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红:自由撰稿人。作家,上海。
春节断想
《年是一个孤独的怪物》
阿红
除夕,不吃年夜饭
不看春晚
也不再守岁…
似乎看破
年是一个孤独的怪物
但是,它不会带来伤害
或者一丝恐惧
更不像以往去添置新衣
那份“过年”的兴趣被母亲带走了
初二,是母亲的生日,这个最热闹的日子
最终成为我半生奔波的终点。
今天,我只能对着母亲的照片发呆
发呆那个当下就是
另外一种禅
母亲去的地方并不遥远
我们终将到达。幸好
有无数老母有情就在身边
把爱,在她们那里用完或许是生命最殊胜的埋单
点一盏菩提心灯
为她们和那些即将变老的日子
深情地活在
这世间
2022.0202.午夜写于山东烟台
今音(雍赓)评论:
用适合的方法去写文学感觉
首先,对过年的理解是分年龄段的。这首诗写出了一丝沉重,过年在其中没有欢快,有的只是对人的生命冷静的思考。因为,作者也已经步入了老年。我也是老年。如果从文学的感觉去看这首诗创作,首先是自然而然会朝那个方向去靠,而不是先用大脑去想。就跟老司机开车一样,踩刹车是下意识的,而不是通过大脑发出的指令。这叫熟能生巧。
其次,诗歌创作更多的依靠下意识,是逐渐把刻意变成本能的这样一个过场。其特征是没有规律。有规律的创作如果是这首诗的话,会变得非常刻意,比如会用习惯思维的能力和方法去进行先入为主的设定词语和结构,然后再按框式要求来完成。这是有些老师的教法。如果我们平时交谈后按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去套对方的说话模式,会觉得非常别扭和不习惯。在考虑方法的同时,至于它的作用和副作用也都要考虑进去。
这首诗歌的形式就是一种获得方法的过程。文学审美有一个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玩现代文学还是主流。
策划:关敏仪
主编:然空
审稿:萧潇
选景:胡晶清
顾问:秋秋
评论:今音(雍赓)
2022.2.10