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钓白云湖
文/杨波

春雷唤醒鱼儿梦,夜雨无声洗翠红。繁花似锦,绿柳成荫的季节,正是钓鱼人最盼望的时光。
每当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的周末,白云湖边总是立满了数以千计的钓渔竿,树荫下草丛旁都蹲满了来自不同岗位的人群:学生减负而来,老师轻松而至,干部休闲而钓,工人抽空而坐。特别是一些住在周边的村民更是近水楼台,捷足先登。

工作之余我也加入了垂钓的队伍,去享受钓鱼的乐趣,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去观赏白云湖的美景,去听听渔家村的山歌。
初学钓鱼工具极为简单,找根小毛竹加工一下就成了钓鱼竿。星期天我赶了个大早,带上“自制牌”渔竿上了开往白云湖的公交车。车上的人个个大包小包“全副武装”,“长枪短炮”一应俱全。大家见我拿的是原始“兵器”几十双敏锐的目光一齐向我递来,有感叹,有迷惑,有赞许、有渺视。读懂了人们的目光,我心里倒有一种快慰。“老妻画纸为棋局,锥子敲针作钓钩”都是为了开心,为了快乐,渔竿的简陋决不是衡量一个人心灵美丑的标准。人,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志趣,各有各的欲望,各有各的遗憾。一切的一切全在于各自的心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一切都是美好的,良好的心态才会有幸福的人生。

来到湖边太阳刚刚爬上山顶,朝霞给碧波粼粼的湖面洒满了金光,天那么蓝,水那么亮,山那么绿,人那么忙。我选择地来到一位老大爷身边与他并排而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大爷的渔竿和我的一样也是根竹竿。日月把老大爷的渔竿打磨得光亮炫目,显得老成练达,别具一格。
我主动与老大爷打招呼,他好像不怎么答理,只是微微一笑,专心关注他的浮漂动作。交谈中我才知道他:
鼓点琴声不会听,
大千世界尽安宁。
看晴感雨时光美,
手语传情笑相迎。
虽然对老大爷的手语我很多无法理解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个心地善良的明白人。果然不错,老大爷见我是位新手,便放下渔竿离开钓位来到我身边,比划着教我怎么上饵、怎么抛竿、怎么观漂、怎么提竿,怎么遛鱼……好在我认真领悟,很快触类旁通。
浮漂跳跃了两下猛地下沉没入水中,一条三四斤的鲤鱼上钩了,它是第一个检验我钓技的陪练员。把鱼抄上来后发现这条鱼大腹便便“身怀六甲”,我便轻轻地将它放回水中。鱼儿并没有立刻远去,而是在离岸边两三米的地方慢慢环游,一圈、两圈……
我向鱼儿挥手,老大爷也向鱼儿挥手示意“去吧、去吧”!只见鱼儿奋力地跳跃了一下水面泛起一团水花,映在湖中的太阳被涟漪弄得酣醉,笑得格外灿烂。
老大爷钓技好,总是频频上鱼,我想他的鱼护应该满满的了,就特意提了他的鱼护看了看数了数,总共才十几条。原来老大爷钓到有蛋的大肚子鱼就悄悄地放回了水中,所以一天到晚真正放进鱼护的没有多少。老大爷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一位聋哑老人都知道保护生态,懂得爱护大自然,晓得着眼长远,明白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不得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钓鱼人不在乎鱼获,而是在于快乐,理想与希望同在,快乐与文明共存。
随着浮漂的下顿,渔竿的弯曲,我觉得只有鱼儿没有势力眼,不识高官厚禄,不分贵贱贫寒,只要饵料对口它们就纷纷上钩,勇于奉献。
钓鱼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磨练意志,陶冶情操……静坐湖边全神贯注,心态平静而坦荡,感觉脑清目明,心情舒畅。只要把渔竿抛向水中就忘却一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工作的烦脑,家庭的重荷统统不屑一顾,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随时可能报送喜讯的浮漂上,猛一下顿是小鱼,缓缓下沉才是大物。
日过中天,一叶轻舟满载甜甜的歌声向湖边飘来:“钓鱼竿子尖又尖,阿哥阿妹心相连。诚心相伴来垂钓,风雨同舟心里甜”。“钓鱼竿子尖尖雄,未曾钓鱼先上虫。阿哥阿妹同船坐,绿水清山情意浓”。听到这耳熟能详的歌声,人们情不自禁地与苗家姑娘对起了山歌:“白云湖上白鹭飞,青山绿水鱼儿肥。休闲垂钓湖边坐,管它春夏与秋冬”……
歌声在湖中婉转飘扬,很久,很久!
注:白云湖,指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白云电站(亚洲最高垒石坝)人工千岛湖。

温馨提示:图片由作者网上提供。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柳柳
编辑监制:半醉半醒 诗茵若雨

作者介绍:杨迪焱(笔名:杨波,)男,苗族,中共党员。1953年元月生,湖南邵阳城步人,行政单位退休。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赵仁娟。爱好朗诵,想用朗诵向您传达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感谢您支持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