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转送三家的孩子
文/崔小玲
李家峪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里住着三十多户善良淳朴的村民,荷花与二柱就是其中的一家。他们有个女儿六岁了,小两口也恩恩爱爱,是老实本分的庄户人,只是他们家族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太重。这不,荷花在批下二胎不久就又怀上了,望着日渐隆起的肚子,她无时不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不用别人说二柱小两口也盼望这二胎是个儿子,而且也百分之八十认定是儿子。为什么呢?是荷花感觉这次怀孕无论是孕期反应还是胎动都和上次不一样,怀大女儿时孕期反应厉害,胎动也少而慢。这次反应也不厉害,而且小家伙太闹,经常踢得荷花睡不好觉,每当这时,他们小两口虽然睡不好却很高兴。“一定是个儿子!”他们心想。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荷花在丈夫的陪同下住进了医院。二柱在产房外满怀希望的等,荷花在产房内又经历了一次生产之痛,不这次比上次顺利,时间也短,荷花更认定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一出生,还没下产床,她就不顾自己的身体,迫不及待的问:“医生,是男孩还是女孩?”医生说:“恭喜!是个非常健康的宝贝千金!”荷花躺下了,泪水顺着她的眼角流下来。出了产房,二柱跑过来帮助护士把她推回病房,抬到床上,护士把孩子也抱来了,放在紧挨大床的婴儿床上,嘱咐他们一些护理大人孩子的注意事项。护士走了,同病房的都来欢喜的看孩子,祝贺大人孩子平安,你一言我一语的夸孩子漂亮,像谁。医院里气氛最好的就是产科,没有什么比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更高兴的事了,可是荷花看的出来,丈夫的神情也是透着失望。出院了,家族里有的人开始冷嘲热讽,二柱有些受不了了,看着丈夫每天沮丧的表情,荷花心里叫不出啥滋味。终于,在孩子出生六天的晚上,二柱开口说:“要不咱们把娃送出去,再要一个吧,听说十几里外的马家村有两口子都三十了还没有娃,想抱养一个,他们没娃,肯定对咱娃好的。”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啊,荷花紧紧抱着孩子哭个不停,看着孩子的小脸蛋儿,这个孩子虽然在妈的肚子里是那么的闹,可生下来后是那么的乖巧,不哭不闹,睡觉也不哭闹,吃饱了就舞动小手小脚自己玩,用纯洁的眼睛看身边的世界。

在孩子八天的晚上,马家村的那对姓马的夫妻来接孩子了。给荷花带来一大堆营养品,说:“大哥大嫂,谢谢你们把孩子托付给我们,这三千块钱不多,给嫂子买点东西补补身子吧,放心,我们一定会对孩子好的。”荷花夫妇坚决不收钱,“我们不是为钱,只要你们一辈子对孩子好我们就放心了。”孩子抱走了,那一晚,荷花哭得是死去活来,丈夫也忍不住流下了男子汉的眼泪。
马家添了喜,全家十分高兴,在孩子十二天时摆的宴席,并给孩子取名妞儿,亲朋好友都来祝贺,看着乖巧可爱的娃儿,马氏夫妻更是喜上眉梢。夫妻二人待妞儿就像待亲生女儿一样,把妞儿喂得胖嘟嘟的。几个月了,每逢抱妞儿出去,妞儿在妈妈怀中就会讨人喜欢,一逗就笑,谁抱也行,妈妈抱着她,要是别人在说话没看到她,她就会歪着头,笑着看人家,引别人注意,“哟,你看这娃,还逗我呢,快来我抱抱,来,亲一个,真喜人!”
