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五十七)《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对联“藏名”和江苏句容茅山“万寿台”对联“藏名”手法相同,均藏有李春芳之身影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以“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为原型(见前第25篇),孙悟空“祖籍祖贯”在花果山水帘洞,影射李春芳是江苏句容茅山人,祖上世代是清廉之人,且自己是“清廉宰相”。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中不仅有李春芳“藏名诗”“藏名词”“藏名词赋”,还有李春芳“藏茅山”之元素。除了藏有“福地”“洞天”“仙乡”“仙山”“道祖山”“方隅山”“石龙山”“海江山”“大灵山”“小灵山”“方山”“丹崖”“大地根”“黄精”“水帘洞”“通海桥”“海眼泉”“茅盈”“三天门”“三清殿”“符”“箓”“咒”“佛道同修”“葫芦”“华阳洞”“玉碣”等茅山元素,还藏有“为皇帝祝寿对联”之茅山元素。
本文作者与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右)留影于茅山崇禧万寿宫2020.6.17。
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何春生道长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此幅对联在《西游记》的哪一回呢?
《西游记》有一副对联:“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其就出自《西游记》第四十四回:
二更时候,孙大圣心中有事,偏睡不着,只听那里吹打,悄悄的爬起来,穿了衣服,跳在空中观看,原来是正南上灯烛荧煌。低下云头仔细再看,却是三清观道士禳星哩。但见那——灵区高殿,福地真堂。灵区高殿,巍巍壮似蓬壶景;福地真堂,隐隐清如化乐宫。两边道士奏笙簧,正面高公擎玉简。宣理《消灾忏》,开讲《道德经》。扬尘几度尽传符,表白一番皆俯伏。咒水发檄,烛焰飘摇冲上界;查罡布斗,香烟馥郁透清霄。案头有供献新鲜,桌上有斋筵丰盛。 殿门前挂一联黄绫织锦的对句,绣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行者见三个老道士,披了法衣,想是那虎力、鹿力、羊力大仙。下面有七八百个散众,司鼓司钟,侍香表白,尽都侍立两边。行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与他混一混,奈何单丝不线,孤掌难鸣,且回去照顾八戒、沙僧,一同来耍耍。”
江苏句容道教茅山元符宫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也有一副“为皇帝祝寿之对联”:“仙乐彻九霄,祝一人之有庆;天香招五鹤,祈四海之同春。”此对联至今还保存在句容茅山万寿台两侧石柱上。
《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对联中的“万岁”和茅山元符宫万寿台对联中的“一人”均指皇帝,他们是不是指同一皇帝呢?
答案是肯定的。此两幅对联,暗中有紧密关联,即《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中对联“藏名”和江苏句容茅山“万寿台”上的对联“藏名”手法相同,除了都藏有皇帝而外,还都藏有李春芳之“身影”。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皇帝是谁呢?
首先,《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中的“对联”在“三清观”,此处有“灵区高殿,福地真堂”“玉简”“传符”“咒水发檄”等茅山道教元素,影射句容茅山是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之称,还有茅山道教“玉简”“符”“咒”“檄”等宗教文化。
“玉简”,是道教重要的法器。茅山“玉简”见《乾隆句容县志》三卷:“华阳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寿观后,南洞在元符宫东。其门有五,三显二隐。三茅君、二许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龙玉简。 灵异至多。又谓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虚四廓、上下皆石,内有阴晖夜光日精之根。阴晖主夜,日精主昼,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异草木水泽,亦与外同。又有飞鸟交横,名为石燕。所谓洞天神宫,灵妙无方,不可得而议也。(《旧志》)”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金山学院原院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左)。
其次,《西游记》“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对联中的“河清”影射嘉靖皇帝,“海晏”影射嘉靖朝戚继光等将领率兵扫灭东洋倭寇。
何以为证?
