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美食来自传承,最诱人的风味来自家乡。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别人抢不走:一是吃进肚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里的诗意。当各种食材带着家乡的雨露、习俗,佐以五味,走上你的餐桌,绽放在你的舌尖,就会在你的心里种下美好的记忆。这份美好,将与你的人生结伴同行,成为一遍遍抚慰你的乡情、乡思和乡愁。
牛肉丸子凉粉汤
洛阳人早上爱喝汤,什么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之类,品类繁多,但是唯独洛宁人爱喝凉粉汤,再在凉粉汤里放些牛肉丸子,就成了牛肉丸子凉粉汤。此为洛宁最具盛名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经济实惠,好吃不贵,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清同治二年(1863年)秋天,一个鲁山姓马的中年人因家乡遭灾逃难到王范清真寺。这一天,恰逢王范集日,马某出寺胡同逛市场,回清真寺时,看见胡同口几个人端着碗在吃饭,里面有饺子。他悄悄问了一位妇女才知道这叫凉粉饺子,原来洛宁人爱做凉粉,这也是一大发明。回到寺里,他暗想,王范街开有几家牛肉汤馆,为何不开一家店卖凉粉汤呢?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兰阿訇,兰阿訇给他借了点本钱,买了几斤粉面,让寺院内的学生闪海里范的妻子帮他搽凉粉。他把水烧开后,依次放入凉粉、豆腐、盐调和面,闪海里范尝了尝,认为味不够足,就又添了几勺牛肉汤,再加葱花、辣椒油、胡椒粉,这样果然很出味。待一切准备就绪,马掌柜趁王范集正式开业露一手。没想到他竟“一炮打响”,人们纷纷前来喝他的凉粉汤。为了让人吃得舒服,马掌柜把人带的干馍掰在碗里,冲了又冲,冲软后再舀凉粉。饭量大的,承诺再加汤不收钱。以后,他不断创新,凉粉汤越做越好,半个王范街都能闻到香味,也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到了马掌柜的第二代,在凉粉锅内加了牛肉丸子,牛杂碎等,使凉粉汤味道更加鲜美,营养更加丰富。
马家凉粉汤生意兴隆,有的端在桌子上吃,有的蹲在空地上吃,不讲形式。王范街喝凉粉还形成了几个俗语“不喝凉粉——腾(让)板凳;拿块馍——到王范街喝汤”。民国二年(1913年),县知事贾航鄂到王范,路过马家凉粉汤锅,下轿品尝,赞不绝口,给马家题了“天方美味”四字。县太爷给小商小贩题字,前所未闻。据说马家还为此专门回敬给县太爷几斤牛肉丸子和一罐牛油辣椒油。此后,凉粉汤在洛宁各地广为流传,逐渐成为洛宁人最喜爱的早餐。

把牛胸叉、牛骨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形成了牛骨高汤。牛肉丸子是用牛里脊肉为主要原料经牛油炸成焦黄的丸子。汤锅里都有一个小枕头大小的佐料包,里面放有花椒、八角、肉桂、草果之类的香料,每家都有与众不同的配料秘方。然后放入以绿豆做的凉粉,再加入豆腐臊子共煮一会儿,再加入盐、味精、鸡精等作料就做好了。吃时将碗中放入葱花、芫荽、蒜沫,加上牛油辣椒油,透出红艳艳诱人的颜色,散发着热腾腾的香味,即是一碗牛肉丸子凉粉汤。

热线电话:
清真张记凉粉汤 18739088095(洛宁县永宁大道紫竹花园西门23号)
老字号凉粉汤 17837087677(洛宁县兴宁西路王东小学楼下)
一枝花凉粉汤 13633891919 (洛宁县兴宁东路6号)
内容来源:《舌尖上的洛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