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中的你我他
——小故事三则
文/姚京平
自从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人类就没有停止过抗击疫情的战斗。尤其是我国更是上下同心,举全国之力,全民携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抗疫成果。经济快速复苏,贸易持续向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疫情无情人有情,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与问候从未间断。
在这次世纪疫情中,自己做了三件小事,与大家分享。
1.一壶开水
在自己做第一次核酸检测过程中,遇到天气寒冷,人们有条不紊的排队进行检测。按有关规定,检测后要留观半小时。小区参与检测人员、还有社会人员多为年纪较大的老人,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则站着,半小时后没有不良反应的人就可以离开了。露天留观时间较长,加之寒冷,体感自然不舒服。我就回家拿来一壶开水,给检测的大夫和有杯子的人倒水。可多数人没有杯子,我就到邻近的小超市去买,当店主听说要给做核酸检测的人义务送开水后,毅然送我十几个纸杯,并说不收费的。我感激店主后,开始给没有水杯的人倒上热水,并给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也斟满了热水。他们以为我是社区志愿者,一个劲儿的感谢。我只能说,一壶水太少了,不能照顾所有人,天太冷,暖暖身子吧。
2.一束灯光
还是在寒冷的冬天,接到上面通知要全楼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支部号召党员要积极参与服务。雪未融化,北风呼啸。楼下居民开始排队等待检测,各种猜测不绝于耳。铲雪时社区人员说,您不用管了。我说,等我在外面简单吃点(一碗阳春面)回来帮大家维持秩序。楼下拉起了照明灯,仅供检测人员工作台使用。社区人员各楼层忙着招呼人,楼下排起了长队。参加检测的居民都要登记,社区人员拿着事先打印好的表格逐项备注。我说光线太暗看不清,我用手机手电筒给你们照亮吧。就这样,对前来检测人员不管是哪个楼的,我都主动询问是哪个楼的,几门几号几个人,社区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登记备注。社区人员说,天气太冷,您举着手机手也受不了,给您拿一副手套吧,好歹能保点温。夜色已晚,不知不觉中,检测已接近尾声,最后我感觉我的手似乎不是自己的,已经麻木了。我提出要把检测工作台帮他们送回社区,他们说,您已经非常辛苦了,谢谢您的支持与帮助。我说,你们更辛苦,要多次组织居民核酸检测,咱们一起面对,一起抗疫。
3.一句问候
由于种种原因,自己要经常到大小医院去开药,那天恰逢“三八妇女节”。疫情期间,保持距离、少交谈已成习惯。或许写诗的原因吧,比如世界诗会组织的《女人如诗》投稿活动,对我深受启发。在我开完药后,我对大夫说,大夫祝您节日快乐。大夫当时一愣后,马上回复说谢谢您。在缴费后,我说,谢谢大夫,节日快乐。她望着我也是一愣,然后说谢谢您。后面缴费的人也说了一句节日快乐,那位大夫说谢谢你们还想着我们。排队取药时我静静等候,拿完药,我微笑着说,谢谢大夫,祝您节日快乐。这位大夫异常高兴,连连拱手致谢,说你们真好,我们的节日还想着呢。
以上小事不足挂齿,有良知的人都会去做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能影响周围的人一起献出爱心,那能量就是无限的。自己做的点滴小事或许若干年后自己都忘却了,可也许当时的情景却是人家挥之不去的难忘回忆。
世纪大疫情,多点多地散发或集中爆发、变异无常。我们做不到独善其身,没有世外桃源,我们应如何面对,考验着每一个人。是逆行而上,还是退避三舍;是送去温暖与关爱,还是漠视与冷淡,这是人性最好的试金石。大疫也有大爱,向善向暖而行,抗疫胜利的春天还会远吗?
2022年3月17日凌晨4:08分作于北京
作者简介:
姚京平,网名大水晶人。高级政工师,民商法研究生学历。退休后开始诗歌写作。任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常务主席等职务,在世界诗会主题大奖赛中多次获奖。

现任采菊现代诗社社长,在采菊诗社首届同题诗赛活动中荣获多奖。现任诗意传情诗社社长兼主编。在一些平台诗赛中获奖。作品多见网络微刊并有纸媒出刊。
【2.1世界口罩日】中国北京形象大使
荔枝FM1286421,电台名:京平心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