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于艺,修于己
作者|王伟 - 知止(四川)
书法|王伟 - 知止(四川)
朗诵|五月花儿开(河北)
黄宾虹在《国画之民学》中云:“君学重外表,在于迎合人;民学重在精神,在于发挥自己。所以,君学的美术,只求外表整齐好看,民学则在骨子里求精神和个性的美,含而不露,才有深长的意味。就文字来说,大篆外表不齐,而骨子里有精神,齐在骨子里。自秦始皇以后,一变为小篆,外表齐了,却失掉了骨子里的精神。西汉无波隶,外表也不齐,却有一种内在的美。经王莽后,东汉时改成有波隶,又只讲外表的整齐。到了魏晋、六朝,六朝字外表不求其整齐,所以六朝字美;唐以后又一变而为整齐的外貌了。”

根据此等变化,正可看出君学与民学的分别。真正的艺术哪分君民?创新、创造、独立自由之精神才是艺术之大道。如果君是个粗鄙之人呢?或者民有日月之光呢?纵观人类艺术史,梵高、毕加索、塞尚、高更、张大千、齐白石,哪个跟政治有关?自隋推科举以来,哪位仕子不是文书并举?随便一个县令比当下中书协主席水平高。古代没有什么中国书法家协会,也不称书者为家,孔子曰:游于艺也!王羲之、王献之被称为善书者,“可见书谱有记”。自唐以始,全国读书人必习书法,必读八股文,如同巴西的足球,凡有人必足球,今日有专门的协会,却成了人间的笑话。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国足协,称为当下中国三丑。外行管理内行,给钱即入协。如此之多的协会为何?提升了大众审美?普及了美学知识?促进了人类文明?一大堆的老干部体、江湖体,军人、领导、情人,凡能呼吸者皆能成家,造就了如今的中国式审丑。

历数一下古代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及成员,张芝、钟繇、二王及唐四家、宋四家,这些大师不是家,却一直住在珠峰顶上。政客跟艺术不是一个路数,二王、张长史、怀和尚都是敢为人先的代表。
《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成不了丑,丑也不能成美,即使天地枯竭,人类不存,美是人间不死之光。

东坡先生有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如果说书法是一门艺术,首先应该是学养,试想不通二十五史,不读四书五经,不了解汉字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变化,穷其一生努力最多成一个字匠,当下的中国式审丑,把一堆戏子、老干部、商人弄成艺术家,还炒作拍卖,当下的中国艺术界,屎尿横行,臭气熏天。活生生地弄成一个名利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止在于生存。生存是基础的物理层次,很多人是想以此追名逐利,为几粒碎银而已。

人生不是盛宴,而是一场修行。艺术就是源于艺术高于艺术,优于昨天的自己就是一种高贵,忘记名利,修行自我,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世间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书法之法,书法无法。敬天爱人,学无止境。修行闻道,内圣外王。修行在路上……


作者&书法家简介:
王伟,笔名知止,著名书法家,作家,诗人,房地产CEO。心有八爱:写字,码文,插花,登山,玩茶,收藏,舞者,厨艺。
自幼学诗习书,饱读古今经典,以苏东坡为偶像,以王羲之为榜样,将有趣灵魂落于文字,将魏晋风华融于笔墨,作品满含蜀风雅韵,尽展云天襟怀。
代表作:《如果我在四川遇见你》、《巴渝大地赋》、《蜀山赋》。曾出版作品集《白昼之光》、《明月清风》、《中国当代作家精选》等。
诗观:思想是文章的母亲,哲学是文章的近邻,境界是文章的灵魂,张力是文章的生命力。有天地正气,有爱的力量,有温度的生命,有氧气的文字,有深刻的思考,于虚无的内心种植芳香,苟且而深情。
书法观:书法,骨子里的中国艺术。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为书写注入生命的意义,于灵魂深处铺开时光,笔墨穿行,长河流淌。

特邀金牌主播简介:
五月花儿开,河北人,执着于文字与声音里的朝圣者。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书法作品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