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商赋
曾璞

绵山苍苍,涪水泱泱。绵山之南,富乐之乡。汉置涪县,历史远长。隋建绵州,幅员辽广。民国二年,始称绵阳。
壮哉!古老绵阳。大禹治水,千秋福泽;嫘祖驯蚕,万世流芳。刘备把酒,奠基蜀汉;文昌颔首,凤集鸾翔。药市祖师王昌遇,开创药材交易最早市场;海药鼻祖李珣,演绎中外药技交流绝唱。此为蜀道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此乃蜀川重镇,商家竞临之场。
嗟乎!商海茫茫!商圣范蠡,万代敬仰;商祖白圭,智勇仁强。美我绵商!尊商魂,化胆量气量为力量;奉商道,以国富民富为担当。

噫嘻!赞绵商!在商言商,实干兴商;务之有道,务之有方。胸怀全局,开创新局,把握大局,慨当以慷;兴办三产,带动二产,促进一产,百业兴旺。君不见“绵阳造”名驰世界,过海漂洋;“绵阳产”货出国门,步伐铿锵。长虹专列,货运繁忙;九洲飞天,雄傲远方。利尔化学品,护中华粮食之仓;惠科京东方,作世界屏显之王。富临精工,跻身巴蜀民企百强;涪城麦冬,占领全球八成市场。上马故事,临园商圈,商贾乐未央;芙蓉汉城,绵州记忆,骚客著华章。
歌绵商!兴绵重任同扛,品牌经营共襄。潼川豆豉入御膳,中坝酱油味道香。龙州套枣赛仙果,丰谷酒王胜琼浆。江油肥肠,仙海鱼庄,美食央视登金榜;北川腊肉,绵阳米粉,百亿产业同启航。

敬绵商!勇立潮头,引领天下百载,壮怀激烈高昂;同根萌枝,商会勃兴千家,联盟添翼图强。摆盛宴!有朋来自远方;斟美酒!不负嘉客厚望。观成渝经济圈,问谁主沉浮?看我绵阳!建西部服务业强市,数风流人物,看我绵商!
美哉!大三线,大生态,红色基因,光芒万丈;大熊猫,大九寨,天赠圣物,美誉八方。锦绣千卷,画不尽绵阳胜境风光;歌赋百篇,写不完绵商风流倜傥。诗仙太白若在世,斗酒百篇不为多;六一居士倘重生,醉翁亭记续绵阳。诗曰:
开放绵阳经济强,
创业创新好地方。
科技高端比硅谷,
生态宜居赛苏杭。
货畅其流通五洲,
财源广聚达万邦。
敢与成渝争高下,
大梁勇挑看绵商。
(2022年4月)


歌曲《绵阳好地方》
作词:曾璞/作曲:余志勇/演唱:董艳、刘洋

作词:曾璞

作曲:余志勇
清清三江水碧波荡漾,
高高七曲山鸟语花香。
城驻山水间,
人行于画廊,
生态绵阳富乐之乡。
这里半城绿树半城高楼,
这里半年秋色半年春光。
欢迎你来绵阳,
这里是你安居的好地方。
神秘古郪国令人向往,
美丽小寨子禹王故乡。
诗仙醉古今,
嫘祖育蚕桑,
古老绵阳富乐之乡。
这里白马藏歌吟唱千年,
这里羌寨笛声百里悠扬。
欢迎你来绵阳,
这里是你旅游的好地方。
浓浓丰谷酒五洲飘香,
梦幻科技城升腾希望。
风洞惊世界,
两弹震万邦,
开放绵阳富乐之乡。
这里九洲生辉誉满华夏,
这里长虹横空过海飘洋。
欢迎你来绵阳,
这里是你创业的好地方。
【歌词创意】
绵阳,中国西部新兴城市,城驻涪城、游仙、安州三区,市辖三台、盐亭、梓潼、北川、平武、江油五县一市。多位党和国家领导到绵阳视察时盛赞“绵阳是个好地方”,据此确定歌名为《绵阳好地方》。歌词从三区五县一市各自最具“绵阳元素”的人、景、物中筛选,以安居、旅游、创业“三个好地方”为主题,来定位生态、古老、开放“三个绵阳”。
安居好地方:流经培城、游仙的涪江、安昌江、芙蓉溪“清清三江水”城区水面达13平方公里,为西湖的2.5倍。梓潼的“高高七曲山”,涪城、游仙安州“城驻山水间”,“半城绿树”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终年湿润气候让“这里半年秋色半年春光”。“富乐之乡”的绵阳先后获联合国人居环境迪拜奖,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荣誉。
旅游好地方:“神秘古郪国”的三台,“白马藏歌”的平武,“羌寨笛声”、“禹王故乡”和“美丽小寨子”的北川,“诗仙醉古今”的江油李白故里,“育蚕桑”的盐亭嫘祖诞生地,勾勒出“古老绵阳”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
创业好地方:“浓浓丰谷酒”有“川酒新金花”美誉,“梦幻科技城”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科技城。建在安州的“风洞惊世界”,地处游仙的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研制的“两弹震万邦”,使“九洲生辉誉满华夏”、“长虹横空过海飘洋”的九洲和长虹电器集团,让西部“开放绵阳”这座国家级创业城市“升腾希望”。
(2017年12月5日)
歌曲《绵阳好地方》

