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廿八空释义诗廿八首(新韵)
作者:薛志鹏
一空·母体孕育
作者:薛志鹏
珠胎孕育皆欢喜,
暗把心怀向尔倾。
经脉衔连魂与魄,
母忧降子自归空。
二空·婴儿降生
作者:薛志鹏
瓜熟蒂落堪结果,
一阵长啼子降生。
满室亲朋来贺喜,
谁怜慈母腹中空。
三空·雏婴哺乳
作者:薛志鹏
哺育娇娃三两载,
摇篮小睡曲儿轻。
珍馐入口均无味,
直至娘亲母乳空。
四空·萌幼时期
作者:薛志鹏
哺乳三年起五更,
不分暗夜与天明。
咿呀学语萌园去,
父母堂前一半空。
五空·小学男孩
作者:薛志鹏
昨岁男娃今总角,
贪玩好动小学生。
下河爬树真淘气,
燕雀窝儿一半空。
六空·小学女孩
作者:薛志鹏
七岁女娃扎辫子,
玲珑乖巧小学生。
暮归晨往偷勤奋,
母叹家门半室空。
七空·志学男孩(初中)
作者:薛志鹏
志学小子春心旺,
来去弗如两阵风。
早去迟归慈母念,
一时不见一时空。
八空·豆蔻女孩(初中)
作者:薛志鹏
女子十三值豆蔻,
及笄之岁上初中。
落花如雨春秋过,
流水无缘尽是空。
九空·高中男孩
作者:薛志鹏
少壮离乡人去远,
悬梁刺股念高中。
双亲知子千般苦,
日夜忧心日夜空。
十空·高中女孩
作者:薛志鹏
妹子学区三五里,
众星捧月好高中。
名师名校名人育,
身在云天二目空。
十一空·加冠弃学(成年)
作者:薛志鹏
弃学人子方加冠,
远赴他乡去打工。
泪洒衣襟湿望眼,
儿行千里母心空。
十二空·结发淑女(成年)
作者:薛志鹏
妖娆淑女初结发,
半掩羞花闭月容。
书信难达君子处,
朝思暮想脑儿空。
十三空·进城男子
作者:薛志鹏
饥餐渴饮行千里,
跋涉三天夜入城。
满面尘灰何处洗,
寒晖照影一身空。
十四空·送女上大学
作者:薛志鹏
亲娘难舍大学生,
送罢一程又一程。
反复叮咛娃厌倦,
女儿怎解母心空。
十五空·男子戳大岗
作者:薛志鹏
流落街头戳大岗,
餐风宿露打零工。
一年四季须臾过,
岁末徒然两手空。
十六空·大学女生
作者:薛志鹏
面带春风得意女,
一飞而入大学城。
朝夕打扮颜值好,
只比谁人脑子空。
十七空·男子干工程
作者:薛志鹏
偶遇乡亲孙老板,
带着小弟干工程。
包头躲债人无迹,
满目凄凉口袋空。
十八空·女子追星
作者:薛志鹏
纹过纤眉再塑形,
浓妆淡抹去追星。
千呼万唤无人理,
只是荷包已尽空。
十九空·男子卖水果
作者:薛志鹏
又去街边贩小橙,
卖完南巷转西东。
迎头撞上巡逻队,
水果车儿片刻空。
廿空·男女结缘
作者:薛志鹏
美女大学方毕业,
街头与子巧相逢。
嘘寒问暖人初恋,
除却男儿尽是空。
廿一空·男女结婚
作者:薛志鹏
一对新人成眷属,
敲锣打鼓满堂红。
相邀百岁同船渡,
谁问双亲口袋空。
廿二空·夫妻打工
作者:薛志鹏
夫妇打杂来饭馆,
男儿灶上取真经。
佳人择菜刷碟碗,
洗尽疲劳便是空。
廿三空·夫妻老板
作者:薛志鹏
披霜戴月起三更,
餐馆开张乃自营。
而立夫妻当老板,
家堂父母却心空。
廿四空·四十不惑
作者:薛志鹏
养儿养女知恩义,
不惑之年起五更。
只盼娇儿成绩好,
为人父母始身空。
廿五空·五十知天命
作者:薛志鹏
五十当即知天命,
人见人夸事业兴。
儿女求学千里远,
徒留夫妇望长空。
廿六空·六十花甲之期
作者:薛志鹏
六十一夜人花甲,
出入直须避冷风。
儿女拼搏常在外,
孤身独影叹虚空。
廿七空·七十古稀之岁
作者:薛志鹏
七十已是古稀庚,
走路弯腰背若弓。
忽爱学禅修境界,
凡尘俗世俱为空。
廿八空·八十耄耋之年
作者:薛志鹏
鬓发飞霜媪与翁,
耄耋之岁老顽童。
留诗后辈勤相勉,
除却家国万事空。
【注】
1.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为总角;
2.志学:十五岁的男子为志学;
3.豆蔻:十三岁的女子为豆蔻;
4.及笄:十五岁的女子为及笄;
5.加冠:刚满二十岁的成年男子为加冠;
6.结发:成年的女子为结发;
7.戳大岗:指城市路边打零工的临时工人;
8.而立:三十岁的人为而立;
9.不惑:四十岁的人为不惑;
10.知天命:五十岁的人为知命或知天命;
11.花甲:六十岁的人为耳顺、花甲之年、还历之年;
12.古稀:七十岁的人为古稀、耋、权围之年;
耄耋:八十岁的人为耄耋之年;
13.日前,敝人偶赋拙作《七绝·廿八空》禅诗一首,全诗通用28个“空”字,然有热心读者向笔者多次询问“廿八空”背后的真正含意,笔者便遵从读者之邀,以人生自母体孕育、婴儿降生、雏婴哺乳、萌幼时期、小学男孩、小学女孩、志学男孩(初中)、豆蔻女孩(初中)、高中男孩、高中女孩、加冠弃学(成年)、结发淑女(成年)、进城男子、送女上大学、男子戳大岗、大学女生、男子干工程、女子追星、男子卖水果、男女结缘、男女结婚、夫妻打工、夫妻老板、四十不惑、五十天命皆知、六十花甲之期、七十古稀之岁,直至八十耄耋之年的各个阶段之普遍特性为要点,再赋《七绝·廿八空释义诗廿八首》一组,以报广大热心读者期许于诗句之间。
24.2021年12月26日,书于台州三门春之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