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塔桥全羊
陈道俊
说起塔桥全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塔桥全羊已经名扬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塔桥全羊是西海岸新区六汪镇的品牌产业,全村已形成养殖、宰杀、餐饮、旅游一条龙产业链,强有力的推动了当地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提起塔桥全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炳刚全羊”,炳刚全羊是塔桥率先创始人之一,有着独特的制作秘方和完整的流程,因此,吃塔桥全羊,炳刚全羊成了首选,所以,炳刚全羊也就成了紧俏货。

前两天又和朋友去了炳刚家,受到热情接待。关于热情,我不得不说说其中的渊源,炳刚的母亲是我的大姐,虽不是亲姐,也算不上堂姐,总归是很近的姐,应该是还在五伏以内的那种关系,加之我们是邻居,自然相处的极好。记得小时候经常跟我亲姐和她弟弟一块上坡拾草挖菜,男孩子大多调皮捣蛋,我大姐很不情愿的带我们,我跟大哥会找大娘告状,我大娘从没帮过我们,每次都是向着姐姐们。
记得小时候跟堂哥堂弟一块去大姐的姑姑家出正月门,大姐有五个姑姑,我记得去过前徐二姑家,去过下河山四姑家,去过前立柱小姑家。每到一处,姑姑见到我们都很开心,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姑姑们从不吝啬,会把白面做的馍馍和白面菜包子留给我们去吃。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阔罗猪”(指肥猪)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每次都是姑姑站在炕前催促我们吃饱。那脸上的笑容没有虚假,只有亲情。
随着年龄增长,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家庭,慢慢地这层远方亲戚就疏远了,淡忘了。尤其是大爷走得早,姑姑们回家的次数也就少了,回家也很少碰面。
听娘说,小姑特别喜欢我,经常抱我出去玩,当我记事起,我就觉得小姑特别好,大高个,脸蛋清秀,举止言谈都很有素养,不像一般的庄户闺女。
在七几年末,小姑找过我,那年头年轻人结婚兴起四大件,最重要的就是缝纫机,自行车了,普通家庭有条件的都也想添置。想添置一件谈何容易,国家职工也是有关系有地位的才能弄到供应票,凭票够买也是供不应求,别说老百性了。
小姑那天找我就是想让我给她买台缝纫机,我明知我的身价和人脉是不可能办到的,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如果我不答应,怕小姑会觉得我不给她操心。
说来也巧,过了不几天,供销社来了两台邯郸牌缝纫机,虽不是名牌,也是奢侈品,紧俏货,那天我耍了个无赖,硬生生把一台缝纫机扛走了,业务股股长也没硬阻拦我。当时是我第一份工作,干装卸工,公社所有机关进出的货物都归我们装卸,所以我跟供销社业务股的人混得很熟。那天就耍了回赖皮,事后他们告诉我,我扛走了缝纫机,领导把他好训,这也是在我预料之中的事情。
捎信给小姑来拉缝纫机,小姑高兴地不得了,说了不少好话,我也很高兴,觉得自己办了件大事,也报答了小姑的亲情。
大姐出嫁那年我也是大小伙子了,虽不太懂得婚姻嫁娶的真正意义,只知道大姐是人家的人了,现在回想起来也说不清当时是什么心情。
后来每逢年过节,大姐就会回娘家,我们经常会碰面,有时候也会同席吃个饭。一来一往也就跟大姐夫熟悉了,大姐夫是个地道的庄户人,特别憨厚诚实,说话很入耳,最重要的是对大姐好。是个地地道道的好人。尽管如此熟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都各自忙着生计,来往的机会越来越少,亲情和记忆在不知不觉中消退。
再次走进大姐的生活,是十年前的事了,我们兄弟几个和孩子们一帮来到大姐家吃全羊宴,大姐见我特别兴奋,问了大人问孩子,当告诉她孩子们都混得不错,都很孝顺,大姐也是满脸的欣慰。

最近几年结识的人多,也跟着朋友沾了不少光,来光顾的次数也就多了,跟外甥,外甥媳妇也熟了,他俩也很敬重我,一来一往的也就真正了解炳刚全羊的创业经历。
炳刚虽然不是风流倜傥,能言善辩,但是他传承了父亲的基因,诚实守信,良心经营,开创了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最佩服他的是有商业头脑,超前意识,率先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和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互联网的影响,生意越做越大,增添了好多慕名而来的食客和网络定单,近年来顾客要吃顿全羊宴,要提前几天下定单,否则只会扫兴而归,这也只是平常的现象。临近年关,根本接不了散客,全店会全力以赴的制作礼盒,发往全国各地的网上客户。
事业做到今天,不得不说说外甥媳妇,是她负责招待每天出出进进的来客和外联的定单、网络营销及定单配送,她虽没有阿庆嫂那八面玲珑的圆滑,那也是笑迎天下客,招待十八方。给每位来客都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回头客是络绎不绝。
前两天跟朋友一行,刚进门,外甥媳妇就舅长舅短的打招呼,我大姐在堂前也是喜得不得了,问这问那的。
本人算不上酒鬼,但每次都是清醒着来、糊涂着走,好像每次都得完成定量,不哈足量没人会放过我,所以每次席间我会去外面放放风,抽根烟。那天放风回屋,外甥媳妇在过道跟我说了会话,最后告诉我,给我准备一盒羊肉饺子让我走时带着,我拒绝了,外甥听见了说,我现在就给你装箱,走的时候记得带上。我还是告诉他们不用多心,别装箱。

散席刚出包间,外甥早在等候,把一个保温箱硬塞给我,我再也没谦让,就抱在怀里了。读者不要嫌我之前的虚假,说实话,外甥的产业做到这份上,出出进进的人不计其数,能有这份心,就是把我当成亲人,这就是对亲情的升华。我带走了,他俩才会安心。
跟他们告别后,我还想过大姐和大姐夫,他俩有这么优秀的儿子,贤惠的媳妇,晚年是幸福的,快乐的,我也祝愿炳刚全羊发扬光大,传承千秋。



作者简介
陈道俊,网名追风,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山东省诗词协会会员,黄岛区诗词协会会员,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兼副总编,青岛西海岸新区诗歌学会副会长,喜欢写作,文字朴实。作品常见于文学出版社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