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写完的家书】
作者:张恩祥
我有一封家书
整整写了三十年
每次提笔开篇
都是
“父母大人
见信如面”
在那交通落后的年代
旅途十分不便
离家迢迢千里
常年难得团圆
父母依门长相盼
游子望月泪潸然
唯有家书
才让我和父母心心相连
记得我刚离家时
写信并不习惯
有时工作一忙
家书就忘到了一边
后来父母来信
夹带着一打邮票
另外还寄来了
厚厚的一本信笺
叮嘱我好好工作
不要想家 不要贪玩
从此后 我再写信
就像有了约束
前后间隔
不会超过二十天
随着时光流转
家书成了我知心的伙伴
按时写信
已习惯成了自然
一封家书
写过了我踌躇满志的青春
写过了我激情燃烧的流年
写过了三十年的家境变迁
写过了一家人的离合悲欢
写过了母亲青丝变白发
写过了父亲坚实的脚步
变得步履蹣跚
其实 我写的家书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一个原则 就是
“报喜不报忧
只图父母心宽”
记得那次妻子流产
我就找了位阿姨侍候
没敢把实情向父母明言
那次我患病住院
也是找了名帮工
里里外外跑了大半年
这样跟老人撒个谎
就像小时候玩捉迷藏
心里总觉着有种美滋滋的甜
其实 爹娘也常说
不用凡事都汇报
用不着唠叨些柴米油盐
为国家干工作
心里要装着大事
要一心一意
处处争先
俺不希罕你 能当什么官
也不希罕你 多挣多少钱
就盼着你 能干出个模样来
小日子也 和和气气 舒舒坦坦
俺老两口能吃能喝能干活
用不着你们多挂念
老人这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平静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
可是 有一天
我突然接到一封电报
说是父亲急病住进了医院
待到我一家三口赶回去
父亲的后事 已经安排完
尽管单位送来了二十几个大花圏
可这时也只能摆给活人看
纸灰飞作白蝴蝶
一滴何曾到九泉
后来一位发小告诉我
老人家大事小情都是自己撑着干
就算遇上些头痛脑热 疾敝疮残
也是老两口 互相照应
相依相伴
到这时我才突然发现
原来 父母有些事也是一直对我隐瞒
怪不得母亲曾经对我说
每次不等把你的来信念完
你爹他就
一边偷偷擦泪
一边默默抽烟
啊 老牛䑛犊 大爱无言
年轻的儿女们呀
有几人能理解
有谁能悟参
直到有一天
我忽然发现
那封多年写不完的家书
竟一下子没了投寄地点
尽管它只有 轻轻一纸 寥寥数言
可正如天上的风筝 扯断了牵线
这时
我也像一只落群的孤雁
感觉是那样脆弱 卑微不堪
我才幡然醒悟
家书虽轻 抵万金
千里亲情 一脉连
双亲在世 亲不觉
父母不在 身心寒
尽管心里有很多话
想说还没说完
可那本发黄的信笺
却已变成了
陈年老旧
往事如烟……
【作者简介】
张恩祥:笔名华胥翁,山东农业大学退休教工。退休后钻研猕猴桃栽培技术十余年,获国家技术专利六项。闲暇,学习诗词写作,自娱自乐。愿认识更多朋友,并获得同仁们指导!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