赋
(中国古代文体)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基本介绍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1]
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赋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之为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接《楚辞》,兼收战国纵横之文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它与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
赋的来源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像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赋自诞生之日便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但诗与赋毕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汉赋的体式
汉赋继承了《楚辞》形式上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此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严谨,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即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骚体赋是赋体文学兴盛的开端,是从先秦时期到汉高祖时,继承了楚辞的特点,依旧使用“兮”字,枚乘的《七发》奠定了赋体文学的基础。
散体大赋产生于赋体文学的发展时期,是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登基之前,这段时间的赋体文学风格以雄大壮阔为主,因而又被称为“散体大赋”,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文化策划人、辞赋作家薛刚首先提出了“汉代五绝”的概念,认为赋也是五绝之一,他认为:“赋是最能代表汉文化的文学体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体。在中华古典文学体裁中,赋‘包括宇宙,总揽人物’,极大程度地利用了汉字字形构造的特点,在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强烈视觉刺激。赋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代表汉字和汉语优势与特色的文体。”
赋的特点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像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其中汉赋最具影响。
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之一。赋是铺陈排比的意思,相当于近代的排比修辞方法,南宋的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即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扬雄曾撰《太玄》等,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对后世意义可谓重大。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张衡得到了很多荣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一些现代的学者还将他的工作和托勒密(86-161)相提并论。1802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曾璞,三台县人,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传媒、中华作家原创文学学会优秀作家。出版有诗集《明心诗草》《明心牧笛》《明心琴韵》及长篇历史小说《药市祖师传奇》,创作的歌曲《告诉爸妈一句话》荣获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创作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奖励。


“新青年兴家乡♡实践奉献青春力量”寒假社会实践 专题报道(二)

“虎啸中国年·年味”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暨壬寅年福虎闹中华艺术作品欣赏专场


中国著名作家刘岸长篇小说
《子归城》在喜马拉雅正式开播啦。
一件好事:从此刻起,直至整个春节,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听刘岸的《子归城》,不产生任何费用。叫限免。点开“节目”,就可以收听前六集。欢迎朋友们收听哈:
长篇惊悚|震撼 神秘 魔幻小说《子归城》

《子归城》,不可不读的小说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一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二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三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四
哪里可求《子归城》?请看这里:
龙宝书斋的店
刘小秃的书摊

扫码关注:【作家文刊】




屿上音乐(收徒)
屿上音乐·电脑壁纸·第一辑·Windows 11 原生壁纸
《血染的风采》,一首要被忘记的歌曲,如同那场战争,在我们的记忆中失去。


中华原创文学学会
国家主席2022新年贺词
歌曲《把根留住》
情侣姓氏头像
吴家姓氏头像
周家姓氏头像

魏能强 快手
ID: 1765474228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一)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二)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三)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四)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五)《上帝的吻痕》——贺曾祥宇一周岁生日(林剑、许利华诗歌八首)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诗歌:《正邪之战》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诗歌:《正邪之战》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闪小说:《守法》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小小说:《千年的牢骚》
印尼作家麦伟成诗歌:《似梦似醒 悼亡母》


《我心安系奥克兰》新西兰作家林爽散文
《楓柳雅徑》新西兰作家林爽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