妞儿一岁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叫了,听着妞儿甜甜的叫,全家人甭提多高兴了。妞儿特聪明,她自己在玩,但大人说话,她都听得到,妈妈经常忘记东西放在哪儿,每次看到妈妈找钥匙啥的,她会放下玩具,帮妈妈找,而且差不多每次都是她先找到。吃饭了,她会把小凳子一个一个搬好,成了妈妈的小帮手。她完全融入了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
妞儿三岁时,妈妈有天突然感到胃不舒服,吐了,一会儿没事了,以为是吃啥东西吃的,也没在意,可是以后的十几天里,老是不时的恶心、反胃,这才去医院看,医生听了马氏讲述的症状,说:“去查个尿吧。”两口子还嘀咕:胃不舒服,查什么尿啊?但医生让查就查吧。结果一出来,两口子是又吃惊又欣喜:马氏怀孕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老人高兴,妞儿也高兴,因为奶奶对她说:“妞儿,你喜欢小弟弟不?妈妈要生小弟弟了,到时你看着小弟弟,和他玩。”妞儿开心的边跳边拍手:“噢,我要有小弟弟了!我要有小弟弟和我一起玩喽!”

马氏怀孕的几个月后,父母有天忽然把两口子叫到他们屋,说商量个事儿。是母亲先开口:“把你们叫来是商量关于妞儿的事。”小两口异口同声的说:“妞儿怎么了?是他们想要回去?三年了,我们已经有了感情,像亲生的,俺们可不给他。”“不是,是我和你爸寻思着,妞儿毕竟不是咱亲生的,你们不能生没办法,现在能生了,要生个男孩还好,要生个女孩的话妞儿在咱家你们就不能再要娃了。”“可是,咱答应她父母一辈子对她好的。”“知道,我们这不也是为你们以后着想吗?我和你爸打听好了,几十里外的郊区有家姓石的人家也是和你们一样,结婚快十年了还没娃,想抱个娃,正到处寻呢。他们一直没娃,盼孩子,一定会像咱们一样,对妞儿好的。”两口子沉默着回到了自己屋里,乖巧的妞儿迎上来,仰着小脸问:“爸爸妈妈你们去爷爷奶奶屋怎么那么久啊?妞儿害怕。”两口子亲着妞儿的脸蛋儿:“妞儿乖,不怕,爸爸妈妈在呢,啊。”“哎,可怜的娃,咱们可咋对娃说啊?!”在以后的几天里,两口子都没对妞儿提这件事,父母对他们说:“这事儿早晚得让妞儿知道,你们慢慢对她提提这事。”又过了十几天,一天马氏问妞儿:“妞儿,咱家穷,给你找个有钱的爸妈好不好?”“不,好妈妈,妞儿不嫌咱家穷,妈妈你们是不是要有小弟弟,不要妞儿了?妞儿会乖,会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话的,别把我送走。”马氏流泪了。但这事情既然开了头,爷爷奶奶就不时做妞儿的思想工作:“妞儿,那儿离大城市近,你会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喜欢的玩具和好吃的,再说我们会常去看你的呀。”“不!妞儿不喜欢大城市,不喜欢漂亮衣服,不喜欢玩具和好吃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不想离开你们,妞儿怕,求求你们,别把妞儿送走好吗?”起初妞儿是不同意,以后这话题谈多了,妞儿开始沉默,谁问也不回答,也不再笑,妞儿太小,她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唯有用无言来抗议。
这天,一对穿着时尚的夫妻来到妞儿家,还给妞儿带来很多好吃的,妞儿看到生人,躲到妈妈的身后,拽着妈妈的衣服,一刻也不放,偶尔探出头来,看一眼陌生人,马上缩回去。这对夫妻正是爷爷奶奶说的那对。男的叫石林,女的叫徐珍梅,石林叫她梅子。梅子说:“妞儿,来,我抱抱,咱拿好吃的,然后咱再买新衣服去,好不好?”妞儿怯怯的望着她,还是不说话,小手使劲拉着妈妈的衣服。妞儿很聪明,她小小的心灵中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她不喜欢陌生的人,陌生的家,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幸福还是困苦。