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短短的两行诗中,诗人对清明节时的情景进行了形象的描写。千百年后的今天,又奉清明佳节,又遇清明细雨,我们家用特殊的方式怀念那些早已离我们远去的亲人。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这三天。每到清明节都要放假,放假的目的是为了给死去的亲人们扫墓,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一家人商量好了,放假一起回晴隆长流老家。可是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学校临时决定不放假,爸爸的单位也不放假。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及共同生活人不能离开普安县城。疫情,把我们的所有计划全都打乱了,奶奶提前买的纸钱都用不上了,因为回不了老家给祖先们上坟。纸钱,只能在家里放着,那些纸钱寄托着我们对祖先的怀念,真是纸钱一张张,情义却绵长。
疫情当下,今年清明节我们不能回家,不能亲自去上坟祭祖,但同样也可以表达对死去的亲人们的爱戴之情。今天,奶奶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点燃蜡烛,放上一些贡品,清明,奶奶用这种方式祭奠祖先;我在爸爸的指引下,烧纸钱、燃清香、磕响头,清明,我用这种方式祭奠祖先;爸爸则“敬酒”,说是敬酒,其实只是把酒缓缓地倒少量在家神前、餐桌旁,清明,爸爸用这种方式祭奠祖先。奶奶虽然在城里居住多年,可依然不改农村习俗,她一边供饭,一边用苗族语不停地叨念着什么,我好奇地问了问,通过爸爸这个称职的“翻译官”的讲解,我总算弄清楚了。
又是今年清明节,还是那场细雨时,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家和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一样,响应国家号召,文明祭祖,于是我们在家里用这种特殊的形式寄托我们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