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董元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
曾入选《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已出版散文诗集《远山也忧郁》(百花文艺出版社)、《黑郁金香》(成都出版社)、《帘卷西风》(中国文联出版社)及长篇小说两部。
2020年至2021年出版儿童小说系列两部:《星路上的公主》、《追蜜蜂的小哥哥》(香港人文出版社)。
曾获第二届“四川省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现居中国四川。

《嫦娥》与《秋夕》
作者|董元静(中国四川)
与盛唐时期的“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相对应,晚唐时期,诗坛上出现了“小李杜”,即:李商隐与杜牧。他们的诗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气象。
这一日,我选了他们各自的一首七绝来赏读,意外得到了属灵的启迪。
李商隐的《嫦娥》和杜牧的《秋夕》都非常唯美,而且意境有相似之处,都写了女子夜晚的怀思之情,孤寂之境,表达的感情相通。
先看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人开始就直接写月中,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广寒宫外,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这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描写长夜将尽。然后才说,寂寞的嫦娥应当后悔偷吃了长生不老之药,而今,只能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间,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全诗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借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再看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人先写,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年轻的宫女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后两句一转,写时光飞逝,后半夜的石阶清凉如冷水,宫女未受宠幸,愁苦难遣,不能成眠,静坐寝宫凝视夜空的牛郎织女星。全诗写出失意宫女的孤寂幽怨,只能羡慕牵牛织女,借此来抒发诗人自己心中的悲苦。
凄美的画面,女主人公忧愁的思绪,两首诗是一致的。一个在月中,曾经拥有真爱,却又因自己犯错而失去了。另一个在人间,虽憧憬向往,却不得路径进入那爱的殿堂。的确是,真爱难寻,天长地久的境界更无法企及。

嫦娥原在人间,是后羿的妻子,美丽善良。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是一对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长生不死药。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不料,嫦娥背着后羿,偷偷吞下灵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她奔月成仙了。
《秋夕》里的宫女,与众多宫女一样,每日只能以梳妆打扮,提升颜值来做筹码,等待十分渺茫的皇帝的宠幸。而最后的结局往往不能如愿,只能眼看青春老去,终日以泪洗面。“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首流传很广的宫词写尽了宫女的哀怨辛酸。

这一日,我感叹良久,圣经创世记第二章忽然浮现在脑海:神为亚当造了夏娃,让他们管理全地。夏娃却受了古蛇的诱惑,想“如神一样”,想自己作神,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又给丈夫吃了。她们选择违背神,被逐出伊甸园,与神隔绝了。从此,人类失落,罪入了世界,没有了神的同在。茫茫环宇,星河无涯,盼望在哪里?“嫦娥”悔恨不已,悔恨自己轻看神的命令,轻看神的恩典,偷吃所谓的“灵药”,所谓的“禁果”,她夜夜思念,悔断了肝肠。
但,有一份爱,从天而来,比山高比海深,测不透摸不着却看得见。人类屡屡犯罪,人类不能自救。爱我们爱到底的神,差他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背负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成为赎罪祭,又从死里复活。从此,天人之路开通了,悔改并信靠耶稣的人能够重生得救。

这世上有多少海誓山盟,终归无情流水。这世上竟有一位神子,他愿意为我而死!这一份爱,何处去寻?碧落黄泉,绝无仅有。这一份爱,奇妙无比,实实在在,“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歌8:7)”今天,我们的命运不再如诗中的女子,时空之外的那位良人愿意我们回转,他以永远的爱吸引我们,我们就快跑跟随他。
不像那些无奈的宫女,我们是有指望的。彼得前书第三章说:“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我们不能追逐时尚潮流,而要让内在的安静和圣洁同时在线。“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不像无知的嫦娥,以为白白得来的爱实在容易。尽管,我们都膨胀过,自我顽强地固守,里面的“已”太肥太满,偶像装得太多。结果,无法得到耶稣生命的进入,无法得到这份合一的挚爱。而倒空自己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个破碎、死去、再生的过程。
感谢主,他看中我的“痛悔”;感谢主,他不离不弃,呼唤我一次次俯伏在宝座前,圣灵的光照下,我看见自己的污秽败坏,又靠主加力量一次次对罪进行清算、倒空。终于,主的宝血洁净我罪,死过的我再次活转过来,真正经历神的爱情胜过美酒,如同香膏,一脉脉流入我枯干的心田。
推开窗,我仰望星空,牵牛织女遥隔浩渺银河,苦苦思念,一年只能相会一次。而我们的前路,或顺或逆,或走流泪谷,或在青草地,真挚的良人时刻与我们同在。此情绵绵,永无尽期。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