包,煮一条龙的,我们和母亲就等着吃,不是我们做儿女们的懒,是父亲不让我们包,就好象父亲包的不是粽子,是雕刻一个艺术品似的,生怕我们和母亲给弄坏了似的。母亲有时也包几个让父亲看看包的合不合格,父亲不是说形状不对,要不就是绑绳绑的不牢,到后来我们和母亲只有作罢了。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父亲添完水才能放心的躺在床上休息一会,等母亲把大锅烧开了,父亲他又起来了,把锅里的粽子翻一下,把上边的弄到底下去。这时就不用母亲了,父亲就守在锅边看火候,一会添柴,一会加水的。此刻,父亲看着锅里翻滚的粽子,再看看守在锅旁满头银发的父亲,这时的我眼里总会有泪花的,这就是老人对儿女的爱吧!

四个小时以后,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把粽子从锅里捞出来,父亲习惯用凉水泡上(我是不喜欢用凉水泡的,父亲就捞出些放在一边,不用语言说,姐妹弟们都知道是给我留出来的)。在那个年代里的父亲开心的就象个孩子似的,把粽子一份一份的装好,儿女们谁来谁就拿走一份。

父亲去世已经走了十三年了,母亲延续父亲的传统,年年都包粽子,可是就包不出来父亲的味道。母亲说父亲就是走走形式,没有耐心和爱心,对粽子没有倾注感情,怎能包出好吃的粽子。

温馨提示:
端午节正值初夏季节,气候变幻无常,很多细菌、病毒可能在人群中传播,给防疫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再则,抗疫还没有完全结束,一些地方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即使是低风险地区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防止疫情反弹。
继续深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防疫措施宣传,进行防疫知识灌输,增强全民族的防疫意识,对公共场所定期进行消毒,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仍然要佩戴口罩。预先防范,严密防控,把好各种关口,坚持防疫不松劲。
在端午节假期,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护,酌情佩戴口罩,保持与其他人的距离至少在一米以上,避免扎堆聊天、打牌、麻将等面对面近距离活动。进入人群密集或密闭空间时,建议还是要佩戴口罩。

端午节:汨罗江畔忆屈原
作者:牟洪营 朗诵:阿红
五月又要,
提及一个诗人,
一首诗站在门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兴奋粒粒粽香,
往下的诗句,
在一段段记忆话潮。
或许这就是信号,
他已经乘龙舟,
涨高汨罗江;
隔一层水,
五月借题澎湃,
年轻时:
从不吝惜挥霍热血,
只是不善于
太阳下暴晒!
迷离的黑夜,
月光下策马飞驰?

有千万次,
不卑微的理由!
中年不再挖苦梦幻,
超脱带着怜悯,
七情六欲,
从动物体内撤兵!
偶尔抵达一场冲动;
不要厚颜无耻,
更无需下雪降温:
惟有五月,
此刻,
汨罗江,
被一枚叶子,
带进尘世的杯盏。
不用泪,
不用愁。
只愿诗意如故,
把苦涩泡淡,
枯叶喊绿。
曾经包裹的忧心,
经过千年洗礼,
再去聆听,
龙舟小调。
画面上早已积满了;
幸福。

一个诗人用,
身体呼喊祖国!
滔滔便青春决堤,
摧垮一切疲惫、怯懦
只有两个字,
就跨越时空形成血缘!
破解整个人生,
跋涉和伤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