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这美丽的县城
作者:毕媛

它是清原县,也是我的家乡。
我眼中的它,即宁静又祥和,并且永远有别于其它的地方。我居住的村庄离它很近,乘车需要二十分钟。来县城办事之余,特别喜欢徜徉街头巷陌,去看看长在台阶缝隙的花、摇曳在墙上的藤蔓、某家门口的小白兔、还有路边年代久远的绿化树,这会让我静下心来,慢慢地感知,人们为平淡生活添加的那份别样意趣。那么,请跟我细细品味这座美丽的小县城吧!
有一种美丽叫春天!春天赋予这座县城明艳的色彩。每年四月中旬,源中园广场的杏花树络绎开放,在肃静蔚蓝的天空之下,花骨朵初生枝头,椭圆粉白,看起来就像孩童稚嫩的小脸儿;桃花清新明丽,看起来就像豆蔻少女的欢笑。阵阵东风欢快地袭来,花瓣纷飞飘忽,这一切令我心花怒放,沉醉其中。
前年,五月的一个清晨,大雾弥漫。下车的时候,虽然阳光普照,但是雾霭依然浓重。清河路两旁,柳树粗壮挺拔,排列有秩,枝条嫩绿,垂如秀发,一节一节萌发翠绿的小叶儿,和风习习,柳花自然而落。远远望去,朦胧烟柳,小鸟“嘤嘤”,一切是那么安静,我仿佛步入了人间仙境!周围门店陆续营业,一个中年男人一边走一边饶有兴致地吹笛子,吹的是《美丽的浏阳河》。那清脆的笛声在四下流转。我驻足许久,直到行人繁多,车辆拥挤,大雾消散,方想到自己还有事情要办,才挪动脚步,准备离开。
金凤街路边,到处都是亭亭玉立、葱郁雅致的梧桐树。有时候我会想:“这么多梧桐树,为啥不叫梧桐街?”

盛夏,梧桐树开花了。花朵洁白,清香,就像略施粉黛的白衣少女。几朵花集中在一起,分布在青绿层叠的叶片上,就像奶白色冰淇淋的尖儿。每每到此,我会慢下脚步,徐徐而行。记得一个中午,我坐在客车后排,看到车窗外梧桐树全貌。烈日当空却下了一场小雨,两三只白色蝴蝶缠绵花蕊,雨珠在巴掌大的叶片摊开,和着阳光,灵动晶莹,好美呀!我信手拈来一朵,好香!
有一句谚语:“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不知金凤街的“金凤”二字,是否暗合梧桐树的“梧桐”二字呢?是先有了金凤街这个名字,才有的梧桐树;还是先有的梧桐树,才有了金凤街这个名字。为这条街起名字的人,多么文雅!
这里的街道有很多这样的梧桐树。秋天,枯萎的叶子在雨中簌簌而下,有的被行人踩踏,有的被秋风带到车轮下,有的被环卫工人清理。我望着那种情景,觉得落寞极了。还好,在同一时间,有两样美丽的景致——苍松和枫林。它们生长在围绕县城的山岭。季节更迭,苍松风姿不变,枫林火红如焰。各样树木,交相辉映,为我们县城不断增添崭新的色彩!

冬天,大雪纷纷,棉花团子的雪花从楼角斜飞过来,洁白轻盈的雾凇覆盖所有的树木,那时清原好白好白。夜晚霓虹璀璨,街道被清扫干净,偶然从街角看到堆砌的雪人,吓一跳,是哪个顽童的杰作?!
火车站站前广场,挺立着一棵郁郁苍苍的大树。十多年前,火车站翻修扩张的时候,把它保留了下来。它别于主街柳树的整齐一致,驻守在别离的车站,柔条秀丽,独自潇洒,别有意趣。这使我想到,古人折柳赠别的风俗,“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这是宋朝柳永的词。我想,留下树的人,会不会与古人有同样的意趣呢?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种贯穿古今的人文精神,用这种形式流存下来,让我感觉时间是美的,因为时间记载了千古的离思。这种离思逐渐演变成一种别致的情怀,从而温暖了人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县城的角落里还有很多“小小”风景,这个需要慢慢走,慢慢寻找,慢慢地看——胡同拐角满墙的蔷薇花,小卖铺门前精心栽培的月季花,道口向上攀爬的牵牛花……无论门店还是人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巧而美的方寸“景区”,用以点缀生活。人们用缄默的方式,向一成不变的日子问好,在生活中精心营造自己心目中的意趣,是多么热爱生活呀!因为有了这么多普通人,用最普通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爱意,所以让我这个路人,总是不由得,驻足,欣赏。我看到的是一种,即简单又可得的生活艺术。
小县城的生活节奏很慢,就像木心先生的一首诗《从前慢》。时光总是送走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体现了这个地方真实的人文精神。清原县与全国各地的县城比较起来,显得很普通,普通之中却有自己独特的意趣:那个修剪蔷薇枝条的女士,那个给月季浇水的耄耋老人,那个为牵牛花支起架条的陌生路人……这些让我叫不出名字的可爱普通人,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共同的小县城平添了很多浪漫的诗意。
当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县城从橘黄色转变成灰白色,人们来到公园跳舞、练剑……锻炼身体。夜市中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冰淇淋、服装、小摆等摊位排列地井然有序,人们聚成长龙,蠕蠕而动。每个人的日子看起来按部就班,实则这份宁静是一种最适宜身心的高级格调。有一次,我从北京回来,在车里睡着了,很晚才到清原,醒来时,街道的清幽整洁、环卫工人的一丝不苟,让我误以为还在北京,觉得这是有生以来,一种美妙的“乌龙”,使我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喧嚣地大都市有他们的繁华,我们的小县城有我们的幽美,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独特,只要滋养人心,人文环境优雅就是最好的文化名片。
每次来到这里都觉得很放松。我随意停滞,肆意游走。阳光下,路人与我擦肩而过,我不在意他们,我只在意他们被阳光渲染的光彩。如果你真的想走进这座小县城,请准备好一段时间,让时光与它慢慢融汇,让自己与它慢慢相知!
我用年华感受你,你温情脉脉不得语,像缠绵悱恻的和风细雨,润泽我焦躁的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替这方人吐露一句心语:嗨!这美丽的县城!

作者简介:
毕媛,农民,清原县作家协会会员,起点中文网签约作者,锡恩集团图书校对员,著有《自尊与傲》《碧野芳华》《回到二百年前》等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