一、李春芳《贻安堂集》卷二《肃庙挽章》开头部分有:“河清呈上瑞(诞圣之始,曾有此祥,故云),国运正中天。”
因嘉靖皇帝诞生的时候,黄河水突然变清澈起来了,故《西游记》中的“河清”一词影射“嘉靖皇帝诞生之时黄河水变清澈”是大明朝祥瑞之兆。
二、《西游记》中多处写“河清”之祥兆,有反复强调“嘉靖皇帝诞生之时黄河水变清澈”是大明朝祥瑞之兆的用意。
如《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三皇治世,五帝分伦。尧舜正位,禹汤安民。成周子众,各立乾坤。倚强欺弱,分国称君。邦君十八,分野边尘。后成十二,宇宙安淳。因无车马,却又相吞。七雄争胜,六国归秦。天生鲁沛,各怀不仁。江山属汉,约法钦遵。汉归司马,晋又纷纾南北十二,宋齐梁陈。列祖相继,大隋绍真。赏花无道,涂炭多民。我王李氏,国号唐君。高祖晏驾,当今世民。河清海晏,大德宽仁。兹因长安城北,有个怪水龙神,刻减甘雨,应该损身。夜间托梦,告王救遁。王言准赦,早召贤臣。款留殿内,慢把棋轮。时当日午,那贤臣梦斩龙身。”
此处明写大唐李世民一朝“河清海晏”,隐喻大明嘉靖一朝“河清海晏”。“有个怪水龙神,刻减甘雨,应该损身”指“泾河龙王”,影射南京言官王桢,贤臣魏征“梦斩龙身”影射大明宰相李春芳梦中斩杀南京言官王桢,“告王救遁。王言准赦”影射明穆宗赦免南京言官诬陷之最。宰相肚子能撑船,宰相李春芳为什么非要杀王桢呢?因为王桢谗言诬告激将首辅李春芳离开京师之后,明穆宗一年之后就英年早逝了。大明朝顿时主少国疑,人心思变。
又如《西游记》第七十八回:“又入三层门里,到通衢大市观看,倒也衣冠济楚,人物清秀。但见那——酒楼歌馆语声喧,彩铺茶房高挂帘。万户千门生意好,六街三市广财源。 买金贩锦人如蚁,夺利争名只为钱。礼貌庄严风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此处写大唐“河清海晏”有赞誉唐太宗李世民为盛世明君。由大唐“轮回”至大明,又为大明嘉靖一朝“河清海晏”作暗中铺垫。
三.“海晏”与《西游记》第一回“势镇汪洋”相呼应,影射嘉靖朝扫灭东洋倭寇。
唐太宗李世民平定东西突厥,两界山(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为大唐安西都护府所管辖,北方各民族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大唐由此步入盛世,天下太平。
而大明嘉靖一朝倭寇猖獗,东南震动。到嘉靖朝后期,倭寇最终被民族英雄戚继光等领导的军队所剿灭,故此到嘉靖朝后期天下方才安定太平,故称大唐“海晏河清”影射嘉靖朝倭寇被灭,东南安定,国家重回正轨。“海晏河清”与《西游记》第一回的“势镇汪洋”相互关联,皆涉及嘉靖朝倭寇,即倭寇被剿,天下太平。而道教茅山是中华神州之“仙都福地”,自然能够震慑东洋妖氛(倭寇)。
四.“海晏河清”体现了“太平宰相”李春芳“天下太平”的政治志向。
如《西游记》第八十五回:“行者道:陛下法国之名甚好,但只灭字不通。自经我过,可改号钦法国,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胜,风调雨顺万方安。国王谢了恩,摆整朝銮驾,送唐僧四众出城西去。君臣们乘善归真不题。 ”
此处写“改号钦法国”可“河清海晏”,影射大明朝“以法治国”就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又如《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好雨——漠漠浓云,蒙蒙黑雾。雷车轰轰,闪电灼灼。滚滚狂风,淙淙骤雨。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全亏大圣施元远,万里江山处处阴。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槁苗得润,枯木回生。田畴麻麦盛,村堡豆粮升。客旅喜通贩卖,农夫爱尔耘耕。从今黍稷多条畅,自然稼穑得丰登。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太平。 ”
此处“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太平”影射“太平宰相”李春芳祝愿华夏“风调雨顺”“永享太平”之愿望。
又如《西游记》第九十回:“老王道:为此兵器,几乎伤了我父子之命。小王子道:幸蒙神师施法,救出我等,却又扫荡妖邪,除了后患,诚所谓海晏河清,太平之世界也!”
