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诗奴贾岛之"笨"
文/张正军

大美网络,靓艳手机。荧屏一开,五光十彩。乱花璀璨迷人眼,奇闻高论享视听。看网络似品年夜宴。珍馐美味,样样齐备。玩手机如读《山海经》,光怪陆离,色彩缤纷。不是吗?日前有人在网上说:大唐最笨的诗人三年憋出两句诗。趣谈奇论,惹我十分之关注,让我十二分之忙碌。这说的是何许人也?先热搜于记忆,再细查于资料。果然是他!不出所料:贾岛。诗奴贾岛,苦吟贾岛!
诗奴之说何來?《全唐诗》选出唐诗四万余首,首首光辉煜煜。而中选之诗人也不下二千多位。他们个个神采奕奕。优中选精,编注者们又煞费苦心,根据他们诗作特点,又为配上优美高雅之名号。如李白,其诗豪迈潇洒,浪漫横溢。于是送之"诗仙"美名。又如杜甫,其诗热情爱国关注民生。于是送之"诗圣"雅称。再如王维,其诗山川锦秀,佛诣洋溢,于是送之"诗佛"大名。贾岛,其人其诗更为奇特。他一生视诗如命,刻学苦吟。故而人送他"诗奴"妙称。说至贾岛苦吟,那个"推敲"之典故自然跃入纸上笔尖:某日贾岛想出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究竟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他边走边作推敲姿势。不料撞到韩愈的仪仗。兵卒将其扯到韩大人面前,说明情由,引起韩之诗兴,饶有风趣帮他斟酌良久。曰:还是用敲更好些。敲门表示你之礼貌。且夜深人静,多了几许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更妙?贾岛连连点头,深为认可。此后,贾与韩成为诗文交往之朋友。此故事生动说明贾诗奴苦吟之程度。

二句三年得,是哪二句呀?"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贾岛认为此二句是他平生最得意之语。所以他又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当然二句三年得自然属夸张。但贾岛吟诗呕心沥血确为铁匠打石匠,实打实的实事。
俗语云:慢功出巧活。愚以为贾岛的所谓笨应重新认识重新解释:他之笨等于慢,等于巧。贾岛如果没此笨此慢,何來之巧?何來名句、经句、金句,流传千古?
贾岛与孟郊齐名。孟郊何许人?曾记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正是出于孟郊之手笔。"孟寒贾瘦″是时人对贾岛诗品的正确评价。孟郊贾岛是中唐志趣相投,诗风一致的莫逆之交。
贾岛的苦吟精神不仅鞭策了自己,更对后人启迪响影非浅。比如后人有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不正是得益于贾岛苦练苦吟精神而折射之光彩吗?
有人还说贾岛练字成癖。综上所述此言不虚。癖者,其意在贬。如:烟癖、酒癖、赌癖……如此诸多之癖着实让人嗤之以鼻,我也十分生厌。但贾岛此练字癖,我不厌之,且有十分赏之。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高峰。而站在峰巅者寥寥无几。但贾岛应算一个。贾岛如无他的苦练,怎配站此峰巅?怎会有传世之经典?为共同欣赏现将贾岛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经典诗作选出献与诸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采用寓问于答手法,将寻访不遇之起落心情描述得淋漓尽致。笔简意切,白描无华。奇文共赏,异意相析。云虽去远,苦练均益。假如乾隆爷也有如贾之癖,就不会出现"量比《全唐诗》,却无只语片言,传世经典之悲剧。堂堂帝王,不及微微乞丐。悲乎?悲也。
假如:远看一座塔,近看一座塔,越看越象塔,本來就是塔。作此奇文的这位无名氏也有如贾之癖。何來令人捧腹之笑料?
推而广之,广而远之。贾岛的苦吟精神,练字精神如果吾尽取之,用于生活,学习,工作中。那展现在我,我们面前的将是:桃花源水,福地洞天。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柳柳
编辑监制:半醉半醒 诗茵若雨

【作者简介】张正军:1944年生,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小学负责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远方诗人学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书语。一位行走在正义与文字间的文明使者。闲暇之余愿用声音给生活一抹艳丽,给别人一份愉悦,给自己一丝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