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状元之才没应第 巧遇春花结连理
周七和同窗好友杨明全,赵德才三人从苏北前往京城赶考,他们都憧憬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从此铺满灿烂的的阳光。一路上欢声笑语,杨明全指着周七说“七哥,都说你有状元之才,能够未雨绸缪,一路上可要给我俩展现展现,让我们弟兄开开眼界。”
周七说“没问题,一路上保管你俩看得清,学的明。”
说着说着就到了山东地界了,到处都是郁郁青青的蒜苗。一抬头,看见四个村姑在田里挖野菜,周七笑着对杨明全,赵德才说“两位兄弟,看见四个村姑了吗?我能让四个村姑跑过来亲我的嘴,你们信不信?”
杨明全立刻反驳“胡扯八道!男女授受不亲,你是白日做梦吧!”赵德才也说“别听他云天雾地地吹牛,反正吹牛不犯法,你就使劲吹吧!周七微笑着说“你们俩不信是吧,咱们打赌,”
杨明全说“赌就赌!你要是赢了,一路上吃喝我俩全包了,要是你输了,我俩的吃喝算你的,”
周七一听,一路上吃喝有人给包了,那就逍遥自在的,轻松多了,就说“明全弟,咱们可不能反悔,你们站着别过去,看我的,”
杨明全,赵德才就站在原地,远远的看着周七朝四个村姑走去,周七边走边嚷嚷“谁偷我蒜苗了,我的蒜苗被人偷了,你们几个看见有人偷我蒜苗了吗?”其中一位姑娘说“我们没看见,也没偷你家蒜苗。”
周七说“那我可不信,蒜苗少的不多,一定是被偷吃了,偷吃我家蒜苗,嘴上肯定有股子蒜味。”
有三个姑娘连忙跑过来对周七说“你闻闻,我嘴上可没有蒜味,”周七装模作样地闻了闻,边闻边说“你嘴上没蒜味,你嘴上也没蒜味,你嘴上也没蒜味。”
杨明全和赵德才两人远远的看见了,还真是那么回事,暗暗的竖起了大拇指。
“春花姐,快来让他闻闻,咱们没做亏心事,让他闻闻也能证明咱们的清白。”
那个叫春花的姑娘,依旧沉静地站在那里,微风吹着她额前的刘海儿,有些蓬乱,她随手理了理,举手投足之间,非常沉稳与成熟,显得更加楚楚动人。
周七嬉皮笑脸地把嘴凑过去,被那个叫春花的姑娘随手一巴掌,扇的周七直往后退,“混账东西,瞎了你的狗眼,你也不看看你姑奶奶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放肆,”边说边上去拽周七的辫子,周七是何等聪明,发现被人识破了,赶忙道歉,“姑娘请高抬贵手,都是小生的错,小生给姑娘赔礼了!”
春花姑娘一看周七服输了,也就不与他计较了,狠狠地在周七的额头上戳了一下。这时候赵德才,杨明全看见周七挨打,急忙跑过来,这个说“七哥,你真有福气!”那个说“七哥,潮牌好吃吧!”周七红着脸说“好吃,我输了,一路上管你俩吃够。”(所以苏北鲁南地界,男人挨女人耳刮子,叫吃潮牌,就是那个时候兴起来的,)
春花一听两人叫他七哥,就朝周七看看“你就是草桥周村的周嘉析周七吧?一般人还真的识破不了你的鬼把戏,真的比猴子还精,你个七猴子。”
从那以后,就被杨明全,赵德才给传开了,周七的真名被人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周七猴子这个外号。
周七佩服的人不多,况且还是个女流之辈,恭敬地问“春花姑娘,敢问家乡居处,尊姓。”
周七刚才听说有个姑娘喊她春花姐,知道眼前的这位姑娘叫春花。春花答到“小奴家姓王,家住沂南大王庄,家父在家教私塾。
周七自言自语地说“王春华,先生曾经和我提到过,他的同窗好友王连成有个女儿名叫春花,是个才女,和我是郎才女貌,只是不曾相识,今日一见,果然才貌双全,有胆有识先生还要成全我俩秦晋之好,我这就回家恳求先生成全。”
王春花听到了,就问“我说七猴子,你们要去赶考的吧?,”周七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正是要去考得功名,光宗耀祖。”
王春花冷笑着说“考得功名,为满人做事,堂堂汉人,有何脸面面对死去的列祖列宗。”
周七此时也已猜到,王春花极其父亲王连成都是义和团的人,几句话也说到周七的心坎里去了。连忙打恭向王春花表明“小姐请放心。我周七也有反清复明之志,这就回家央求先生,向你家送彩礼求亲,不做满人的官。”(有人说周七有状元之才,没有状元之命,只是考了个举人,其实周七听王春花姑娘的话,根本就没去应试。)
周七回家之后,备了彩礼,与先生去大王庄求亲,两人结为夫妻,成为连理,新婚之夜,王春花用温柔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周七的脸说“那天打疼你了吧!谁让你不怀好意的,”周七红着脸说“没事没事,不打不相识,打是亲骂是爱。”
从此以后,周七在家开了个私塾馆,传扬孔孟之道,育人为乐。
周七猴子的传说,传了很久,很久,很久。
李文祥於文兴斋壬寅年春
配图:周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