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渗漏与治理
文║老调重弹
自古世室公卿,起居舍人,皆以重屋。故而争筑明堂,飨功以养老,教学以选士,均在其中。
大凡殿宇楼阁,华宇修整,构筑红墙黄瓦,使之金碧辉煌;堂室广庭,装饰富丽华贵,直至美轮美奂。即便宽堂贫屋,虽呈简约,但也力求至善至美,不偏不倚,方可居安。
唯有一事,定须重视!亦有溃缝隙冒之冲突,系可畏之患也。介于屋之深暗处,或因雨量过多或水流蔓延,跑冒滴漏,须当谨慎,不可小觑。犹以季春之月,露秋之期,天失晴昊,时雨骤降,月半淫霖。屋在上而不见,知之在下而不省。瞻屋漏而感愁叹,诅天雨还增伤悲。试问苍生何以苟安?
唐•杜甫曾有诗曰:“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只此看来,屋之渗漏,犹为重要。正所谓孔小不补,孔大叫苦。有漏则必堵,障塞以阻之,严加封闭,令水雨湿潮,不得畅通。
至如今,时代改移、百工发达,技者操术,群必效之,崇文明而施工、固技以精深。障塞而极乎高明者,深谙防水堵漏之攻略。以常规性施工手段为基准,用先进的弹塑抗裂剂为材料,或先蔽其外,或内外蔽塞。可以成败,可知得失。终因强调质正核实,记几项质量而分析,借数据相互以制约。指挥者终负优秀素质而不妄言,施工者井然有序有条理劳而不争。似有这等创造之人,则治平之期,企踵可待也!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