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北极光,本名陳建中。南京大學生物化學碩士。医学医药研究人员。现定居温哥华。不忘初心,关注支持中华詩歌的传承和发展。诗作发表于《凤凰诗社》,《中诗社》,《世界诗歌联合总会》,《短诗原创联盟》《英國文學》《世界華人文學總社》《神韻之風工作室》《海外文苑》《詩情太平洋》國際文學社等。

從宅家到詩人
作者|北極光 (加拿大)
“屋漏偏逢連陰雨”。2020年Covid19一來,本就艱難謀生的我,一名RESP銷售代表,年收入直接降為負數。疫情導致失業大潮,許多有孩子需撫養的家庭都“屋漏”陷入財政困境,無力為孩子將來的大學教育儲蓄,連帶讓我每年六百多元的執照更新費,電話費,交通費等展開業務的成本都打了水飄。
得益於加拿大聯邦政府及時的救助和我多年的儲蓄習慣,我雖暫免於凍餒之苦,但終日坐困愁城,或數星星或聽“夜來風雨聲”的日子,令我兩鬢間白發似雨後的小草,爭先恐後地鑽出來,讓我知道,原來“伍子胥一夜白頭”並非傳說。
人清閑下來,思維變得分外活躍。為防止被擱置於待售貨架後變成老年痴呆,我不得不為我長期習慣於腦力勞動的大腦尋找出路。但我不曾習得彈琴繪畫,書法刺繡等文雅之事,連下棋打牌搓麻將也尋不到對手。自覺自已就是被孫悟空用病毒這根千鈞棒打回原形的一個小妖精,一只書蟲而已。在魯迅先生的百草園孕育,躲在三味書屋修煉多年,偶得菩薩點化成蝴蝶,在花花世界自由翩飛,差點以為自已就是花仙子了。
既然重新退化成書蟲,我就四處尋訪方塊字來砌就我的亂世書齋。古人說,“小隱隱於林,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那是對人。對書蟲來說,書籍才是適於大隱的“朝”。
疫情期間,我晝潛行,夜啃書。出門就口罩眼罩,形似電影是英俊大俠佐羅。但胯下無馬,手中無長劍,不由得心中愴然。拾起書來讀,手還閑不住地在書頁裏亂寫亂畫。沒想到如此手腦並用之下,心中的煩躁竟然悄然消退,不僅夜裏可安眠,清晨醒來心中一片清明,腦海裏竟浮現出美麗的詩句和影像,比如海中巨蚌吐出成串的珍珠,比如維納斯在海面海風裏誕生……
食髄知味後,我讀完了書架上因過去“忙”而淪為裝飾的書,又驚喜地發現溫哥華公共圖書館在閉館後,還貼心地為讀書成癮的市民們保留了網上讀書會,其中包括兩個中文讀書會,這讓我好似走投無路間,一腳踏進了“桃花源”。
疫情兩年多宅家的日子,許多人都幾乎被憋瘋了,我卻以“書蟲”這新開發的身份,讀了超越以往二十年所讀書籍總和的書,擴展了我的心胸眼界,增加了對我所處的時代,以及人類歷史上其他文明的了解和認知,並借“網上讀書會”的蛛網與眾多其他書蟲不時聚會,交流讀書心得和感悟,其樂融融。讀書之餘,我還堅持了以筆代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寫下了幾百首接地氣的詩歌,平均每月都有一兩首在網絡平臺發表,成了溫哥華小有名氣的詩人。
如今疫情尚未完結,俄烏硝煙又起,世界和平遭受威脅。我不確定明天是否會更美好,但我知道我會用我的詩歌栽種出一個和平共存的世界花園。
春天來了!明天春雨如約而至,我的心靈花園裏詩花燦爛!
(2022年三月十五日 初稿於溫哥華)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