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华原创作品
在耍朋友谈恋爱的日子里(连载之十)
曾宪华
(之十)
中午时分,成明从帆布口袋取出一叠资料,交给八队的徐队长,“徐队长,你们队的户口已清理完毕,原户口人数158人,现实际人口165人。增减原因为,2人死亡未销户,新生9人未上户,死亡和新生均已在登记表和统计表注明……”
未等成明说下去,徐队长就左手将钱和烟塞进成明裤包,右手拍着成明的肩膀,“成老师,辛苦啦,谢谢你!5块钱作两天的工资,两块钱为前天和昨天的生活费,今天中午到我家去吃饭。”
成明摆了头,“徐队长,谢谢!吃饭用不着,再说给队上办事,怎能让你私人请吃饭呢!”
徐队长对着成明的耳根,“不是我私人请客,是接待公社来检查落实干田计划的,他们在等着呢!”随后拉起成明的手走开了。
午饭后,“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似醉非醉的成明哼着《红色娘子军》电影歌曲往家赶。
“搁老子不晓得又喝了多少酒?干重体力活喝点酒情可有原,你这清户口不抬不挑的手上活,不晓得喝那么多于啥?”成明刚跨进地坝,坐在大门侧边的成伯父就板起面孔,拉开嗓门。
成明跺抖了鞋上的泥坝,“陪公社的几个领导,没喝多少,就喝了一杯。”随后向大门走去。见高中时的班主任李老师在堂屋坐着,便上前提起茶瓶,“李老师,您哪阵来的?”随后给盅盅添了水。
李老师喝了一口水,“来了一会啦!成明,还是少喝点酒好。听你父亲说,你自与孙小娅分手后,好心人给你说媒,你连对象的面都未见,就回绝了,这就是你的不对啦……你师母的同事托你师给她姨侄女,在城边边介绍一个对象,我们便第一个想到了你。姑娘是龙滩公社红旗大队文家寨人,去年高中毕业,父亲是退休老师……我们觉得你俩配得上。你师母在她同事,即姑娘三姨家等着,我专程来给你说,你看是否去与姑娘见过面?”
成明吱唔地,“这,这,我原本等段时再考虑耍朋友的事呢……”
未等成明说下去,成伯父就“当,当”地跺响了拐杖,“等,等过铲铲,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未必李老师介绍的还能差到哪去……”
李老师打了手式,“老成,话不能这么说。即便我们认为不错,不就是牵线而已,他们见面后,互相接触,彼此了解,是否合适,能否走到一起,全凭他们自己拿主意,做决定。”
成明点了头,“李老师,对不起!我刚才一时冲动,说的话欠考虑。我读书,你为我操心,这走向社会了,你和师母还为个人问题操心,学生我嘴笨,说不出啥子,除了感谢!还是感谢!等会,我换衣服后,就与你一道去和姑娘见面。”
走到铁锁桥,离地坝还有二,三十米,师母便迎了上来,认真地,“成明,姑娘各方面都不错。你要改正固执的性格,主动点,话说好听点。”随后将成明和李老师带进了只有几平方米的堂屋。
师母指了凉椅上坐着扎双辫的姑娘,“成明,她叫文君,龙滩公社红旗大队文家寨人,去年公社农中高中毕业……”随后分别指了别钢笔,两鬓银丝的长者和拴围布的阿姨,“他们分别是文君的三姨和三姨爹。三姨爹是县税务局计财股长,算盘打得很好,两手同时开打,有‘赵算盘’之称,三姨与我是同事,‘五.七’印刷厂的排字工……”
成明先将手伸向三姨,三姨爹,“三姨,您好!”“三姨爹,您好!”随后将手伸向文君,“文君同志,你好!认识你很高兴!我家在河那边车站后面的凉水井侧边。”
见文君脸颊泛起红云,迟迟未伸手,三姨瞪了文君一眼,“文君,你还是大方点,人家手都伸软了。”随后面带微笑,“对不起,乡下姑娘未见过世面,别见怪。”
成明尴尬地缩回手,“没事,没事。”
师母呷了口茶,“山里长大的姑娘,与外界接触少,特别与异性交往更少,害羞,不好意思,能理解。下面我把成明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成明是老李高78级的学生,当年高考仅以20多分之差落榜,后来因家庭情况特殊,便未再参加高考……目前在大队民校教书,大队团支部副书记,公社团委宣传委员……他父亲,老赵和刘姐可能认识,曾当过二十多年的大队干部,分别任过大队民兵连长,大队长,支部书记……”
未等师母说下去,赵股长就拍了巴掌,“岂止认识,我们还是好朋友呢!老成抗美援朝复员后,就任民兵连长。我和刘琼结婚的时候,老成还来喝过喜酒的呢……”
片刻,一熟悉的面孔走到地坝,成明站起身子,惊讶起来,“赵月桂,老同学,你来这里做啥子?”
赵月桂扶理了前额上的刘海,“你说我来这里做啥子,这是我的家。成明,是哪阵风把你吹到这里来的7”
成明打了手式,赵月桂随成明到地坝边。成明压低了嗓门,“月桂,是这样的,高中时的班主任李老师给介绍了一个叫文君的姑娘,今天在你家见面……”
未等成明说下去,赵月桂就点了头,“好事,好事,文君是我表妹,大姨的三女儿。我一定栋你好的给她说,促成你们姻缘……”
成明红着脸,“谢谢月桂老同学,不过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李老师抬腕看了表,“老赵,老刘,时不早了,我们没做过媒,双方认真考虑一下,过两天回信,如何?”
赵股长起身走到大门口,“李老师,李师母,别急,娃儿切烧腊去了,吃了饭再走。”随后打了手式,“继续喝茶。我是个急性子,既然双方的情况都介绍了,何须等两天回信,不如当场表态。”
李老师点了头,“也行,直截了当,干脆的好!”随后向成明递了眼神,“成明,你先表态。”
成明递了香烟,“那就先说吧!首先感谢李老师和师母的穿针引线,感谢三姨,三姨爹提供见面场所。我没意见,先认识,彼此了解,逐步建立友谊和感情。”
李老师将目光移文君,“文君,你的意见呢?”
文君再次红着脸,“我本来是走人户,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就听三姨和三姨爹的吧!”
三姨认真地,“小君,给你在城边边介绍对象,是你妈和老汉拜托和叮嘱的事。你是我的亲姨侄女,还得害你呀……”
未等三姨说下去,赵月桂就插了嘴,“表妹,成明确实不错,他是我初中同学,具体情况,我晚上摆给你听……”
(未完待续,谢谢阅读)
作者简介,曾宪华,60儿童,重庆市垫江县人。曾有小小说,散文,诗词,论文等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敝作偶尔获小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