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清明时节话哀伤
文/许刚(山西)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不仅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上坟祭祖的日子。熟知的古诗有唐代文学家杜牧脍炙人口的诗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就是上坟祭祖的场景。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上坟祭祖祭先烈,清明节也带来了三天小长假。原本冷冷清清的农村,到清明节这一天又开始热闹起来。有的路口甚至还会出现堵车,这样的场景每年都在上演,作为全年最大的祭祀日,很多人都要在清明节这一天回农村的老家,去给祖先上坟祭祀。这样的传统习俗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追远思源,缅怀先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到一年清明时,我放下手头上的事情,给自己放个假。我再次回到老家,黄河岸畔的一个小村庄。穿越麦田,来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坟茔,祭奠我早逝的亲人,寄托哀思,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庇佑我们一家人,平安幸福!
今年的清明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清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坟头上,还没有芳草萋萋。但在空中盘旋的乌鸦,时而掠过我的头顶,阵阵哀鸣,让我的心头增加了几分悲凉。我用铁锨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坟头上各添了几铣新土,虔诚地焚香,还燃烧了一些冥币、元宝等祭品。冥币化成灰烬,飘向天空,在空中游曳了一阵,又落回地面。我柔肠寸断,我的心碎裂成无数瓣,破碎的心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魂魄交织了一起,缠绕在一起,抵达天堂,抵达天国,抵达那个没有烦恼,没有功利的地方。
因为,疫情形势逼人,在外打工的弟弟不能返乡祭祖,特意打来电话,让我替他多给逝去的亲人烧点冥币,以寄托哀思,略表缅怀之意。
今年的清明与往年不同。我的心里刚刚经历过一场空难的洗礼。东航MU5735,在执行昆明到广州的飞行任务,途径广西梧州上空时失联坠毁,机上132人全部罹难。举国震惊,天人同悲。在回老家祭奠祖先的同日,我还祭扫了许大德、许普德两位烈士的墓。许大德、许普德是兄弟俩,他们先后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争取自由和民主,而被反动派杀害。记得我小时候,每当清明节,两位烈士的弟弟许应娃就给我们讲述两个哥哥的英雄事迹,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着我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今年的清明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农历三月跟阳历四月恰好相差一个月。三月初一正是阳历四月一号。农村有说法称之为阴阳重合日子,不烧纸,所以也有了今年清明不烧纸的说法。
今年的清明与往年不同。因为,清明节有三个节紧挨着一起过。这三个节分别是三月三上巳节,三月四寒食节,三月初五清明节。也就是说从三月三开始就已经开始过节,接连要过三个不同的节日。由于农历的演变,清明节是不固定的,有的时候清明节会出现在农历二月,有时候会出现在农历三月,俗语称之为: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还有一句老话,叫做: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今年的清明与往年不同。即便是今年不是阳历阴历相交,按照目前的疫情的发展现状,为了防疫着想,也是不利于来回奔波的。所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其实什么时候都可以上坟,去祭祖,只要怀着缅怀的心情,其实不用过多的纠结。
今年的清明与往年不同。因为疫情防控倡导人们通过踏青遥祭、网上祭扫、委托祭扫、植树绿化、敬献鲜花,网上留言等安全文明的缅怀方式,寄托哀思,悼念逝者,以绿色祭扫合力阻止疫情传播。

作者简介: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在《市场信息报》、《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报》、《农民报》、《运城日报》、《中国乡村》发表小说、诗歌、散文3万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