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别名:
云苓,云茯苓,白茯苓,赤茯苓
英文名:
PORIA
主要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本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茯苓的主要功效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1.水肿: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者,常与猪芩、泽泻、白术等同用。治脾肾阳虚之水肿,常与附子、白术等同用。治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者,常与滑石、阿胶、泽泻等同用。
2.脾虚泄泻:治脾虚湿盛之食少倦怠、便溏泄泻,常与白术、山药、薏苡仁等同用。
3.痰饮证:治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所致的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者,常与半夏、陈皮等同用。若治中阳不足,饮停胸胁,症见胸胁胀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者,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
4.心悸失眠: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常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若心肾不交之神志不宁、惊悸健忘、失眠等,可与党参、远志、石菖蒲同用。

茯苓还有什么其他功效?茯苓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可作为药食两用。
茯苓常用药膳方:
1.单纯性肥胖,多食难化,体倦怠动
白茯苓120g,精白面60g,黄蜡适量。将茯苓粉碎成极细末,与白面混合均匀,加水调成稀糊状,以黄蜡代油,制成煎饼,当主食食用。每周食用1~2次。
2. 失眠,心悸
茯苓30g,红枣30g,阿胶10g,红豆30g,冰糖适量。将红豆、茯苓、红枣洗净,盛入炖盅,放入800mL水,文火炖3小时后,放入阿胶、冰糖,文火炖1小时。早、晚各1次,连渣服用。
3. 水肿
鲫鱼1条,云茯苓25g,先将茯苓加水煎汤取汁100mL。再将鱼洗净处理后入锅中,加入药汤汁、适量清水及葱、姜、味精及少量食盐,煮熟服用。
4. 泄泻,小便不利
芡实15g,茯苓10g,大米适量。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5. 纳呆食少
精面粉1kg,精猪肉500g,茯苓粉50g。将肉剁成馅,加茯苓粉、食盐、味精、料酒、香油调好。将面发好,包上肉馅,成提花包,入笼蒸8分钟即可。
含有茯苓的复方制剂有哪些?
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香砂胃苓丸:祛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水湿内停之呕吐,泻泄,浮肿,眩晕,小便不利等症。
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证、脾不统血证。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茯苓丸:燥湿行气,软坚化痰。两臂酸痛或抽掣,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
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
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茯苓有利尿,增强免疫,调节肠胃功能,抗肿瘤,保肝,镇静,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茯苓配黄芪有什么功效?
茯苓配黄芪:茯苓甘淡,具有健脾利水渗湿之功;黄芪甘温,长于补气升阳,健脾利水消肿。二药相须为用,使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之力增强。适用于脾胃气虚之食少体倦、便溏;脾虚所致的水肿、白浊、白带增多者。

茯苓现代药理研究
1.茯苓有利尿作用。
2.茯苓有保肝的作用。
3.茯苓具有镇静作用。
4.茯苓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5.茯苓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增强免疫功能。
6.茯苓有强心作用,但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
7.茯苓还具有抗溃疡、抗菌、降血糖、松弛离体肠管及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用功效使用方法用药须知用药贴士
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湿药,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茯苓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茯苓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本品主要含多糖、三萜类成分、甾醇类成分,还含蛋白质、脂 肪、卵磷脂、腺嘌呤等成分,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药材图片
图1 中药材茯苓
图2 中药材茯苓
茯苓的产地主要在哪里?
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
茯苓的入药部位主要是哪里?
茯苓的入药部位: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茯苓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
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
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茯苓的?
