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东香人,真名朱双顶,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以读书为乐,不时写点随笔、札记、散文、诗歌等,近一年多在数个微信公众号发文二百余篇,多次获奖。

邂逅相遇适我愿
作者|朱双顶 - 东香人(北京)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良辰美景,你我邂逅,一见钟情,便有了“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之恋。天作之合,前世修得,两情相悦,关关相和,于是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邂逅”就成了缘份的注脚,可这来源于何时何处呢?
两千余年前的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人们就了“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说,将男女二人不期而遇、两情相悦表达于诗中,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就这样流传千古: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翻译成今文,大意是:
野外有蔓延成片的草,
草上露水多又光闪啊。
有位娴雅美女路上走,
眉清目秀光彩照人啊。
不期而遇应是缘分到,
正好合适我的心愿啊。
野外有蔓延成片的草,
草上露珠浓大又圆啊。
有位清纯美女路上走,
眉目清秀穿人心扉啊。
不期而遇正是缘分到,
与她幽会才两心欢啊。
欣赏之后,或许心里会泛起涟漪,所谓追求婚姻自由,也只是今人拾得先人们的牙慧而已,早在远古时代先人就为今人做出了榜样:在一个露珠未干的早上,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不期而遇,便一见钟情,相互倾心,有了“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欣喜之情,且难以抑制,更迅速发展为“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善,好)”,携手走入芳林深处,去享受那爱情最美的时刻“邂逅”之欢悦。这不就是只要两情相愿,便结百年好合,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可永结同心的真实写照吗?
可见华夏先人们的圣洁自由婚爱的观念,扎根于原始的纯朴与直率之中,创造出了爱情中最美曼妙时刻一一邂逅,有着“今夕何夕,见此邂逅”之赞叹。试想,在一个宁静睛好的早晨,蓝天白云之下,和风煦煦,嫩绿的草上闪现着未干的露珠,一位青年男子走在田间小路上,竟然邂逅了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那对水汪汪的大眼睛生出万种情思,将男子尽收眼底,而男子一下子就被那位清纯透彻、迷人可爱的美女所吸引,又哪里能逃得出她的这种柔情万种、眉目传情?一对男女,就这样在此时此地,得以邂逅,竟然是两情相悦,这如何不是天赐良缘啊!“邂逅”就成了他们今世相爱之缘,更成了他们爱情最曼妙时刻。在诗中,写景满是清新,野草露珠就成了起兴之物;写人妙在邂逅,不期而遇就成了缘分的发端;抒情则是质朴,浪漫唯美就成了人性的天真。三层交相辉映,由浅入深,衔接无痕,水到渠成,达到了景、人、情浑然一体的完美境界,给人以邂逅爱情真美不加雕琢的天然玉成之感。这也让后人对这种邂逅式的一见钟情之美,留下了充分想像的空间,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类似于此的传世作品:

唐人韦庄在《思帝乡》词中,也写出了春天里一女子邂逅式的一见钟情之心里: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是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一位妙龄少女,春日踏青郊游,杏花吹得满头;左右环顾四周,落得谁家少年,青春如花风流;我欲以身相许,嫁他一生一世,就此才算甘休;纵他无情弃我,也无后悔害羞。将一位少女春游邂逅一少男,进而萌发怀春生情之心理活动,描绘得真真切切,有着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期盼感受,即使是“纵被无情弃”,也决“不能羞”之坚定之情,以一见之为,嫁得“一生休”。一个敢想敢爱敢为的少女,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邂逅”之美与一见钟情达到了和谐共生,让人赞叹!

南宋李清照,不愧为词作大家、易安体的创建人,在邂逅式的一见钟情词创作上,也是别出心裁,高人一筹,将一位少女邂逅时的神态,在《点绛唇》词中描写得惟妙惟肖,风趣横生: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个青春少女,荡完秋千安歇,慵倦起来整理,伸伸纤纤玉手;瘦瘦的枝条上,挂着晶莹露珠,含苞待放花儿,涔涔香汗透衣。忽见有客来到,惊慌鞋顾不上,只穿袜子就走,头上金钗滑落;虽然含羞跑开,仍就倚门回顾,明明看的是客,却要嗅梅掩饰。李清照的笔下,虽未写所来客人是谁,但却让人也有一见钟情之联想,要不然哪里能够让这位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少女,能够那样仓促避之又欲罢不能,最后无视封建礼教之约束,竟然以嗅门前青梅为掩饰,倚门细看,这要不是邂逅后的怦然心动,又何有如此之神态呢?“青梅”有没有“青梅竹马”之暗喻?说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也许正在这里。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我与《诗经》中的《郑风•野有蔓草》的邂逅,也有着“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意蕴,是退休后读书再塑自己的不期而遇,算得上是有缘千年来相会的。虽然有别于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之差异,却也有着“邂逅”总是缘的读书之乐,也算是一种人书千年之恋的精神愉悦享受吧!
( 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