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赵翼在《诗论》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强大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精神支柱。诗词事业不是夕阳红产业,她是全国人民的,也是世界的,更是新时代年青人的。这一期,承蒙本社编委会委员、芜湖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李先虎精心指导,收集稿件,编委会编辑了芜湖一中部分高中生的诗词作品。希望以此为良好开端,让诗词更深一步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心中。
编者 赵家镛


芜湖一中2022年高二(1)(4)
梅雪争春诗选登
雪
翟盼盼
摇摇仙客醉,散作琼花碎。
俯仰⼀⻓歌,乾坤云叆叇。
雪
张一可
淡月薄衣垂,寒梅盼雪归。
碎云时醉舞,一夜玉龙飞。
晨起
王暖
雨落残冬夜,风飘玉蝶飞。
推窗何所见,杨柳正依依。
望春
张晓楠
日暄催草绿,蜂影早惊花。
窈窕云枝上,归燕寻旧家。
江边老梅
曾姝
苍苍如老妇,寂寞湮茳芏。
半世困尘圬,谁怜独自苦。
岁除
沈笑
柔雪隐梅秧,银绸饰羽裳。
句芒送春暖,岁月正绵长。
梦梅
刘昱彤
经年三尺霜,吹作满庭芳。
今日拾将去,梦余诗酒凉。
雪
刘昱彤
怒愕狂疏残夜白,玉龙幔卷酒旗寒。
江山万里皆银素,顶霰冒风望苍阑。

梅
张一可
香暗幽轩浸人醉,遥望暖阁雪纷飞。
倩身疏影寒中立,数点胭脂映短扉。
寻梅
盛轶
拾阶寻景忘春寒,残雪疏林淡淡烟。
我笑游人归去早,看梅月下不妨眠。
山雪
王暖
冬梦醒时白雪围,山高雾藏绿难追。
红妆迷眼银帘映,朔气吹翻身上衣。
野花
王暖
参差枝影曲溪声,妆面轻描拨玉筝。
何不请君临水看,花身似月正分明。
春雪
张晓楠
清寒拂拂日初斜,素色飘然百姓家。
深讶仙台栽树几?人间一夜落琼花。
沧浪一声笑
张晓楠
沙鸥点点带残霞,封剑江湖自泛槎。
笑了红尘痴绝事,却携浊酒数梅花。
寄虎师
周桂安
把酒遥遥情满觞,提毫蕴墨祝师康。
丹心碧血催桃李,紫气缤纷三尺堂。
冬
王美玲
雪盖天山冻未消,西风微雨任逍遥。
豪情不尽诗人意,满耳松声似海潮。
梅
赵子涵
北风应有尽,今夜满天涯。
白玉千堆积,琼瑶万顷花。
寒光侵客袂,清影落谁家。
莫道无春色,梅梢已著芽。
新春抒怀
曹宇扬
龙吟盛世祥和景,虎啸丰年如意春。
爆竹声声辞岁旧,烟花朵朵绽时新。
九州共庆莺喉暖,四海同欢柳色匀。
气壮山河中国梦,喜看华夏已宣臻。
雪
赵子涵
一夜风吹万树花,无边飞絮落谁家。
满帘清气归肝腑,千里山河披素纱。
梅蕊含香迎瑞雪,柳枝吐绿舞春霞。
人间处处皆如画,天意融怡祝我华。
晨起所见
盛轶
晨起推窗遇小山,云轻雨霁展新颜。
萧萧林木融光冷,瑟瑟寒鸦喁语悭。
牖下红梅凌雪放,河边细柳报春还。
谁家少女芳心动,一曲游园绕指间。
咏梅新年初五
魏丹妮
玉箸金盘列馔羞,炉香暗涌暖风柔。
聊因隔岁欢犹在,每至新春懒为酬。
碧殿喧喧歌闹曲,云楼寂寂觅清幽。
闲吟小阁含残醉,尽揽轻寒月似钩。
周桂安
鹄飞兔跃意阑珊,汤茗润毫天正寒。
浓墨素笺多惨淡,精魂玉骨写艰难。
一生开落随风雨,万世钟情著笔端。
怕得清香碾为土,懒观桃李到春残。
冬夜寄友
汪箐杨
花色琉璃夜未央,春风欲度却寒霜。
廊行影竖徘徊久,眉锁心劳寂寞长。
云隐婵娟歌舞歇,梅开轩牖缕丝凉。
去年今日同君别,抱枕思君人断肠。
鹧鸪天•夜读昭君
许芸
醉卧胡床向晓眠,楼头啼鸟也疏闲。
莺歌燕舞闹花柳,更有黄蜂来和弦。
歌属引,曲连绵。神州南国最堪怜。
人间潇洒江南客,不管冰轮缺与圆。
蝶恋花•客行
曾姝
打马行舟临日暮,醉里谁堪,孤影无俦侣。三两杨花落寒坞,烛光频惹相思苦。
夜凉惊起三更路,星子摇摇,又到无名浦。一半春江经行处,跻望天际风难住。
一剪梅
沈笑
雪霁风吹梅树寒,枝影纤纤,星影千千。若言解语应相怜,花也沉眠,人也沉眠。
飞绪追还千嶂间,不压吴山,偏压眉山,相思添得月犹圆,分照离居,也共婵娟。
瑞鹤仙·雪
曾姝
旷哉天地白。算三分明月,都爱雪国。此时一声笛。纵光阴似水,也须凝涩。玉林寒积。
孤楼外、薄云无迹。料镜心、全然忘却,曾照远山春碧。 词客。何逊姜郎,渐老梅边,醉怀吟笔。平生萧瑟。灯前泪,总成滴。记扁舟谁约,吴霜点鬓,津亭年年空寂。又芦花、纷纷吹落,断桥独立。
醉花阴·雪夜寻梅
魏丹妮
夜透薄寒金兽暖,雪落鸦飞晚。玉絮映清辉,皎皎难眠,闲奏琴音缓。
忽思冷蕊香深婉,踏雪寻梅菀。凝雨百花魁,艳魄玲珑,恋恋焉知返。
临江仙•寻梅
轩瑶
如梦轻烟和细雨,梧桐并立从容。几声天籁破娇红。旧蓬发绿萼,新竹向苍穹。
翠色满园谁与共,腊梅寻觅无踪。徘徊惆怅对东风。幽香疑不远,只在有无中。
雪
杨新佳
雪后又下雪,苍茫一色流。
翠树开梨花,高楼白了头。
行人脚下滑,汽车慢悠悠。
喜鹊觅食急,麦苗水润喉。
诗书加香茶,漫坐说春秋。

