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
赵岱青
在写下这个字的时候,我是思忖很久的。要知道,这个“拆”字于现在,可意味着什么,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所以,关于这个字的话题,可能有点长,有点泛。
一堆“拆”字,我数了数,正面二十个,侧面两个,集中堆在某个重要地段的L形楼上。它的背后是已经拆迁又回迁的小区,只剩这个十字路口的L楼在“一息尚存”。去年年底,二十几个手写大红“拆”字套着大红圈,在L楼正面所有显眼的地方排着队,赫然在目。因为每天路过都是急匆匆的开车,也就没顾得看背面有多少个。
当下,人们热议和热衷打听的,就是这个可以一夜暴富的字。做梦都想自家住的房子啦,工房啦,耕地啦,能够被“国收”,恨不得自己大笔一挥写上一个“拆”,然后再画上一个夸张的大红圈。
所以,那些“拆一代拆二代”们,摇身一变,车子房子票子,因“拆”得福。四处打探自家地盘有没有拆迁规划,是不少老百姓可望却不可及的美差,“拆迁”——此为当下惹人眼红的社会一斑;一“拆”值千金,可谓“拆”字为当下最值钱的字。

还是这个“拆”,不过“拆迁队”不是人类,是宠物。养狗狗的家庭,深受其害。最主要的一个环节,毛孩子换牙期,因为牙痒难受,它需要找地儿把老牙磨掉,然后新牙长出,所以在铲屎官家里逮着软的地方一通乱啃。家里的沙发,床角,拖鞋,鞋子等等,都是毛孩子们最好的“磨牙棒”,至于狗子不高兴或者无聊拆家,那更不用赘述,反正被这家伙无理由“拆”坏的财产,铲屎官爱恨交加又无可奈何,爱它就忍受它,接受这“拆迁队”带来的损失,尽管损失数目不菲又没有赔偿款。宠物主子们拆得欢,丝毫不影响铲屎官们爱主子的心,毕竟毛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也是不小的。就像我家,历任猫主子把我家的沙发和窗帘,又挠又啃,沙发背和座底一角的麻质布艺,被猫咪磨爪勾出的纤维丝,就像搭了一块粗劣的大毛巾,直接影响客厅美观,好歹沙发使用期接近十年,丑点就丑点,随它糟蹋;只是可惜了我的窗帘,刚换的,被猫爪挠的泛花。
这又如何呢?年前收养的流浪猫咪,养了俩月,在年后发情期请求我们开门放它出去,这小子自离家出走后就没回来。昨天回娘家,看到嫂子养的老猫咪又下了五只崽,我又瞄上了一只。无论狗狗还是猫咪,它们萌萌的表情懵懂无知的样子,惹多少饲主喜爱;狗狗的听话和忠诚,让多少饲主疼爱有加,拆家又何妨?

