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西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西河诗词学会采风掠影
彭乃峰
2022年5月15日,阴历四月十五,星期日,天气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是个缤纷的季节,是个多彩的季节,为弘扬西河文化,挖掘西河历史,繁荣西河文艺创作,淄川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驻张店“飞地”党总支、淄川诗词学会西河分会在西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部分党员和会员开展了一次“美德西河”新实代文明实践活动。
队员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参观了东岭村、海庙村、河南村,西坡地村、中坡地村、东坡地村以及东坪村,然后又一起参观了梦琦红木、南峪村、镶月湖、小马陵村和张庄乒乓球队史馆以及田庄中学旧址。
通过这次乡村采风活动,会员们收获了创作的素材,积累了创作的经验,找到了创作的乐趣,也体会到了创作的艰辛。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虽然西河诗词学会才刚刚成立,但是,它必将成为广大诗词爱好者交流和学习的乐园,也必将成为宣传西河历史和弘扬西河文化的阵地。




我先说一下今天的活动内容。

大家分成三个小组,分头行动。

我先接个电话。

咱们带上横幅,不能忘了今天的活动主题。

上车,出发!

西河东岭村的一块水文碑,立于光绪二十一年,字迹已经太模糊。我仔细瞅瞅!

四十五年未见面的老同学,今日偶遇了。

我想想你叫什么名字?叫……

哈哈,我也偶遇了一位初中一年级时的同学,三十七年未曾谋面,但是我一眼认出来了,并且脱口说出了他的名字。


前面的建筑是西河东岭小学,原本是一座庙(南庙)。是民国时期博山县第一所完小。

我看看还有没有旧时的模样。
当年那日此门中,你我皆顽皮,一晃六十载,鬓发已染霜。往事堪回首,泪双流。

前面高台上的建筑,当年是南庙的大殿,与玉皇山上的北庙两两相望。


当年的教室。



最远处的黄色建筑群,便是当年的北庙遗址。


站在南庙大殿前,近镜头看北庙。

海庙村村委。

听海庙村书记讲述村里的历史名人清朝的李宗唐进士。

河南村村委。


河南村的“乡村记忆”馆。






讲述河南村的历史名人。

1633年翟凤翀去世后,被皇帝追赠为兵部尚书。
李绍金老师为搜集和整理翟凤翀、翟元会及河南村的石牌坊等历史资料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当年农村人承办国家级象棋大赛轰动全国。




河南村的街景村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参观梦琦红木。

听南峪村老书记讲述南峪村的昨天。

听南峪村新书记讲述南峪的今天。



参观镶月湖。
地址,西河镇马家村。





镶月湖边的芍药。

孙老师讲述“秀才”村的故事。


小马陵村村委。



光荣榜,成绩只代表昨天,前进永无止境。

小马陵村街景。

张庄乒乓球队史馆。


徐会长讲述田庄中学旧址的故事。
这里本是民国时期淄川县第三完小,当年也是一座庙。
哈哈,现在又成了一座庙。乱世藏金,盛世修庙,也许有道理吧?
由于我们小组只去了东岭、海庙和河南村,所以这里只有此次活动的部分照片。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
征 稿
各位文友,《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一季《璞玉集》,已经正式出版发行,共入编包括著名军旅作家苗长水将军在内的十六位作家,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先生题写书名。
为应对书号价格越来越高涨,作者出版不易的局面,给各位作家、作者提供轻松出版的机会,搭建好对外交流平台,《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极光文艺》,联合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国家正式出版社紧密合作,拟分别编辑出版: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本季收录16位作家的散文作品,每人20个页码。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本季收录16位诗人、诗词家的诗词作品,每人20个页码。
每位作者配清晰的照片一张并附20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作品不涉及敏感难以出版的题材,所投作品自己按重要程度先后排列,便于编辑取舍。
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单书号正式出版,并附图书光盘一张,每人费用3000元,《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出版后,每位入编作者获样书100册,并参加有著名作家、评论家及相关媒体参加的新书发布会、座谈会,图书将捐赠国家、省、市图书馆和相关大学图书馆收藏,入编者还可成为《都市头条》、《极光文艺》签约作家或者专栏作家,并可在《都市头条》开设专栏或专题,择优在《极光文艺》纸刊或其他纸刊推荐发表作品,还可以介绍加入山东省写作学会等。
欢迎各位作家联系入编。如有出版书籍的文友可单独联系,丛书及独立书号均可,全国多家出版社常年紧密合作。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