此处“扫荡妖邪,除了后患,诚所谓海晏河清,太平之世界”影射大明嘉靖朝剪灭东洋倭寇,国家重新步入太平世界。也体现了“太平宰相”李春芳祝愿华夏“永享太平”之愿望。
又如《西游记》第九十四回:“一宵夜景已题,早又金鸡唱晓。五更三点,国王即登殿设朝,但见:斋宫殿开轩紫气高,风吹御乐透青霄。云移豹尾旌旗动,日射螭头玉佩摇。香雾细添宫柳绿,露珠微润苑花娇。山呼舞蹈千官列,海晏河清一统朝。”
此处“山呼舞蹈千官列,海晏河清一统朝”一句,影射大明嘉靖一朝倭寇被灭,国家统一,体现了“太平宰相”李春芳再次祝愿华夏“风调雨顺”“永享太平”之强烈愿望。
“长老欣然不辞,举笔而和:古和春景诗曰:日暖冰消大地钧,御园花卉又更新。和风膏雨民沾泽,海晏河清绝俗尘。 ”此处“和风膏雨民沾泽,海晏河清绝俗尘”一句,也体现了“太平宰相”李春芳反复祝愿华夏子孙“风调雨顺”“永享太平”之愿望。
五.《西游记》对联中所“祝”之人即作者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祝”嘉靖皇帝。
孙悟空是“官封弼马”,影射李春芳是皇帝亲封的属马的辅弼大臣。“官封”影射官家(皇帝)亲自任命,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三载:“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吏部言礼部左侍郎缺,请推补。得旨,不必会推,严讷升本部左侍郎,李春芳填注部任,董份代春芳掌院事。”据此,李春芳是被嘉靖皇帝钦点正式成为朝廷大臣。而大明朝“河清海晏”结束于嘉靖朝后期,故《西游记》中李春芳祝愿的人即为嘉靖皇帝。
其三,江苏句容茅山“万寿台”上有对联“仙乐彻九霄,祝一人之有庆;天香招五鹤,祈四海之同春”。其中有嘉靖皇帝和李春芳的身影。
茅山此对联中,谁“祝”“一人之有庆”?此人即李春芳,与下联之“春”字暗合。“春”字即影射李春芳。“一人”即嘉靖皇帝,与《西游记》中“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对联中的“万岁”同一意思,均是指嘉靖皇帝。
江苏句容·茅山“元符万宁宫”万寿台·三天门 【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传人余志成道长供图】
故茅山“万寿台”此对联,上联写嘉靖皇帝“一人”被天下臣民祝贺长生,下联写李春芳带领四海臣民祝愿嘉靖皇帝长寿。 即上联“嘉靖帝”对下联“李春芳”。
“祈四海之同春”隐含意思同时有“我李春芳祈求四海臣民同我李春芳一道祈求上帝让大明嘉靖皇帝永葆青春”之意。
李春芳如何能够有资格率领四海臣民恭祝嘉靖皇帝健康长寿呢?
