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苦尽甘来!
文/怀化老头
微信群有个“甘心”,散文版有位“刘叔”。
甘心就是刘叔,刘叔就是甘心。
其实,刘叔一直就不甘心。

南京城里小帅哥,十六岁年纪便子承父业成为某数字工厂的一员,让人眼红。
那时数字与如今的数字,慨念完全不同。如今说数字想到的是“云计算”、“大数据”之类高科技、高智能。那时数字,代表的却是一个神秘符号。凡工厂以数字冠名者,属国防机密,闲人免入。

一样的工人,一样的“领导阶级”,在数字名下打拼的,高人一等。那时的刘叔,春风得意。
三十多年过去,命运给刘叔开了个玩笑。数字下的工厂关门了,曾经走红的军工,成了需要为国分忧的下岗职工。
刘叔不甘心。

凤凰古城接纳了这位金陵才子。
山美、水美、人美、空气中都散发出丝丝沁甜。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刘叔在这里如鱼得水。
《足迹客栈》在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的家门口挂牌了,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发烧友慕名而来。一壶香茶、几杯好酒,谈天说地,切磋技艺,高朋满坐。刘叔的文,刘叔的画,刘叔镜头下的山水美景、花鸟虫鱼,都让人大开眼界。

游览了好些版块,盯上了《散文随笔》。
先发了几句闲话,丢个石头试水深。不曾想才几分钟,刘叔就有了回应,而且盖了个红印章。在《天涯社区》时老头也当过论坛版主(斑竹),知道版主的待客之道,如此之快倒是始料不及。接下来刘叔不断地掏出印章一顿好盖,不知道得那些红印记可享受什么福利待遇,只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老头只好潜下心来,扎根散版了。

唯一对不起刘叔的是,老头年近八十了,却天天刘叔长刘叔短的,硬是把他催老了。罪过啊!
前阵子听说刘叔血压高,冲上200,眼睛也不好使了,这几年,他是太辛苦了。
老头祝福刘叔,平安吉祥!

图为作者詹育安,网名“怀化老头”
责编/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