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28日,卒于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于卫东(东山沛水):
4月19日课外练习作品发布,是诗词人物最后一首,祝各位创作愉快!
阅海诗社诗词汇总123
(4月19日练习 主题:辛弃疾)
汇总编发:(诗词班刘海英)
鹧鸪天•辛弃疾
于卫东
热血一腔奔涌流,登高江水感凉秋。
英雄北伐中原计,虎将南营社稷谋。
望北国,叹吴钩。杭州酒绿泯深仇。
栏杆拍遍谁人赏,大梦难圆复九州。
辛弃疾
时毓智
英武果决士,几谋复北伐。
瓢泉植五柳,野鹤绘词花。
笔势三千丈,华章六百佳。
的卢弦贯耳,塞外梦生涯。
如梦令•辛弃疾
柳萍
起义举旗造反,率众投奔南岸。盼一统神州,北定中原夙愿。拍遍,拍遍。腰挂吴钩悲叹。
辛弃疾
柳萍
暴动山东扯大旗,投奔南宋率兵移。
梦收失地行天道,北定中原正义师。
临阵翻飞挥剑亮,隔江眺望枉心痴。
苍苍白发吴钩拍,直面偏安有所思。
辛弃疾(平水韵)
林彩芳
豪放词人遭挤蹋,壮心难报汇诗华。
倦游十载看风月,出镇一麾遇峤霞。
大志朝廷冤士痛,词人南宋大赢家。
讨平起义忠诚士,开拓词含传世涯。
辛弃疾(平水韵)
邓万斌
趵泉陷落子时生,辛北苏南婉约名。
命运多灾常罢谪,冥眸壮志复封城。
辛弃疾(平水韵)
钱利
一代精英文武全,无门报国著诗篇。
未酬壮志笔锋锐,空使英雄受苦煎。
辛弃疾
黄桂琴
心怀民众替国忧,历尽生平志未酬。
满腹豪情化战笔,激昂文字百年留。
辛弃疾
顾良忠
壮丽山河入句篇,家危国破载心间。
热忱胸负凌云志,竭力身承使命担。
六百佳词才横溢,一生坎坷智酬艰。
倾诚甘愿民族旺,官宦屈从苟且悬。
辛弃疾
陈立君
鲁汉豪杰进谏言,屡遭不幸抱批艰。
情辞慷慨抒词献,六百佳文留世传。
读辛弃疾小传感怀(通韵)
马存玉
佩剑青年将帅像,御戎十论救国亡。
起伏跌宕平常事,慷慨激昂纵横郎。
假说廉颇无路径,但随苏轼有康庄。
词风豪爽激情愤,蓦地回头历史章。
辛弃疾(平水韵)
刘海英
文可提毫书论著,武能策马定乾坤。
奈何壮志难酬世,悲叹雄心易薄存。
梦里点兵奔战事,灯前看剑抒豪言。
人生向晚今余几,南宋悬撑傲骨魂。
注:论著指辛弃疾所作军事论著《美芹十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南宋豪放词人辛弃疾
张耀堂
南宋朝廷亡国乱,稼轩军帐仰天叹。
戎装羽檄兵戈动,慷慨陈词仗剑安。
醉里挑灯无径路,梦中对酒跨征鞍。
一生豪举抗争愤,满腹经纶化苦丹。
辛弃疾
田敏
壮声英概早称雄,豪冠词坛万仗风。
汉箭销熔南岸铁,吴钩折做稼轩弓。
一生怀揣中原梦,半世年华复国忠。
唯愿河山终得统,修文持剑至成翁。
辛弃疾(通韵)
李作忠
文武双全号稼轩,壮怀未报寝难眠。
开创词境豪兴派,统领军师守隘关。
恢复中原伸雪耻,整修荒政扭坤乾。
激昂慷慨赴疆场,望远登高锦绣山。
辛弃疾(通韵)
吴国军
提笔赋佳诗,挥刀斩叛敌。
一生国统愿。六百奔豪词。
《九议》条陈策,《十论》战守奇。
建功创伟业,誓死志难移。
辛弃疾〈新韵〉
毕长录
双全文武一精英,報教无门难尽忠。
空使英雄流热泪,未酬壮志笔生风。
辛弃疾(平水韵)
邢学智
少年立志国家忧,起义过江向宋州。
献策建言收失地,整军备战抗金酋。
栏杆拍遍无人会,看剑挑灯有泪流。
豪放诗词千古传,江山留有后人愁。
渔歌子·辛疾弃
郭晓明
南宋词人稼轩翁,位卑忧国是英雄。
醉看剑,梦腾龙。收复失地气如虹。
南宋词人辛弃疾(通韵)
陆凤贤
耕读诗书终不得,时逢沦陷岂能安?
英雄胆略少年志,文武强身复中原。
月下点兵追逆将,帐前持剑灭贼顽。
尽忠无处词抒意,音韵铿锵望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