原来,李春芳在嘉靖朝后期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他是有资格率领四海臣民恭祝嘉靖皇帝健康长寿的。
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载:“嘉靖四十一年正月丙戌朔。”“改礼部左侍郎李春芳为吏部左侍郎。”“春芳份支从二品俸。”
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四载:“嘉靖四十二年八月丁未朔,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李春芳行礼。”
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五载: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丁卯朔,敕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李春芳兼武英殿大学士,在内阁同元辅阶办事。
在大明嘉靖皇帝生命后期,身为礼部尚书的李春芳为嘉靖皇帝建茅山万寿台祈福长寿应该是顺理成章之事。李春芳是嘉靖皇帝钦点状元,“官封弼马”,知恩图报,人之常情。
其四,《西游记》中的“三清观道士”求雨,影射道教茅山是上清祖庭,有茅山道士专司求雨。
曹义《默庵诗集》四卷有《寄汤灵官希文》诗:“职司符箓镇宗坛,心与浮云一样闲。坐听松窗啼鸟静,行吟苔径落花斑。丹成药灶呼猿守,礼罢茅君伴鹤还。自古华阳多胜概,烟霞泉石足怡颜。”“灵官“职司符箓”,另外还有求雨的职责。李维桢《茅山游记》载:宫后有龙池,大旱不涸,祈雨于此请龙。”《道藏·茅山志》三十三卷有 陶弘景《请雨词》:“华阳隐居陶弘景、道士周子良词。窃寻下民之命,粒食为本。农工所资,在於润泽。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嗷嗷,瞻天雀息。百姓祈请,永无感降。伏闻雨水之任,有所司存。愿哀悯黔首,霈垂沾渥。呵风召云,肤寸而合。使洪潦溢川,水陆咸济;则白鹄之咏,复兴於今。共伸至诚,稽颡词情。谨词。天监十四年太岁乙未六月二十日词诣句曲华阳洞天张理禁赵丞前。”
茅山·顶宫 【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传人余志成道长供图】
其五,茅山元符宫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北面立柱石刻有楹联:“翠巘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其中“丹崖”一词,与《西游记》第一回开篇词赋中的“丹崖”相吻合。即“丹崖”代指句曲茅山。
其六,茅山元符宫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石牌坊上部中间处原为重檐,重檐上面有一尊石葫芦,石葫芦口有“太阳”,与《西游记》中的葫芦能够装太阳相契合。
“葫芦装天”见《西游记》第三十三回:
好行者,伸下手把尾上毫毛拔了一根,捻一捻,叫:“变”!即变做一个一尺七寸长的大紫金红葫芦,自腰里拿将出来道:“你看我的葫芦么?”那伶俐虫接在手,看了道:“师父,你这葫芦长大,有样范,好看,却只是不中用。”行者道:“怎的不中用?”那怪道:“我这两件宝贝,每一个可装千人哩。”行者道:“你这装人的,何足稀罕?我这葫芦,连天都装在里面哩!”那怪道:“就可以装天?”行者道:“当真的装天。”那怪道:“只怕是谎。就装与我们看看才信,不然决不信你。”行者道:“天若恼着我,一月之间,常装他七八遭;不恼着我,就半年也不装他一次。”伶俐虫道:“哥啊,装天的宝贝,与他换了罢。”精细鬼道:“他装天的,怎肯与我装人的相换?伶俐虫道:“若不肯啊,贴他这个净瓶也罢。”行者心中暗喜道:“葫芦换葫芦,余外贴净瓶,一件换两件,其实甚相应!”即上前西游记
扯住那伶俐虫道:“装天可换么?”那怪道:“但装天就换,不换,我是你的儿子!”行者道:“也罢,也罢,我装与你们看看。”
好大圣,低头捻诀,念个咒语,叫那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谛神:“即去与我奏上玉帝,说老孙皈依正果,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路阻高山,师逢苦厄。妖魔那宝,吾欲诱他换之,万千拜上,将天借与老孙装闭半个时辰,以助成功。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
那日游神径至南天门里灵霄殿下,启奏玉帝,备言前事,玉帝道:“这泼猴头,出言无状,前者观音来说,放了他保护唐僧,朕这里又差五方揭谛、四值功曹,轮流护持,如今又借天装,天可装乎?”才说装不得,那班中闪出哪吒三太子,奏道:“万岁,天也装得。”玉帝道:“天怎样装?”哪吒道:“自混沌初分,以轻清为天,重浊为地。天是一团清气而扶托瑶天宫阙,以理论之,其实难装。但只孙行者保唐僧西去取经,诚所谓泰山之福缘,海深之善庆,今日当助他成功。”玉帝道:“卿有何助?”哪吒道:“请降旨意,往北天门问真武借皂雕旗在南天门上一展,把那日月星辰闭了。对面不见人,捉白不见黑,哄那怪道,只说装了天,以助行者成功。”玉帝闻言:“依卿所奏。” 那太子奉旨,前来北天门,见真武备言前事。那祖师随将旗付太子。
早有游神急降大圣耳边道:“哪吒太子来助功了。”行者仰面观之,只见祥云缭绕,果是有神,却回头对小妖道:“装天罢。”小妖道:“要装就装,只管阿绵花屎怎的?”行者道:“我方才运神念咒来。”那小妖都睁着眼,看他怎么样装天。这行者将一个假葫芦儿抛将上去。你想,这是一根毫毛变的,能有多重?被那山顶上风吹去,飘飘荡荡,足有半个时辰,方才落下。只见那南天门上,哪吒太子把皂旗拨喇喇展开,把日月星辰俱遮闭了,真是乾坤墨染就,宇宙靛装成。二小妖大惊道:“才说话时,只好向午,却怎么就黄昏了?”行者道:“天既装了,不辨时候,怎不黄昏!”“如何又这等样黑?”行者道:“日月星辰都装在里面,外却无光,怎么不黑!”小妖道:“师父,你在那厢说话哩?”行者道:“我在你面前不是?”小妖伸手摸着道:“只见说话,更不见面目。师父,此间是什么去处?”行者又哄他道:“不要动脚,此间乃是渤海岸上,若塌了脚,落下去啊,七八日还不得到底哩!”小妖大惊道:“罢,罢,罢!放了天罢。我们晓得是这样装了。若弄一会子,落下海去,不得归家!”