还有一“拆”,来自威力更大的“拆迁队”。这“拆迁队”,是我们自己。
我家附近,原来只有一家沾亲“国”字的大型超市。前年,被当地某家连锁超市盯上这宝地,于是乎,紧贴这“国”亲超市后背,那家连锁超市紧锣密鼓的筹备。
观察我家附近,前面西南角这家“国亲”超市,已有十余年的高龄,正北偏东一公里内有一家地下大型超市,也有数年来头;这里还真是个好地方,小区多,人口密集,养活原有两家超市是不成问题的。这某大超市不是没想过它来的条件,是他如何创造来了又能活下去的条件。怎样跟原有超市竞争,把顾客吸引过去,怎样拆了东家补西家,这才是他们的智囊团来发挥才智的选项。老百姓是不关心超市死活的,老百姓关心的是谁家更实惠,谁家便宜我去谁家。所以刚插脚进来的超市,使尽了浑身解数,“国”亲在,“地下”也在,根本无法撼动他们的存在。
突然有一天,邻居告诉我,咱家楼后又一大型超市,马上开业啦!我一惊,可能吗?巴掌大的地方,已经有三家超市,再来一家,疯了?这里就这么香饽饽?就在新来超市在“国”亲背后刚开业一年多的时候,在他的右首,也就是我们小区的右边,东西走向的同一位置,又官宣开业啦!附近的百姓们在开业期间趋之若鹜,就像超市里的商品不花钱似的,大袋大满小袋小满,林林总总的购买也不过是廉价的生活用品(我在收银台观察过的年龄大点的顾客)。面对方圆1公里内的这块宝地,“四国”鼎立的现象,成为我们小区邻居们碰头打招呼的新话题。
这家大型超市不到两年时间在同一地块安插两家,这背后的逻辑让我浮想联翩。
超市竞争客源的手法,无非就是搞搞活动促促销,用部分生活必需品吸引客户。老百姓谁的账也不认,只认谁家有利去谁家;反正你不来他们也得不到原有超市的好处,你来了他还能省个块儿八毛的。那超市紧贴“国亲”背部落户,在拉客源的方法上就是不做文章也可以自然分流。只是当初它来的时候,看到俩超市背贴背,就担心前面那个,担心它坚持不了多久。有意思的是,那家“国亲”超市,我自岿然不动。后来我又担心两家都吃不消,为后来者的选择而疑惑。现在看来,为了把“国亲”挤走,一条腿不行那么再放下一条腿,两腿来夹。同一家超市同一地块左右各开一个,身边还有其他俩家,这热闹了附近的居民,每次出门购物,总要想想今天去哪家。

超市的竞争,就是如何调动这庞大的“拆迁队”来达到目的,附近居民们在超市搞活动的魅惑下,穿梭在各超市之间乐此不疲,今天“拆”这家明天“扶持”那家。
我家大兵就加入了“拆迁队”的队伍里。其中一个超市建立了特购群,每当有某些食材搞活动的时候,群里各种吆喝,我家大兵低头就会看见群里卖啥。然后从超市里回来的时候,该买的不该买的有用的没用的搞活动的没搞活动的……挂在双手上。逛超市,岂有空手之理?岂有光买搞活动商品之忧?这才是商家思维。
不得不佩服群众的购买力量,不得不佩服超市的智囊团,原本只有一家“国亲”的超市在默默独吞这方资源,然后来了一家“躲”在地下悄悄分食;最后来的后来者居上,虎口夺食,生猛无比;“拆迁队们”给点阳光就灿烂,游走在各超市之间,不仅没拆掉任何一家,竟然还养活了他们四家!
在我的思维里,我认为某大超市的行为是为了把原居民超市赶走,现在来想,难道是强大的购买力足以养活这里的超市?关于超市经营情况,只要不走就是经营良好,那么后来者是奔着潜藏在这里的财富而来?只要一家坚持不下去收拾摊子走人,那么后来者的用心就是秃头上的虱子。问题是这四家各自安好,只是忙坏了我们“拆迁队”,天天忙着“拆东补西,舍近求远”。
有一天,在那个L形备拆楼前等红灯的时候,我顺手拍照发了一个朋友圈,这堆“拆”字羡煞人,有朋友回复我,馋的话自己回家画一个,人家那是在楼上练书法,要不长不过百米的楼上还需要那么多“拆”字来昭示天下吗?这事值得一思,二十多个圈红圈的“拆”,需要这么多吗?这楼又属于谁家呢?我在想入非非。
“拆”的话题,还有很多,我只点当下这三款来说。一款“拆”字是财富,一款“拆”字是“败家”。前者可求不可遇,后者纯属娱乐,“败家”也乐。另一款“拆”字是竞争,我们在人家的“拆”游戏里各取所需,各得其乐。或许,人家本来就没打算“拆”,是我狭义的理解吧。

赵岱青,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六汪文学艺术联合会副秘书长,青岛西海岸新区诗歌学会会员,业余时间用文字煮生活,记录散落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