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陈佩君,上海作协会员,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小说均在《文学报》《上海文学》《北京文学》《劳动报》《都江堰》等报刊发表。2003年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得上海五一工程文化散文金奖,2013年完成长篇小说《老城厢》,2016年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与小说合集《魔都咖啡》。2018年3月,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等。
对白尼采
陈佩君
我是不是搭上神话的航船
一个迷雾的早晨
看到那所谓的完美意志向我走来
却在不经意间听到背后有人说
“活得最美的人正是那些并不尊重生活的人”
于是,我转身面对你
尼采,能否摊开你的手掌
我想借助你的纹路
走一走畅通无阻的世界
想象赫拉克利特的智慧
正是你的骄傲所在
搜寻你日记里的每一页痕迹
发现沉默和喧嚣正在对饮
一座看不见的桥梁
把一个个魔鬼连接成一束束奇葩
尼采啊,你是否
驾着过眼的烟云
一步步向着完美的结局
走出每一阶无奈的天梯
尼采
你的名字比你的勇气更柔和
你的疯癫比你的思想更阳刚
柔,坚硬的矛和坚实的木
组合成与这两种物质的不同属性跌跌撞撞的遭遇里
那段千载难逢的往事
过渡成生活的感悟
却又一味惦记着它的最后剿灭
尼采,我寻觅不到
你一颗心究竟躲藏在哪里
当生命达到完美之时
是否灵魂同时走到极致
一个迷雾的早晨 终于划过
划过茫然的地带 划进正午的大厅
我再一次看见你握住了叔本华的手
与阳光媲美 试图制造又一场悲剧
尼采啊,其实你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
却不肯松开你那双颤抖不已的双手
一种错综复杂的脉律
如正午的秒针滴答地响着每一寸的阳光
羸弱的细节中我叩开人生的大门
一抹绚丽的光将我带到你的病床
尼采,你把“超越”两字诠注得
让后来人无法超越你的思想
却又把床上的被子皱成世俗的缄默
“幻想是感觉生物的生命所必需的”
在你的幻想中我成为一个虚实相融的身躯
尼采啊,我一定与你有过交叉点
至少在重演生命的过程中
有过相同的遭际
站成一棵树
我们能攀援粗壮的树干
却攀援不了瘦弱的枝或梢
大脑和生命的交织中
去体验一段未开启的意识
疯子的冲动中缓和着一种抑制
是不是悲剧
灵魂转世又是不是生命戏剧性的讽刺
以悲为戏的天才赫拉克利特
是不是一直在争斗中游戏人生
一切都在释然
我与你相识的时候
不再为疯子的冲动而哭笑无常

创作的快乐是往低处看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长诗《对白尼采》也可以按照台词诗来理解,它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其理由是由诗歌题目中的“对白”来认识的。“对白”是由电影人物说出来的语言。而在这里要认识这首诗歌的创新。毕竟,之前还没有人站出来介绍过。
这首诗歌的题目在如何认识什么是文学,从浅显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历史是发展的,是无穷尽的这么一个事实。而尼采主要贡献是哲学。用形象思维方式来描写一个具有哲学成就的人物本身,是一个跨领域的做法。
并且,把它以长诗的形式来展现,所要体现的是创作的实力和能力。力所能及。及指达到,如从形式上达到诗歌的硬度要求,其特征便是长句处理法。如果加深体验,就会发现在处理长句过程中所凸显的音高和起伏关系。
又如,看作者是怎样把握这种关系处理的,毕竟,诗与歌不分家。创作理念越简单越好。比如这首诗的人物的眼睛是朝低处看的,这个低处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享受创作快乐,因此,写起来行云如流,洋洋六十四行,潇潇洒洒。
2022.3.10
策划:关敏仪
主编:然空
审稿:萧潇
顾问:秋秋 胡晶清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