《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本草衍义》:“茯苓、获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阚也。”
《本草纲目·卷三十七》:“《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获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亦未尝不治心病也。”
《世补斋医书》:“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
上一节:使用方法
下一节:用药贴士
本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茯苓的主要功效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1.水肿: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者,常与猪芩、泽泻、白术等同用。治脾肾阳虚之水肿,常与附子、白术等同用。治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者,常与滑石、阿胶、泽泻等同用。
2.脾虚泄泻:治脾虚湿盛之食少倦怠、便溏泄泻,常与白术、山药、薏苡仁等同用。
3.痰饮证:治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所致的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者,常与半夏、陈皮等同用。若治中阳不足,饮停胸胁,症见胸胁胀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者,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
4.心悸失眠: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常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若心肾不交之神志不宁、惊悸健忘、失眠等,可与党参、远志、石菖蒲同用。
茯苓还有什么其他功效?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即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即食药物质)。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文件,茯苓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可作为药食两用。
茯苓常用药膳方选如下:
1.单纯性肥胖,多食难化,体倦怠动
白茯苓120g,精白面60g,黄蜡适量。将茯苓粉碎成极细末,与白面混合均匀,加水调成稀糊状,以黄蜡代油,制成煎饼,当主食食用。每周食用1~2次。
2. 失眠,心悸
茯苓30g,红枣30g,阿胶10g,红豆30g,冰糖适量。将红豆、茯苓、红枣洗净,盛入炖盅,放入800mL水,文火炖3小时后,放入阿胶、冰糖,文火炖1小时。早、晚各1次,连渣服用。
3. 水肿
鲫鱼1条,云茯苓25g,先将茯苓加水煎汤取汁100mL。再将鱼洗净处理后入锅中,加入药汤汁、适量清水及葱、姜、味精及少量食盐,煮熟服用。
4. 泄泻,小便不利
芡实15g,茯苓10g,大米适量。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5. 纳呆食少
精面粉1kg,精猪肉500g,茯苓粉50g。将肉剁成馅,加茯苓粉、食盐、味精、料酒、香油调好。将面发好,包上肉馅,成提花包,入笼蒸8分钟即可。
含有茯苓的复方制剂有哪些?
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香砂胃苓丸:祛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水湿内停之呕吐,泻泄,浮肿,眩晕,小便不利等症。
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证、脾不统血证。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茯苓丸:燥湿行气,软坚化痰。两臂酸痛或抽掣,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
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
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关于茯苓的现代研究进展
本品有利尿,增强免疫,调节肠胃功能,抗肿瘤,保肝,镇静,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问
茯苓配黄芪有什么功效?
答
茯苓配黄芪:茯苓甘淡,具有健脾利水渗湿之功;黄芪甘温,长于补气升阳,健脾利水消肿。二药相须为用,使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之力增强。适用于脾胃气虚之食少体倦、便溏;脾虚所致的水肿、白浊、白带增多者。
上一节:使用方法
下一节:用药贴士
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如何正确使用茯苓?
煎服,10~15g。用于安神,常以朱砂拌用,处方写“朱衣茯苓”或“朱茯苓”。
茯苓如何炮制?
茯苓:取原药材,大小个分开,浸泡,洗净,润透,稍蒸后趁热切厚片或块,同时切取茯苓皮(另作药用),干燥。
朱茯苓:取茯苓片,加定量朱砂细粉拌匀。茯苓每10kg,用朱砂0.2kg。
茯苓与哪些药物同时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中药联合使用及中西药联合使用,需要辨证论治、临床个体化治疗。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问
茯苓赤豆薏米粥的做法
答
原材料:白茯苓粉20g,赤小豆50g,薏米10g。
做法: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与薏米共煮粥。赤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
用法:加白糖少许,随意服食。
上一节:使用方法
下一节:用药贴士
茯苓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本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使用茯苓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恶白蔹;畏地榆、秦艽、龟甲、雄黄。
②用药期间忌醋和酸性食物;忌葱。
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如果您已经怀孕、计划怀孕或是在哺乳期,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是否可用中药治疗。
④阴虚而无湿热、虚寒精滑、气虚下陷者慎服。
⑤请妥善保存药材,不要将自己所用药材给予其他人使用。
⑥儿童: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