《西游记》“葫芦装天”相关情节写得非常详细。这个故事的原型出处在哪里?其实“葫芦装天”的故事即源自江苏句容道教茅山万寿台上的葫芦。万寿台其上“三天门”、石柱上藏李春芳名对联、顶部重檐上的葫芦、葫芦口“太阳”等皆与《西游记》相关联,这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的相关“实物证据”。
江苏句容·茅山万寿台
天道无常,茅山古建筑毁坏众多,万寿台“葫芦装天”建筑也未能保存至今。今仅有“葫芦装天”照片传世。今四方名流善信徜徉万寿台之下,更少有人知晓其与《西游记》“葫芦装天”之渊源关系,故我在拙作《句曲诗综》之“凡例”第30条载有:
“本书所收诗作涉及“仙山(茅山)”“怪石”“大茅洞”等处,与华阳洞天主人校《西游记》中“仙山”“仙石(孙悟空)”“水帘洞”等处暗含关联。故对相关处做注释。句曲茅山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誉,大茅洞、良常洞(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良常胡氏重修谱序》称“良常仙境”)等道家胜境自古名扬四海,历代雅士多有诗咏之作,现已渐渐淡出今人视线,故对相关处做注释。或能有助中华地方文明传承光大。其余内容一般不注。”
本文作者和茅山刘帅道长(右)合影。
其七,“河清”与“水帘洞”暗中相扣。
“河清海晏”影射大明国是清廉盛世国泰民安,而李春芳是大明首辅,世代居住花果山水帘洞,影射李春芳祖上世代是清廉之人,自己也是“清廉宰相”,所以“弼马温”“官封弼马”,皆因李春芳是“清廉”之官员,所以皇帝亲自封他为这位“属马”且“性格温厚”的状元为首辅。国史家乘皆记载李春芳是“清廉宰相”“太平宰相”,与《西游记》中“家住水帘洞”“官封弼马”是完全吻合的。自己不能标榜自己是清廉宰相,所以《西游记》署名“华阳洞天主人”而不署名李春芳,且李春芳后世子孙也不谈“华阳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李春芳自家后人不必自吹自擂,留于外人评说即可。且《西游记》藏有李春芳的姓名字号,藏有道教茅山,藏有状元宰相李春芳是句容籍,藏有李春芳曾祖李秀、父亲李镗和兄弟李齐芳、李承芳及李春芳妻儿,藏有“圣明天子”嘉靖皇帝,藏有“宫女太后”李彩凤,藏有“明君”万历皇帝等等,故李春芳开篇即有“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之预言,体现了李春芳是“清廉”“大德”之人,不汲汲于名利。其后世“知音”越晚“出现”,其人生“无名”之境界则越高。
据此,《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对联“藏名”和江苏句容茅山“万寿台”对联“藏名”手法相同,均藏有嘉靖皇帝和“太平宰相”李春芳之身影,此为今流行本《西游记》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定完稿的又一铁证。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李洪文·《句曲诗综》等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