马氏拉过妞儿,温柔的对她说:“来,妞儿,以后这就是你的爸爸妈妈,你看他们多喜欢你呀,再说我们会常去看你的,跟爸爸妈妈走吧,他们会对你比我们还要好的,啊?妞儿最乖了,对吧?”石林说:“妞儿,来,爸爸好喜欢你,来,爸爸抱,咱买新玩具去。”妞儿不伸手,也不说话,梅子说:“来,还是妈妈抱吧,来,妞儿。”妞儿松开了抓住马氏衣服的手,泪汪汪的:“妈妈,你会去看我吗?”“会的会的,妈妈一定会去看妞儿的。”马氏流着泪说。
梅子抱着妞儿上了车,一路无论石林夫妇说什么问什么,妞儿就是不说一句话。到了石林家,石林爸妈早已等候多时,看到梅子抱着妞儿进了门,“这就是我的孙女啊?好漂亮的孩子!来,让爷爷奶奶好好看看!”妞儿还是怯怯的望着,抓住梅子的手,就是不说话。石林说:“先别急,妞儿刚来到咱家,一切都还陌生,慢慢来。”他们带妞儿买了新衣服、玩具,当然,好吃的是必不可少了。亲朋好友谁见了都夸妞儿漂亮,说:“你两口子真有福,得了这么个宝贝女儿!”马氏夫妻也来了两次,以后怕妞儿见了他们难融入这个家庭吧,也就不来了。
三个月内,妞儿话极少,饭吃的也少,谁也不叫,平时就玩玩具。石林和梅子平时没事就带妞儿出去玩,晚上和她聊天,给她讲故事,尽管妞儿话还是很少。逐渐的,妞儿开始说话了,但是像受惊的小羊,总是看人脸色。开饭时间,妞儿开始拿板凳,帮梅子收拾碗筷,梅子说:“妞儿乖,你玩吧,妈妈来。”但妞儿还是懂事的干这干那。

半年后,有天饭后梅子正在收拾,妞儿看着她,叫了声:“妈妈。”梅子抬起头,“妞儿,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好吗?”“妈妈。”声音还是不高。“哎!”梅子赶紧用围裙擦了擦手,握住妞儿的手,拥她入怀,“妞儿,你终于肯叫我妈妈了!我的乖女儿。”晚上石林一回到家,梅子就对他说:“妞儿今天叫我妈妈了!快,妞儿,叫爸爸,让爸爸也高兴高兴!”“爸爸。”妞儿轻轻叫了声。“哎,我的宝贝女儿!”石林高兴的抱起妞儿转了几圈,妞儿也笑了。以后的日子里,妞儿逐渐开始叫爷爷奶奶,把老两口喜得哟,简直合不拢嘴。
妞儿该上幼儿园了,石林夫妇送她去了镇上最好的幼儿园,每天他们有空他们接送,平时就由爷爷奶奶接送,妞儿终于恢复了孩子的天真活泼,融入了这个温馨的家庭。
按道理说,故事应该结束了,可世事总是令人难料,很多事情都会出人意料。转眼妞儿五岁了,中班。梅子两个月了一直月经没来,到医院检查原来是怀孕了,全家开心的不得了,尤其是石林,得知消息后,不顾父母和妞儿在场,把梅子抱起来转了三圈,“噢,我要有自己的孩子了!我又要当爸爸了!”梅子不好意思起来:“看你,爸妈和妞儿都在呢!”父母笑了,石林也不好意思的挠着头笑了。唯独一个人没笑,谁?当然是妞儿了,她愣愣的看着这一幕,又恢复了怯怯的样子。看到妞儿这样,石林和梅子同时问:“妞儿,你怎么了?不高兴啊?妈妈要给你生小弟弟或小妹妹了,你不开心吗?”妞儿咬着下嘴唇,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泪汪汪的问:“妈妈,你们也要把我送走,不要我了吗?”“噢,我们的妞儿原来是在担心我们像上家那样,有了自己的孩子就送走她啊!”梅子抚摸着妞儿的头,“妞儿别怕,你是我们的亲女儿,乖女儿,是福星,咱们永远在一起,爸爸妈妈不会送走你,而且要加倍对你好,咱哪也不去,这就是你的家,你永远的家,懂吗?”“妈——妈——”妞儿大声喊着,扑向妈妈的怀抱,“妞儿,好妞儿。”娘俩抱在一起,久久的……


崔小玲,山东淄博市临淄人,70后,喜欢文学。作品发多家微刊,报纸。现为青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淄博市诗词学会会员,临淄区诗词学会会员,博山区作协会员,淄博西刘三归台诗社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