梅雪争春弟子诗之五
梅
李昌玥
蕊冷香凝艳色新,幽思窗外伴闲人,
最知君傲冬天雪,心与卿卿一样春。
望春
李昌玥
冬去又春回,园花次第开,
枝丫初冒绿,蝴蝶逐人来。
迎春
赵子涵
爆竹惊天地,红梅映雪霜。
迎春新气象,万户庆丰祥。
雪梅
秦枫
风吹弦管琵琶促,玉树空悬影自疏。
素女青娥滕六老,梨花片片落蓬庐。
梅
王绚
玉骨冰肌绝俗缘,悬崖峭壁傲霜天。
竹松结伴称三友,赢得芳名累世传。
盼春
王绚
游目花千树,楼前三两童。
莺啼新叶处,燕入旧门中。
细雨从朝起,貂裘自此终。
欣然观品类,提笔万机空。
临江仙•寻梅
轩瑶
如梦轻烟和细雨,梧桐并立从容。几声天籁破娇红。旧蓬发绿萼,新竹向苍穹。
翠色满园谁与共,腊梅寻觅无踪。徘徊惆怅对东风。幽香疑不远,只在有无中。

指导教师:李先虎,安徽阜阳人,省市教坛新星,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中语会、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法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芜湖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滴翠诗丛》和《芜湖诗词微刊》编委,发表诗词多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诗词创作,曾接受《大江晚报》专访,指导学生发表、获奖诗词近300首,并培养学生成为省、市诗词学会会员近20位,现为安徽省芜湖一中语文教师。

南国诗社顾问
刘洪庥 陈富华
王林 郭培友 王照杉
社长 赵家镛
副社长 贺炳夫 陈清华
委员 陈仕兴 李先虎 黄玉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