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 的 芳 华
文/刘佩琴
那年随着学哥学姐们全部上山下乡后,原高邮县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改名为:高邮县红旗中学(就是现在的老师范)。1968年的九月我们接到恢复上课的通知,入学后就成了红旗中学的第一代学哥学姐,我们一个班共30几个人,课程大多是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为主。
但当时适逢九大召开,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宣传九大歌颂九大的热潮之中。学校课程少,经常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打腰鼓,在校门口打腰鼓,中途还不断高喊口号,整个学校氛围都在学习“九大”的热潮中。

政治上懵懂的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没有学习压力云里雾里跟着兴奋,还积极地参与其中,哪里还有学习的心思?在我和倪兆英、姜传军、王洪祥等同学的带领下还组织了学校班级宣传队。记得那时我喜欢把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关于赞美九大的诗句摘录下来,做朗诵表演。同时也拿来套入填写到别的歌曲中,如我们编排的小合唱:春雷一声震啊天响呀,九大精神传四方呀……下面的歌词都是抄录套用的。
记得在小合唱的排练中,本由倪同学领唱,可是她嗓音细而放不开,于是我自告奋勇代替了她,我一声高亢有力的:春雷一声震啊天响呀,同学们在我的感染下顿时气势仰扬地和上,震啊天响呀……

我们也自编了些舞蹈如: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轮红日从韶山升起、西藏人民热爱毛主席、金梭和银梭、万泉河水等……搞得如火如荼!我们还以学姐自居到其他班级挑选能跳舞的学妹,参加我们宣传队。因为没心思上课,整天和倪同学啄磨自编的舞蹈,然后带着大家跳,现在想起来那时特单纯特傻又特有劲头。
如今当我重踏老师范的练功房,仍然会想起自己16岁左右在这里编舞练舞的情景。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们正练着舞,学姐郭大姐一行人来看我们跳舞,她对身边的人夸我说我跳的最好,嗨,当时心里还美滋滋的呢!
那时我们宣传队不仅在学校有影响,也传到了外界,当年最红的三代会文艺宣传队的美女姐姐们也关注了我们,来学校观看我们的节目,并得到她们的好评。

我在校期间,那时水泵厂工宣队因进驻红旗中学缘故,我和倪同学被水泵厂的文艺宣传队选中去跳舞,在那里我认识了刚退伍不久的陈如高大哥,认识了宣传队的骨干,南京姑娘庞巧玉。记得当时正值八、九月份天气很热,我每天上午8点至10点,下午2-4点从南门大街步行到人民路尾的水泵厂参加排练。足有两个月的时间。(当时不知道的人以为我去水泵厂上班了),通过刻苦训练我们的节目被市里选中,参加迎国庆晚会活动!一个是女民兵题照,(穿军装,道具是手枪)。一个是西藏舞。


1969年的国庆节,我荣幸地登上了邮城最大的舞台——高邮县人民剧场。舞台上的我装扮的女民兵英姿飒爽,跳西藏舞时又是柔美的民族舞,总之两个舞都表演的很完美,那年我17岁。
我的芳华时代对我个人来说,在那个年代还是一段精彩的经历!虽然自己没有文艺基础,但出于兴趣爱好,却编过歌词编过舞蹈,领过唱领过舞,也在文艺的大舞台上像流星一样闪过。当年我虽然很平凡渺小,但是那些青涩的往事,都在我的心底里,成了属于我自己值得回忆的最好的青春年华!

【作者简介】
刘佩琴,网名秋韵。性格开朗,热情大方,追求时尚,接受新鲜事物,热衷于公益事业。
20多年前创建了高邮第一支秋韵时装艺术团队。曾带领团队参加了全国夕阳红中老年文化艺术交流,荣获金奖。
因自身喜欢拉丁舞,2016年创建了高邮体育舞蹈运动协会。2017年又创建了高邮旗袍文化协会。多年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乐于奉献,积极向上。
爱好:写作、走秀、唱歌跳舞(拉丁舞)拍抖音;喜欢组织活动根据主题编排节目。
人生信念就是:精神充盈,余生活得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