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贤同,作家,自由撰稿人,曾出版两本诗集。其作品结构清晰,用语浅显明了,而哲理深邃,在当今诗坛展现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不被套路。其诗风朴实,赢得了读者的关注与欣赏。
三月的时光
文/俞贤同
三月的时光
是温温柔柔的
天和日丽铺满金色的花园
走向田野
油菜花对我甜甜的微笑
我付之以灿烂的容颜
手拉着手是心心相印的感觉
我知道花的内涵是什么
一个冬天的积蓄
总是为了一个春天的绽放
乡村的生活
是多么的美好
小桥流水人家
浅浅的溪流潺潺
鹅卵石闪烁金色的光芒
江南风景旧曾谙
树林郁郁葱茏
躺在山涧边的草地
仰望天空心绪飞翔
这世界宁静的时候
这是多么的令人心旷神怡
美丽的乡村处处好风光
层层叠叠的梯田直上云霄
敞开心扉装满三月的朝气
蓬勃走山岗
诗坛的蒙尘与狂妄是这样被剔除的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三月的时光》凸显的背景是当下,引来的是真心向往和反向思考。诗歌写世界,由题目显现。而这世界这么大这么多人,能见识“乡村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的又有多少。这是诗歌的深度。
诗歌创作不会无缘无故的和盲目的去写一个“三月”,而诗歌全篇以隐喻结构的手法来展现四个段落二十五行,值得可喜的地方是,以状景的清晰程度,剔除了当下诗坛现象中的蒙尘与狂妄。这就是诗歌的每一行都有它的着落。
诗歌写“三月”、写“乡村”、写“江南”、写“心扉”,所要表示的是对世界的能见度和认知度。全篇结构的隐喻关系,是建立在一个对世界的敬畏之心,它主要由第三段和第四段人物的静止状态而凸显的思考方式,表现了这样的细节,如第三段第三行和第四行的,“躺在”和“仰望”;第四段第三行的“敞开”。
像这样的联动,它表现的是一个因果关系,同时也是一个思维方式。尤其是第四段的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领起语“敞开”和“蓬勃走山岗”,表现的是人物的前进动力。诗歌解决了一个人物动力从哪里来的问题,它就是,人因为有敬畏,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这首诗歌还有一个磨砺之志在里面。如第一段第九行和第十行的,“积蓄”和“总是为了”;第三段的“躺在”和“仰望”;第四段的“敞开心扉”和“蓬勃走山岗”。人物用这样的形式来领悟当今“三月”精神的真谛,是要让精神发生蜕变,唯有在“仰望”和“敞开心扉”之际。而诗歌的效果就在于作者在动用了结构之后。
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最后一行“蓬勃走山岗”,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见识到了世界的残酷之后,如无法克服,还不如大浪淘沙。诗歌人物“蓬勃走山岗”的这一步踏出,就是咫尺天涯。
2022.3.24
策划:关敏仪
主编:然空
审稿:萧潇
顾问:秋秋 胡晶清
刊头: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