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诗人不仅要懂得拿捏安排好文字,更是需要懂得多方位观察生活,并有良好健全的人格魅力支撑,才能把点滴当下很好地运用于各种文学题材中,给读者带来深层次的引领,思悟,以达文学于世间存在的最佳效果。静好这组诗就有此种特质,此组诗四首就有四种风格题材,微诗《人》有她对人性深度的剖析,而针对时下世界局势,一首现代诗《战争》中有她对人心的拷问,对永久和平的渴望期盼。又逢三月,那首百字诗《梦回江南烟雨》丝丝缕缕的情让我们再度感受到了天涯游子每当《清明》时节种种之重的体会……关于人性,关于世界,关于情感,这都是一组不错的佳作,欢迎雅赏!(蒋雯,中国)

人(外三首)
作者|静好(英国)
赏析|蒋雯(中国)
一撇一捺易写
要站立成人 ,不带兽性
难

蒋雯赏析:
我们读过了诗人很多风格不一的诗,均值得点赞学习。这是首微诗,微诗顾名思义有别于长诗的过多修饰的重叠。它要的是凝练,常立意于一点,通过不多的语言让诗意在诗外得到更多的延伸和寓意,让人有很多思考领悟的空间,或暗讽或指理或其它。微诗的特点要有很强的张力,所以种种写作手法在其中运用时就显得尤其重要。静好的这首″人"也带有此种特性,她通过"人"字的象形指入意会:人不仅只存在于外形的写意形体,其品性有别与其它禽兽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作者此诗的所指。一个″难"字便可以看出,人处处向内提升,要有好的德行修养是不易的。不上则下,圣贤与凡夫与禽兽之别就在于品德之高下。微诗几句,值得深思。

2.战争
为了各自利益
大佬们居心叵测地角逐
军人成了棋子
百姓无辜受难 流离失所
极力鼓动战争的
从来不亲自上战场
战场上流血牺牲的
也非他们的儿女
战争
破碎了山河
破碎了人心
贪得无厌的欲望
使地球蒙难
终有一天
地球也不再忍看人性的残酷
毁灭一切
同归于尽实现永久和平

蒋雯赏析:
这首诗是针对时下战争而写,既现实又凝重,高度展示了人心险恶自私的嘴脸。各国之间,在如此高度文明的今天,依旧为了一己之利,权势之争,突破衣冠楚楚的外衣,丑陋地暴露于人前世间。"为了各自利益/大佬们居心叵测角逐。"居心叵测,揭示人心之顽之劣,时时在好坏取舍中贪婪,"角逐"有竞争之意,好了还要好,多了还要多,易在攀比中嗔怒。人心无情,交往完全在利益之上,随时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军人成了棋子/百姓无辜受难。"这就是人间的命运。其实权势没错,看如何运用,为民而想可造福于民,否则则祸害不浅,如今之战便是如此。"战争/破碎了山河/破碎了人心。"几个″碎"让几多人家离子散,肝肠寸断,哀嚎连天,地球皆不忍直视。所以诗人呼吁人心知足平和,人间才能平安温馨,远离刀兵,世界才能安然无恙。这是首直指人心的好诗!

3.梦回烟雨江南
杨柳含烟轻流云携雨重
风入桃花芬芳溢朵朵红
客梦江南燕子雀跃呢喃
乡音绕心间温馨浪漫浓
雨后彩虹架起一道天桥
故乡的风传来故乡喜讯
亲朋好友聚家和万事兴
虎年吉祥虎虎生威好运
父母在天之灵护佑儿孙
双亲微笑绽放玫瑰丛中

蒋雯赏析:
静好这首诗是《百人百字诗》中的一首,这种诗体的特点是一行十字,十行百字为一首,以一种类似中国汉字正方形的形式呈现,更具有东方文化的象征。能通过抒情叙事把古体与现代诗体很好的穿插运用并结合,这首静好的《梦回烟雨江南》也是在短短十句中把那份回忆并想念家乡的情节通过这种形式跃然纸上,传递至每个读者的心间。这首诗诗题就已指出了她的诗意,作者很好地巧妙安排布局且节奏押韵,"烟雨江南"四字便指出了时间为二三月间,"梦回"可见游子的心情。这首诗诗题一现,就是一幅图,一幅新年后江南春意盎然的画卷,自然吸引人往下看: "杨柳含烟,风入桃花。"一展眼帘的风景就刻画出了江南的秀丽婉约并带有淡淡的愁绪。其中"雨"就是惆怅有代表性的象征。紧接着下面两句中:″梦客……乡音……。"虽依然在景中,却很好地把念乡之情嵌入三月之景突出了怀念的愁绪,可谓情景并茂。在他乡,同样的雨同样的桃花时时都能引入故乡的记忆,念的太深便忘了他乡还是故乡,风传来故乡的消息才恍悟该有一道彩虹做天桥就好,家就会在不远的地方静候。纵观这首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父母在天之灵护佑儿孙。"再次揭示人间的不圆满处,即便可乘彩虹回家,而与父母却永远是阴阳之隔,天穹之遥,遥不可及,那么又要如何才能相见?也许这份遗憾,此生只有永远留在梦中了,再次回至主题……此首诗意境巧妙,迂回婉转,彼此潸然,而且押韵有序,吟诵也尚佳,很好!

4.清明
清明雨纷纷
思亲祭扫泪频频
落花飞絮轻
华夏重清明
独在天涯梦里回
游子念双亲

蒋雯赏析:
重视礼仪亲情,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静好的这首《清明》便可见一斑,此汉俳诗既平实又感人。诗共两节,第一节写整个清明祭祀的样子,诗人采用"雨,泪,落花。"这种往下落的动态描写与呼应更增加了人们在清明中的愁绪之情。此诗的特点是以大回小,从整体到局部体现出既广又细的特点,第二节中游子的心理描写也极富色彩,因"念双亲"故,独在他乡,只能″梦里回。"显得尤其深沉凝重。此"重"与落花飞絮之"轻"的反衬描写让人寒彻心扉,久久不散。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赏析人简介:
蒋雯,江西临川人,多年来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各大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及诗评等作品并获奖项,系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抚州作协,剧协,诗词楹联协会会员。现系 [驭风者诗社]副社长,英国[海外诗译]中文审核及诗评师,新西兰《澳洲讯报》汉俳版编辑,临川《如是诗刊》任诗评师。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